載酒青衣客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482章 重開西域都護府之準備,三國:我呂布,白門樓開局,載酒青衣客,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西域各國,跟中原地區斷了聯係太久了。

所以那邊現如今到底啥情況,誰也不清楚。

張永當年雖然來回路過兩次,卻也隻是路過而已。

畢竟他的主要任務,是把織貝種子安全帶回來。

西域各國情況如何,隻是簡單了解,並未過於深入。

看到成公英點頭表示理解,楊阜繼續道。

“西域各國,目前基本情況如何?”

楊阜雖然是涼州刺史,可他基本上都在冀縣城那邊坐鎮。

西北三郡都來的少,當然更不知道西域那邊情況如何。

成公英拱手道:“前漢時期,西域各處大小有國三十六。”

“總人口,大約在三十餘萬。”

“王莽亂政,光武皇帝重新定鼎天下之時。”

“因為中原朝廷戰亂不休,顧不上西域都護府。”

“所以西域各國互相攻殺,分裂為五十餘國,人口數量有所減少。”

略一停頓之後,成公英繼續道。

“後漢朝廷穩固之後,重開西域都護府。”

“西域各國情況有所穩定,又重新變為三十餘國。”

“截止目前,預計總人口約在三十萬到四十萬之間。”

“其中於闐、焉耆和疏勒三國,目前最為強勢!”

西域各國,大國人口好幾萬,小國人口可能隻有幾千人。

他們之間互不統屬,也會互相爭鬥。

連年廝殺再加上糧食產量有限,人口方麵一直沒有太大增長。

楊阜點頭道:“依你之見,我軍想要重掌西域,要如何布局?”

成公英開口道:“西域各國遠離中原,我軍想要徹底掌控其中,目前來看有兩個辦法。”

“第一,直接調動大軍從涼州入西域,以武力壓服。”

“第二,先看看西域各國對於我軍接受情況。”

“然後調動一支精銳前去駐守,最後借力打力統治四方!”

楊阜點頭道:“西域各國,說到底還是距離中原之地太遠了。”

“如果調動太多兵力介入其中,糧草輜重等物很難供應。”

“但若是隻駐精銳一支,然後借力打力,確實更為簡單一些。”

“可如此一來,就需要強將乾吏坐鎮其中,才能做到遊刃有餘了!”

西域各國局勢複雜,有人親近中原朝廷,也有人進行反對。

借力打力雖然說起來簡單,可一般人等,還真不好掌控!

想當年班超之後,朝廷對於西域掌控就越來越弱。

除了大漢朝廷自身諸侯內鬥之外,後續的西域長史,沒有班超這等掌控全局的實力,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成公英拱手道:“屬下以為,我們可以按照陳尚書的要求,先行派人去往西域各國一探究竟。”

“我軍使者,可以分為明暗兩路。”

“明麵上,請陳尚書從臨湘城正式發來國書,然後以此試探於闐、焉耆、疏勒等大國具體態度。”

“暗地裡,則以精銳斥候潛入其中,仔細打探具體情況。”

“哪些勢力可以利用,哪些勢力必須打壓。”

“隻要摸清楚這些基本情況,後續就能因勢導利,重新掌控!”

對於西域各國來說,其實大部分小國,都很願意歸附中原朝廷。

因為他們實力弱小,動不動就會遭受大國劫掠。

有了中原朝廷的敕封和保護,就不會隨意遭受欺辱。

可他們兵微將寡,實力有限。

就算支持中原朝廷,也難提供較大助力。

而於闐、焉耆、疏勒等國,實力強大,橫行一方。

對於他們來說,當然不願意接受中原朝廷之掌控!

所以欲掌其地,必須先明其勢才行!

楊阜沉思片刻道:“北方戰局,一時半刻還未見分曉。”

“而陳尚書的意思,至少要等到我軍拿下冀州,才有餘力介入西域。”

“我們暗中調派斥候前去查探,當然無妨。”

“可此時調派明使,會不會打草驚蛇?”

成公英搖頭道:“十分天下,我軍已經占據其中六分。”

“大王登基踐阼,不過是早晚的事情罷了。”

“從實力上來說,我軍可以徹底碾壓西域各國!”

“所以對付他們,沒必要如此謹小慎微。”

“有時候我們越是小心,他們就越有可能有恃無恐。”

“所以屬下以為,明麵上的使者,還是很有必要走一趟的!”

西域各國總兵力加起來,能有兩三萬就頂天了!

而且他們一盤散沙,各自為政。

楚軍精銳隻要一萬人殺入其中,就能把他們打的老老實實!

隻是楊阜對於那邊情況了解不多,才會小心翼翼!

可成公英身居酒泉太守,又兼領敦煌政務。

他很清楚楚國朝廷早晚要對西域重新發力,所以這幾年下來,也特意找了許多從前資料進行研究。

聽罷成公英此言,楊阜笑道。

“既如此,勞煩成公將方才所言仔細奏折一封。”

“本官會調派使者,火速送往臨湘城交給陳尚書決斷。”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喜歡三國:我呂布,白門樓開局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三國:我呂布,白門樓開局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