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87章 懵逼的許敬宗,穿唐記:太子的逆風翻盤,90後,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就連李世民也知道了李承乾和虞世南打賭的事情。

連日派人詢問。

禮部在多方壓力下,終於排出了名次。

第一名是國子監的學子,名叫:方元。

第二名也是國子監的學子。

而第三名則是長孫衝。

接下來的前一百名,有七十名都是大唐小學的學生。

另外的三十名則是國子監的學子。

雖然第一第二名被國子監包攬,可總體的舉人數量,還是大唐小學的多。

李承乾對此很無奈。

因為這小學知識都能夠考秋闈,那是不是科舉都不成問題?

不過也正常。

畢竟大唐小學的國語課和國子監的差不了多少,自己隻是改進了數學和科學這兩門。

在算學,大唐小學碾壓了國子監。

這也是不爭的事實,可在文學上,國子監顯然更優秀。

李承乾看見這名單,鬆了口氣的同時,在想是不是要適當的改進一下教學方式。

比如國語課要編寫新的教材。

然後大唐小學旁建造一所中學。

小學靠秋闈,實在是......嗯,實力欠缺不少。

九年義務教育事實,很重要。

不能完成高中和大學知識,初中知識總要掌握吧?

嗯就這麼乾,一步一步來,相信幾十年後高中,大學也會有的,最起碼自己肯定不行,還是需要培養更多的學生。

“王泉,去告訴陳總經理,批一筆錢,在大唐小學旁邊再起一所學校。”李承乾越想越有道理。

如今大唐小學學生有萬人,要是可以的話,這一萬人未來投入大唐的官場和教育事業,用不了二十年,想必就能夠讓大唐識字率達到七成。

王泉一愣:“太子殿下,是大唐小學不夠用嘛?”

難道太子殿下看了這成績,認為不錯,要擴招學子?

“不是。”李承乾搖頭,蹙眉道:“孤覺得這上榜率不行,還需要進修,在大唐小學旁建造一所大唐中學,未來考秋闈的必須要大唐中學畢業的學生。”

“啊?”王泉更不理解了。

前一百名有七成是大唐小學的學生,這上榜率還不行?

想到國子監,王泉覺得要給那些大儒們捏一把汗了。

而另外兩個地方卻發生了截然不同的場景。

國子監的大儒們集體把自己關在了屋子裡,很想不通,大唐小學到底有何過人之處,為什麼才短短幾年的時間,那些被國子監放棄的學子去了大唐小學,竟然秋闈超過了國子監?

這是為什麼?

甘露殿卻是哈哈大笑。

李世民拿著這一份名單,笑的有多開懷就有多開懷。

認為自己當初的選擇沒有錯,他的兒子,大唐的太子辦的學堂竟然超越了國子監。

甚至國子監參加秋闈的學子數量超過了大唐小學。

可上榜率,大唐小學占了七成。

對於那些大儒,李世民卻有些嗤之以鼻,以往都是他們訓他這個皇帝,如今這次秋闈,狠狠打了國子監大儒們的臉。

李世民覺得很解氣。

“陛下,這大唐小學確實有改變人的能力啊。”張阿難不禁感歎道:“這幾個武將家的孩子,都是被國子監大儒們天天訓誡的,如今秋闈竟然都能上榜,看來太子殿下是用了心的。”

誇讚李承乾,李世民心裡不知不覺有種不爽的心情。

但這份名單,還是肯定了李承乾的能力。

隻能淡淡的應了句:“嗯。”

張阿難發現李世民似乎對太子有什麼誤解,想了想道:“陛下,大唐小學如此優秀,是不是說可以讓太子殿下擴招一些學子,這樣對大唐也是有好處,最起碼官員任命,有太子門生進來,這樣世家對朝堂的影響也會小一些?”

這一點說到了李世民心坎裡。

太子門生,就是天子門生。

總比讓世家站著那些位子好。

頓了頓,李世民道:“善,去告訴太子,朕允許他擴招學子,隻要能保持這樣的水準,招多少由他自己說的算。”

“喏。”張阿難麵帶微笑的轉身去通知李承乾了。

而李世民則是在甘露殿看著名單笑了足足一刻鐘,才想起來要跟長孫皇後分享喜悅。

東宮。

李承乾看著張阿難有些不悅。

“張總管,大唐小學孤暫時不打算擴招。”

“啊?太子殿下這是為何?”張阿難想不明白。

如今有了這樣的成績,為何太子殿下不擴招?

深吸一口氣,李承乾沉聲道:“首先,大唐小學如今隻能維持一萬名學生的教學,數量多了,質量就下降了,負擔不了更多的學生。”

這一點他沒說假話。

畢竟大唐小學的教師數量確實有限,甚至教這一萬人,才不過幾百名教師。

這些教師的辛苦,李承乾也是看在眼裡。

“再則,大唐煉鐵廠在大唐小學旁,若是擴招,相當於就要擴建,如今南崖村的土地肯定不夠,煉鐵廠是個危險之地,孤暫時沒有打算擴建。”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喜歡穿唐記:太子的逆風翻盤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穿唐記:太子的逆風翻盤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