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5章 改造立政殿
90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25章 改造立政殿,穿唐記:太子的逆風翻盤,90後,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李世民一聽,眉頭緊蹙。
還能給順豐鏢局帶來利益?
朝廷帶來好處?
百姓帶來財富?
他想破腦袋都想不通,這荔枝怎麼會有這麼大的能力。
長孫皇後看穿了李世民皺眉的心思,知道他不好意思問,自己便問道:“承乾,你說說看,如何給朝廷帶來好處?”
這才是關鍵。
對於皇帝而言,先是朝廷再是百姓。
李承乾也不揭穿,自顧自的開始說道:“父皇,母後您們想,開辟一條快道,那麼荔枝是不是就能到達長安,現在可能隻運來了四顆荔枝,可在大唐百姓的智慧之下,為什麼不能夠運百顆千顆,乃至萬顆?”
實際是五顆,李承乾故意不說自己吃了一顆。
想必李世民肯定知道四顆荔枝分給了誰。
聽聞此言,李世民的聰明,很快就想到了,搶過話頭問道:“你是說將荔枝運來長安販賣?”
“沒錯。”
李承乾不得不說跟聰明人說話,不需要點明。
“父皇,母後。荔枝嬌貴,是大唐人都知道的,自古荔枝是貢品,那麼把這荔枝放到市麵上去售賣,父皇想想這價格該是多高?”
“這麼一來,順豐鏢局是不是有了利益?”
“那朝廷的好處呢?”李世民不解的問道。
李承乾神秘一笑,豎起了一根手指道:“首先第一,父皇下旨荔枝不再是朝廷貢品,百姓可買,對於百姓而言是不是認為父皇實施了仁政?”
“與民共享,這一波聲望該是多大的成就?”
繼續豎起第二根手指道:“二則是,荔枝的價格昂貴,在長安城售賣肯定是需要繳納賦稅,要是成批的將荔枝運往長安城,那麼朝廷是不是多了賦稅?父皇再下旨,降低荔枝的賦稅,朝廷不止能收到賦稅,而且還能夠刷一波聲望,一舉兩得之事,對朝廷難道不是一件好事嗎?”
一聽能給自己帶來聲望,李世民眼睛都亮了幾分。
嘴角也是不自覺的上翹。
長孫皇後和張阿難看見這樣的李世民,想偷笑,可他們不敢。
緊接著李承乾繼續道:“帶給百姓的財富,那就是涪州百姓可以大麵積種植荔枝,種植的百姓,生活豈不是過的更加的富裕了嗎?”
“朝廷再給涪州的百姓一道政令,凡是涪州百姓皆可租聘山林種植荔枝,對於涪州百姓而言,豈不是一道恩賜?涪州的百姓隻會念父皇的好。”
“另外就是樹木的問題,百姓們主動去山林耕種樹植,對於大唐來說也是好事。樹植不僅能夠阻擋風塵,還能夠淨化氣味。長安城附近的山頭光禿禿的,樹木都被砍伐完了,繼續如此砍伐下去,千百年,甚至萬年之後,有再多的樹木也會被砍伐完。”
“大唐該計劃未來,就要大麵積保護樹植。如今長安城已經開始賣低價煤,那麼朝廷就該下令,在京畿地區嚴禁砍伐樹植,為後代子孫做出表率。”
聞言,李世民蹙緊了眉,也意識到了這一點問題。
曾經一到寒冷的時候,百姓不是凍死就是餓死,如今都解決了這一問題。
凍死的無非就是沒有柴火。
長安城周邊確實沒有什麼樹木了,如今有了煤炭,確實不該繼續如此下去。
該還大唐一個青山綠水了。
“你這個建議不錯,朕應允了。”李世民嚴肅的說道:“不過,這荔枝大量送往長安售賣,你有何辦法?”
既然能夠運送四顆荔枝過來,那麼李世民覺得李承乾肯定有新的辦法。
果不其然。
李承乾即刻讓人將冰壺和冰匣拿了過來,給李世民和長孫皇後解釋用法。
也說明了為何隻有四顆能運到長安。
考慮了許久,李承乾發現帶枝葉送過來的保質期更久,而且密封性也是一個問題。
那就是用布封口並不能做到百分百的密封。
要是用泥封口的話,肯定能做到百分百,所以李承乾決定下次運送的時候先用泥封口,然後在套上布。
看著這麼一套設備,李世民又出現了新的問題:“這......運一趟成本要多少?”
長孫皇後也是有這樣的問題。
又是冰,又是驛站的,一趟恐怕要不少錢吧?
聞言,李承乾嘿嘿一笑:“父皇,其實用不了多少成本,這冰匣內的冰水,可以多次重複使用,而且這些用具也是可以重複使用。唯獨成本就在馬匹和驛站上,但是驛站和馬匹不能隻算運輸荔枝,未來還有彆的東西可以運輸。”
“順豐鏢局如今運輸時間過長,很多百姓如果是急著送什麼東西,那麼就可以用這個辦法。比如商賈有錢,有需要運送著急的東西,他們便不會在乎價錢。”
“如果在大唐,每隔五十裡設置一個驛站的話,我們可以稱之為順豐快遞。”
“一旦這種模式鋪到了全大唐,朝廷的驛站,也可以取消了,給朝廷省了一大筆開支。又或者,朝廷的驛站,直接全數賣給順豐鏢局,這樣一來還能得到一筆不菲的費用,順豐鏢局將承諾無條件給朝廷送信件,豈不是一舉兩得?”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喜歡穿唐記:太子的逆風翻盤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穿唐記:太子的逆風翻盤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