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9章 東宮屬官元氏叔侄
90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49章 東宮屬官元氏叔侄,穿唐記:太子的逆風翻盤,90後,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沒過多久,元裕和元偲就被王泉領進了崇教殿。
二人見到李承乾的第一時間便躬身拱手道:“拜見太子殿下。”
李承乾一直打量著二人的麵貌。
嗯,有些相像。
就是年紀差的有點多,一個看上去四五十了,一個隻有十多歲的樣子。
很容易便分辨出來哪個是元裕,哪個是元偲。
畢竟太子右庶子不可能是一個十幾歲的孩子,嗯,在李承乾這裡十幾歲就隻是一個孩子而已。
而在大唐,十幾歲的人,恐怕都已經上戰場了。
“起來吧。”打量了許久,李承乾才說了這一句話。
“喏。”
二人直起腰,不敢與李承乾對視。
李承乾是太子,那就是屬於皇家,與皇家之人對視,視為無禮。
看著二人這樣子,李承乾忽然想笑。
一個武將集團培養出來的後代,竟然如此謙遜有禮。
看著元裕,李承乾率先開口道:“先生,孤之前從未與先生打過交道,而且孤一直認為,孤不需要學習任何的東西,不過今日孤倒是有問題,想詢問先生。”
“太子殿下過謙了,臣本就是侍奉太子的,掌管東宮事務,這聲先生臣不敢當。”元裕懂禮節的說道。
太子右庶子,說是教導太子讀書,但是這個書是不一樣的。
更多的就像是元裕所說,侍奉太子。
掌管東宮納言、啟奏、監督等事務。
說句難聽的就是一個秘書,隻是太子處理政務生疏,需要這麼一個人輔佐罷了。
彆看這太子右庶子品級不高,可等太子登基,未來很有機會進入三省。
成為大唐的仆射。
李承乾笑了笑,元裕這態度,就讓他放心了。
就怕一上來就是老師訓學生那種,那他可沒有那麼好的脾氣,畢竟此李承乾非彼李承乾。
“好,那孤就問了。”
“請太子殿下詢問便是。”元裕幾乎是李承乾說一句,他答一句,也不多話。
李承乾更滿意了,問道:“孤對關隴士族不甚了解,還請先生給孤講解講解,如今這關隴士族在朝堂的官員有多少,分彆各占何職?”
“這......”第一個問題就這麼犀利,元裕愣住了都不知道怎麼回答了。
旁邊的元偲也是瞪大了眼。
他們並未聽說朝堂上之事,隻是知道長安城最近在清剿那些幫派,是太子殿下的手筆。
如今太子詢問關隴士族,跟長安近日發生的事肯定有關。
身為勳貴的後代,他們豈能不知幫派背後之人。
一個十幾歲的孩子都明白的道理,元裕不可能不明白。
“怎麼,這個問題,這麼難回答嗎?”李承乾蹙起了眉,表現出一些不悅的神情。
在關隴集團中,元氏屬於那種悶聲發大財的人。
未來也出過皇後和大量的宰相。
一個武將世家棄武從文,祖輩的那點功勳已經照耀不住家族,後輩武藝、兵法又不行,所以他們轉而考科舉,還真被元家整出來不少宰相。
就跟一家公司轉型,他們屬於轉型成功的一類。
而沒有轉型成功過的,很有可能消失在曆史長河之中。
元家是幸運的。
元裕反應過來,連忙回道:“回稟太子殿下,關隴士族從原先的核心二十多家人,如今掌握權勢的剩下的十餘家。其中最顯赫的要數長孫氏,皇後殿下也就是太子殿下的生母出自長孫家,而長孫尚書與陛下從小情誼深厚,建立大唐後功勳卓著......”
對著長孫家是一頓誇。
李承乾都佩服元裕的口才,但這不是他想要的,連忙擺手打斷。
“停停停,孤問你的是關隴士族,不是長孫家能懂?”
“臣明白。”元裕看多是躲不過去了,抿著唇便開始敘說起了朝堂上關於關隴士族的情況。
大致和李承乾了解的差不多,可還是有一些不一樣。
那就是漸漸沒落的家族。
本以為本以為竇氏,也就是他這個太子的祖母娘家已經沒落了,可沒想到在朝中依舊有不小的話語權。
然後就是京兆韋氏。
京兆韋氏反倒是比李承乾了解的更加的恐怖。
幾乎在六部都有京兆韋氏的身影,而且後宮還有韋貴妃,韋昭容。
韋昭容是韋貴妃的堂妹。
京兆韋氏不止在後宮塞女人,基本上長安城勳貴都有聯姻,要不是五姓七望不與外族通婚,恐怕京兆韋氏會把自家女兒都送進去。
嘖嘖嘖~
李承乾咂巴著嘴,想了想。
如果是這樣的話,京兆韋氏倒是一個很好的突破口。
而且記憶沒錯的話,後世韋貴妃的地宮距離昭陵地宮很近,說明深的李世民的信任。
事實也是如此。
想到韋貴妃,元裕還說了一些不被流傳的隱秘。
那就是韋貴妃是二嫁,成為了李世民的妾室,之前是前隋戶部尚書之子李瑉的妻子。
後李瑉牽扯到楊玄感造反失敗,被殺。
韋貴妃便前往洛陽守寡,因丈夫牽涉謀反,成為罪官家屬,終在武德元年大唐建立,李淵大赦天下,從而回歸名聲顯赫的京兆韋氏。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喜歡穿唐記:太子的逆風翻盤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穿唐記:太子的逆風翻盤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