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7章 爭取首戰告捷
90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17章 爭取首戰告捷,穿唐記:太子的逆風翻盤,90後,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金秋十月。
日複一日就這樣過去。
大軍也是到達了鄯州,和秦瓊的大軍會合。
還有突厥李道宗帶過來的五萬大軍。
整合成了二十萬大軍。
陣仗之大,引得吐穀渾斥候不停的在鄯州周圍活動。
抓斥候都抓了幾十號人。
問不出有用的價值,一律都作為戰俘給關進了地牢。
身在長安的李靖也是了解了來龍去脈,吐穀渾之戰必定是要打的,而且還是李承乾一力促成。
就像是倭國一般。
隻是和倭國不同的是,李承乾要一舉拿下整個吐穀渾。
李靖加急給李承乾去信,說了關於慕容伏允的一些戰術和作戰風格。
不得不說,李靖是大唐唯一一個全能統帥。
因為其餘的將軍幾乎隻是熟悉周圍幾個國度將軍的用兵之法,可李靖是做過深刻研究的,把周圍所有的名將都牢記於心。
總是能用最小的代價,獲取最大的勝利。
李承乾也不藏私,直接將信交給了段誌玄。
收到李靖的信,看信中對吐穀渾的破解之法,段誌玄兩眼放光。
當時就誇李靖乃軍神之類的話。
李承乾也不覺得稀奇,而是繼續和李靖保持信件來往。
慢慢的李承乾還透露了自己的野心。
使得李靖多次上書,要求請戰。
這可是大機緣啊。
打完吐穀渾,還要去打薛延陀、回紇。
若是不能去打這一仗,恐怕李靖這輩子死都不瞑目。
因為他很清楚,打完這仗,要是贏了,未來幾十年,大唐都不會有大的戰役了。
周圍宵小絕對會畏懼大唐。
這是大唐至關重要的時刻,他身為大唐軍神怎麼能不參加。
可李世民就是壓著李靖的請戰書,一直不給回複。
弄的李靖都想單槍匹馬去了。
鄯州。
李承乾不作停歇,第一時間叫來了鄭玄毅。
當初在鄯州可是囤積了不少糧草,可以說大唐第三大糧倉就在鄯州。
提前布局,知道要打這一仗,那麼糧食不可能一直從長安城千裡迢迢運來鄯州。
“這兩年囤積的糧草可還在?”
“回稟太子殿下,某等早就等這一日了,糧草早已準備齊全,近年來順豐鏢在鄯州也是囤積了馬匹千匹,以備不時之需。”鄭玄毅拱手道。
他很清楚,馬匹不止要用於運送貨物,還需要打仗所需。
所以在鄯州的順豐鏢局,馬匹已經超過千匹,駱駝什麼的也有數百匹。
這裡的馬匹和駱駝可要比長安城便宜許多。
李承乾對於鄭玄毅的未雨綢繆非常的滿意,頷首道:“江夏郡王從突厥帶過來駿馬五萬匹,這兩年突厥那邊管理的還是不錯的,最起碼富裕了不少,馬匹更是不缺。”
“這樣,你將糧食和馬匹都送往軍需官那裡,告訴他們,長安的糧食暫時彆運了,先把囤的糧食吃了。”
“另外吐穀渾內部的輿圖這些,都統計好,送往軍營大帳。”
“告訴順豐鏢局,要和長安城保持聯係,彈藥絕對不能緊缺,不管如何,哪怕是下刀子,彈藥都要供給上來。”
“喏。”鄭玄毅等這一日已經等了三年了。
終於來了。
他知道,一旦開戰,那麼這邊的工廠都會受到影響。
可累積三年,都是為了今日。
這裡的商賈都有鄭玄毅的人,他們出去行商,更多的是勘探地形和他國的防守情況。
等大唐打贏了,他鄭玄毅的任務也就圓滿完成,可以回長安城了。
想法是非常的好,可現實是非常的殘酷。
不說彆的,就這一次的仗,恐怕沒個三年五載不會結束。
打完吐穀渾,還要去打薛延陀和回紇。
要是中途有人插手,李承乾不介意一起收拾了。
手握二十萬兵馬,若是吐穀渾贏了,朝廷那邊還有二十萬。
四十萬,彆說打薛延陀和回紇了,西域三十國都能夠收拾了。
隻是暫時沒必要。
西域三十國的背後就是西突厥,若是不解決西突厥,拿到了那些土地,還需要派重兵把守,得不償失。
所以李承乾在沒有火車的情況下,說不準就能夠延展到西域三十國。
最起碼要幾十年的時間。
“太子殿下,江夏郡王、樊國公和翼國公請您過去議事。”紇乾承基拱手道。
李承乾點點頭,起身對鄭玄毅道:“你先去準備吧。”
“喏。”
軍營大帳。
三方主將到場,按照聖旨的意思,由段誌玄為主將。
李道宗和秦瓊為輔助。
對此,李承乾沒什麼意見。
而是聽著三人開始爭議,到底什麼時候進攻,進攻哪裡。
爭吵了足足半個時辰。
還派出了不少斥候,探查情況。
“翼國公,你那邊難道就沒有吐穀渾的情況嗎?”段誌玄蹙眉問道。
對於這樣的結果他有些不滿。
一問三不知。
秦瓊也是有些尷尬道:“斥候倒是派出去幾波,但均未探查到有用的情況,自從夜襲鄯州城後,吐穀渾變動非常的頻繁。”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喜歡穿唐記:太子的逆風翻盤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穿唐記:太子的逆風翻盤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