載酒青衣客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381章 攻其必救,誘其出城!,三國:我呂布,白門樓開局,載酒青衣客,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甘寧皺眉道:“公孫康帶兵三萬,前去支援幽州戰場。”

“襄平城留守大軍,前後加起來至少也在兩萬人以上。”

“遼東之地說是地域廣闊,實際上也不過所轄樂浪、遼東、玄菟、遼東屬國再加上遼西郡部分轄地而已。”

“區區四五郡之地,居然能養兵五萬以上?”

如果熟荊南和江東這些富庶之地,人口眾多,招兵條件好。

你五郡之地拉起來四五萬人,甘寧也不說什麼了。

可遼東苦寒之地,這地方人口基礎哪裡比得上江南之地?

公孫康手中就這麼大地盤,他也能拉起來四五萬人?

韓忠歎息道:“將軍有所不知,遼東地處東北邊陲,四麵皆敵。”

“如果我們兵力不多,扶餘人、高句麗人,甚至鮮卑人早就打過來了。”

“所以最近十幾年以來,其實我們一直都在不斷擴軍。”

“之所以能夠拉起來這麼多兵,主要是有幾方麵原因。”

略一停頓之後,韓忠繼續道。

“第一,黃巾之亂席卷天下時,幽州百姓逃難,有不少人避居遼東,所以遼東人口有不少增長。”

“第二,我軍屢次對外用兵,經常會擇其精壯俘虜以編新軍。”

“第三,這些年還有不少扶餘小部落和高句麗人主動來降,所以我軍兵力,又有一部分增長。”

“幾方助力之下,這才勉強拉起來四五萬軍!”

公孫康和劉備不一樣,劉軍被楚軍和曹軍鎖死在荊北一線不能破。

可公孫康附近都是外族,本地人口不足,他就對外擴張以納新!

聽罷韓忠這番解釋,甘寧仍然半信半疑道。

“兵員問題,或許可以想辦法收降俘虜。”

“可錢糧開支,軍械準備,將士軍餉這些問題,又如何解決?”

“五萬大軍開支,就算一州之地都不好辦。”

“難不成你們遼東半州之地,錢糧稅收就這麼多?”

韓忠無奈道:“我軍將士們戰功賞賜和撫恤,很低很低。”

“平時如果沒有作戰任務,基本上也無軍餉發下,隻是管吃而已。”

“如有作戰任務,一般都是對外作戰,有所繳獲。”

“得勝之後,主公才會從這些繳獲之中分一批給有功之士。”

“所以五萬軍錢糧開支,其實也勉強裹得住!”

韓忠這話一出口,甘寧頓時目瞪口呆!

好家夥,養兵還能這麼搞?

你們這條件,要想在江南和蜀中招兵,簡直是癡心妄想!

就算是涼州和並州北部那窮地方,都未必招的到人!

也就是遼東這邊,實在沒啥出路,給點吃的就能拉人!

沉默片刻之後,甘寧繼續道。

“除了襄平城和新昌縣之外,是否還有其他縣城留有駐軍?”

韓忠手指地圖說道:“新昌縣之中有兵三千,遼隊縣之中也有兵三千。”

“除此之外的遼東兵馬,基本上全都屯駐於襄平城。”

“目前看來,襄平城內還有軍兩萬左右,騎兵和步卒各半!”

陸遜開口道:“王烈之前布置,可能確實如此。”

“但是我軍拿下安市縣的消息一旦外泄,敵軍肯定也會有所調整。”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王烈極有可能會抓緊時間給新昌縣增兵。”

“一旦如此,新昌縣守軍預計會在五千軍以上。”

“而襄平城內的守軍,大約還剩一萬五千軍左右。”

韓忠陸陸續續說了這麼多,陸遜也是聽出來了。

王烈在汶縣、安市、新昌和遼隊四縣分兵之後,襄平城內的守軍,肯定不足兩萬人了!

隻是韓忠故意模糊一下,才說兩萬左右。

甘寧皺眉道:“伯言如此肯定,王烈會從襄平城調兵增援新昌縣?”

陸遜點頭道:“汶縣和安市縣,已經被我軍輕而易舉拿下。”

“新昌縣如果再丟,襄平城就要不穩。”

“無論公孫恭還是王烈,都不想要局勢如此發展。”

“最關鍵的是,新昌縣距離襄平城極近。”

“如果敵軍迅速安排增援之兵,完全可以趕在我軍之前入城。”

“所以新昌縣敵軍,多半會比安市縣更多!”

甘寧沉聲道:“若是敵軍果真增兵,又當如何?”

甘寧想要大軍強攻,那是建立在新昌縣守軍不多的基礎上才行。

可敵軍一旦增兵到五六千人,光靠兩萬步卒前去猛攻。

就算攻下來,誰知道能夠折損多少?

陸遜笑道:“將軍勿憂,如果敵軍不增兵,咱們就繼續強攻。”

“若是王烈果然增兵,咱們可以想辦法攻其必救。”

“然後再把新昌縣之內的敵軍,從城中給騙出來!”

陸遜這話一出口,鄧芝立即接口道。

“軍師是想要略過新昌縣不打,假裝重兵去往襄平城。”

“隻要新昌縣斥候查探到這個消息,必然會想著主動救援。”

“而敵軍一旦出城,正好被我軍騎兵所破?”

身為鄧同之子,鄧芝雖然之前沒什麼從軍經驗。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喜歡三國:我呂布,白門樓開局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三國:我呂布,白門樓開局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