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82章 一日產萬斤鐵,穿唐記:太子的逆風翻盤,90後,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出海令的實施,少了很多胡商。

因為大部分胡商都在逃避賦稅,想方設法的逃稅漏稅。

可沒有了出海令,他們的貨物也就不能進入港口,加之大唐的商賈不斷有船隻出海,很多胡商靈敏的嗅到了危險。

從前隻有他們來大唐,如今大唐的商賈都能出去了,也就是說明他們的利潤會極大的縮減。

李承乾要的也就是這樣的效果。

雖然很多商賈都用行動支持了出海令這一項措施,在江南的造船廠訂單滿天飛。

因為隻有江南造船廠如今能夠造出遠洋出海的大型船隻。

也就是如今的戰船改版。

世家和勳貴們依舊是觀望,主要他們並未發現李承乾派人出海,隻是鼓動他們出海。

小心謹慎的他們,自然是不會去做這個出頭鳥。

金秋十月。

長安城的天氣也是越來越冷了。

可在冷的天氣,抵擋不住好消息的熱情。

倭國戰敗,在李靖帶領下的大唐海軍,連續拿下倭國數十座城池。

無奈的倭國隻能請求使臣來求和。

而遼東戰線,在柴紹的不斷襲擾下,高句麗的糧食收成隻有以往的三分之二。

減少了三分之一的糧食,高句麗自然是不可能在組織遠距離的支援。

李承乾對這個消息十分滿意,其實這還是李治當初想出來的,他隻是照搬罷了。

最後一次李世民領兵征伐高句麗並未取得成功,但也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

就差一點點就能夠打到平壤城,可天氣等各種因素,李世民不得不退兵,但也給李治爭取了幾十年的時間。

李治就是利用年年破壞高句麗糧食的策略,花費了十數載的時間,削弱了高句麗的實力。

如今不需要李世民出兵,有雷霆炮的震懾,隻需要去襲擾即可。

高句麗也不敢來攻打遼東。

糧食收成略減,高句麗又不敢攻打大唐,無奈高句麗使臣淵蓋蘇文隻能到聯盟國上抗議。

希望能夠得到盟友的支持。

奈何他們沒看清楚聯盟國的形勢,哪怕是韋室、韃靼都沒有支持高句麗。

因為以往他們缺少糧食了,第一時間找的是高句麗,能夠采買。

可如今高句麗自身難保,李承乾便見縫插針,大唐成為了韋室和韃靼最大的糧食出口國。

在這種情況下,他們自然不會支持高句麗在聯盟國上討伐大唐。

吐穀渾和吐蕃更加不用說了,七萬大軍陳兵邊境,幾次小的突襲,吐穀渾損失慘重,哪怕隻是劫掠一些村莊,都遭到了大唐將士的猛烈反擊。

搶的糧食和填進去的人命相比,根本不值一提。

幾次三番動作下,吐穀渾也不會繼續做這種虧本的買賣。

而薛延陀。

一個政權還不那麼穩的國度,比之前曆史上小了三分之一的疆域。

這還是李承乾不計較的情況下,不然薛延陀如今的疆域都沒有。

五萬大軍在突厥維持治安,想要搗亂,也無計可施。

再加之大唐的政策讓突厥百姓能過上好日子,薛延陀的拉攏完全起不到威脅的作用。

頂多就是一些頑固派,還有就是貴族子弟。

可百姓終究是占多數,沒有百姓的支持,貴族子弟也隻是單槍匹馬而已。

李世民看著一封封戰報,笑的嘴都合不攏了。

特彆是抵禦外敵,戰勝倭國,大唐的賦稅不減反增。

他已經詢問過戴胄了。

戶部的賦稅,比去年增長了最起碼五百萬貫。

其中要屬關稅最多,然後就是龍城那邊的賦稅增加。

而且這還是少了兩個州的情況下。

如今潮州和循州的賦稅是不上交朝廷的,這也是李世民答應李承乾的。

就在立政殿,因為李泰回來休沐,長孫皇後特意叫來了李承乾一起用膳。

李世民也在。

春風得意的李世民突然笑道:“太子,如今大唐賦稅增長你有不小的功勞啊。”

恐怕這是李承乾做太子以來,李世民第一次當著麵誇自己。

李承乾有些受寵若驚。

迷茫的看了看四周,發現沒有埋伏,又在李世民和長孫皇後的臉上看了看,似乎沒有看見鴻門宴的影子。

“嗯。”看不清楚局勢,他隻能淡淡的嗯一聲。

倒是李泰,看了李承乾兩眼。

欲言又止的樣子。

對於李承乾這種冷淡的態度,李世民也不計較,繼續笑著問道:“如今潮、循兩州不上交朝廷的賦稅,但這賦稅多少,也要上報朝廷吧?”

這還是戴胄今日提出來的。

李世民之前都沒有想過,不過有大臣提出來,而且得到不少人的支持,他自然也要跟太子提這事。

誰讓李承乾已經快半年沒有去朝堂了。

當然也明白李承乾忙,掌管潮、循兩州,還要顧及到龍城,還有那麼多的產業打理。

閒下來還要替他批複奏折。

嗯,想想,李世民就有些心軟。

終究還小,不知道會不會壓力太大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喜歡穿唐記:太子的逆風翻盤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穿唐記:太子的逆風翻盤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