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4章 火力全開
90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84章 火力全開,穿唐記:太子的逆風翻盤,90後,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而齊國公府的事情,也是讓各方勢力在猜測。
聽聞李承乾在齊國公府足足待了兩個多時辰才離開,具體聊了什麼誰也不知道。
次日上朝。
關隴士族的人詢問長孫無忌,他都淡淡搖頭。
能看出來,長孫無忌是不想說。
這更讓人耐人尋味。
更奇葩的一幕出現了,已經半年多沒有上朝的李承乾今日懶洋洋的出現在了朝堂之上。
就連李世民都驚訝了片刻。
心中不斷思索著今日是不是有什麼重要的事情發生。
可除了倭國戰事,大唐如今欣欣向榮,根本沒有任何大事發生。
所以李世民覺得,李承乾恐怕是要在倭國戰事上做文章,昨日也是因為倭國的戰事,出現了分歧。
事實也是如此。
談到倭國戰事的時候,保守的大臣都認為應該和談,不應該繼續消耗下去。
畢竟遠洋作戰,開支實在是太大了。
而長孫無忌卻站出來反對。
“陛下,臣認為並非隻有和談一條路可走。”
瞬間,整個朝堂氣氛都詭異了起來。
不少的老臣派,也是站出來附和了長孫無忌的話。
“臣以為齊國公所說不無道理,和談並非是明智之舉,大唐明明有能力一舉殲滅倭國,此時和談,之前所做之努力豈不是都白費了?”
“陛下,如今和倭國開戰,即使和談,倭國也會懷恨在心,遼東高句麗虎視眈眈,多次違背大唐,要是和談,倭國定會和高句麗結盟啊。”
“還望陛下三思。”
。。。。。。
老臣派和長孫無忌一同拱手向李世民施壓。
李世民微微眯起眼,看了眼李承乾問道:“太子,你也是這麼想的?”
被詢問的李承乾,撇撇嘴。
站出來拱手道:“回稟父皇,事實很明顯,不止兒臣如此想,這麼多的大臣都如此想,顯而易見,和談並非是明智之舉,但也不是不可以和談,和談要按照大唐規矩來。”
老臣派是李承乾昨夜派人通知了裴寂。
由裴寂去說服了他們。
才有今日朝堂上的舉動。
長孫無忌當然是他去說服的,至於說服的理由,無非就是讓利。
在這種大是非之下,李承乾覺得讓一些利益,無可厚非。
隻要能解決了倭國之亂,其它的都好說。
至於什麼方法說服了,長孫無忌,那當然是李承乾給了選擇,一個選擇長孫家或者是關隴士族的選擇。
隻能是二選一。
他才不會傻到扶持整個關隴士族,這樣是違背了李世民的意願。
李世民眉頭微蹙,又看向房玄齡:“玄齡,你來說說看,如今倭國使臣已經到達長安,大唐是和是戰?”
額......
這麼一個大難題,房玄齡頓時有些頭大。
硬著頭皮走出來,東看看西看看,又看向了李世民和李承乾。
發現這根本就是陛下和太子的較勁。
偏向陛下的恐怕是議和。
而太子的意思是要戰到底。
他成了夾心肉餅。
捧著笏板,想了想道:“回稟陛下,臣以為和亦可,戰亦可。就像太子殿下所說,和談也要看大唐給出的條件倭國答不答應,若是倭國答應,便可議和,若是倭國不答應,那也隻能戰。”
呼~
一聲粗重的喘息聲,從李世民的鼻腔中傳出。
很明顯不滿意房玄齡的回答。
就像是和稀泥,也像是站在了李承乾一邊。
但這確實是目前需要解決的問題。
李世民又問道:“太子,那你說說,大唐理應開出什麼條件?”
不少的大臣都看向了李承乾。
以為他會開出什麼每年上供多少。
但隻有李世民知道,李承乾的條件,恐怕倭國很難答應。
那麼隻有繼續打下去。
李承乾不假思索道:“很簡單,三個條件,一:倭國境內所有的金銀礦歸屬大唐所有,二:大唐如今占領的城池歸屬大唐,簽署永不互犯契約.......”
就這兩個條件,不少的大臣已經倒吸了一口涼氣。
嘶~
覺得目前站在他們麵前的太子殿下不像是文人,更像是土匪。
大唐從未開出過這樣的和談條件。
特彆是那些大儒,已經忍不住要開始反駁了。
可李承乾緊接著第三個條件,更是炸裂了朝堂。
“三:大唐商賈在倭國要受到優待,不能隨意克扣大唐商賈的貨物,不然視為開戰。”
大儒之中已經有不少人站出來了。
但其中不包括孔穎達,孔家已經貼上了太子的標簽,他們不可能去反駁。
可其它大儒不會。
比如虞世南、許敬宗等人。
特彆是虞世南屬於最激進的,捧著笏板反駁道:“陛下,萬萬不可啊,大唐乃天朝上國,太子殿下如此行徑和那土匪有何區彆?”
“若是天下都要按照太子這套方法來實施,豈不是亂套了?”
李世民就知道,這些大儒會反對李承乾的方案。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喜歡穿唐記:太子的逆風翻盤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穿唐記:太子的逆風翻盤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