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51章 孤的媳婦,孤自己疼,穿唐記:太子的逆風翻盤,90後,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淵蓋蘇文?高句麗的使臣?”李承乾試探性的問道。

雖然內心已經確定了,可還需要詢問一番才敢確定。

淵蓋蘇文一愣,抬頭瞪大了眼:“太子殿下認識我?”

“嗬嗬。”李承乾冷笑片刻,搖頭道:“不認識。”

雖然李承乾的表情奇怪,但淵蓋蘇文內心還是有一陣失落。

還以為他的大名都傳到大唐,大唐的太子殿下都認識自己了,被否認之後,他內心有些失落。

可下一秒,李承乾卻道:“但孤知道高句麗曾經有一位宰相淵太祚。”

聞言,淵蓋蘇文還以為李承乾認識自己的父親,連忙道:“淵太祚是外臣的父親。”

絲毫沒注意,李承乾才十歲。

淵太祚在前隋就去世了,李承乾怎麼會認識。

可李承乾也沒有道明,若有所思的道:“哦,原來如此。不知道你叫住孤有何事?”

對於淵蓋蘇文,可謂是李世民晚期的痛。

同時對李承乾來說,這種亂臣賊子,活著都是浪費空氣。

淵蓋蘇文忽然被打斷,想了好久才道:“太子殿下,西域各國都能夠買到大唐的東西,可北方這邊,不知道太子殿下有何打算?”

嗬嗬。

李承乾內心一陣冷笑。

在南方林邑開通了互市,在西域鄯州開通時互市。

唯獨在北方,李承乾並沒有動作。

那是因為沒有那個必要,北方李承乾勢在必行。

他可不是宋明的皇帝。

為什麼說不是宋明的皇帝?

隋唐兩代四位皇帝為什麼對攻打高句麗就像有魔咒一樣?

因為眼光長遠。

不管是宋明清,華夏民族的威脅都來自北方。

宋被金給打的差點滅國,後被元打的滅國。

明前期被北方部落各種騷擾,平定之後不想如何徹底消滅北方之亂,而是安逸太久了,後被清滅國。

清算是最強盛的了,可最終逃不過命運,到了民國,被小鬼子入侵也是從北方開始。

也就是華夏民族近兩千年曆史,最大的禍端均來自北方。

隻有統一了北方,才能夠穩固。

李承乾想了想,拐彎抹角的打著馬虎眼道:“北方孤暫時沒有開通互市,那是因為突厥之亂剛平定,未來孤準備從海上開展北方的貿易,畢竟陸運成本太高,海運才是王道。”

話也沒說錯,海運是遲早要開通的,而且已經在準備了。

聽聞大唐要開展海運,淵蓋蘇文一愣。

腦中瞬間想起了關於前隋攻打高句麗的場景。

那個時候隋煬帝就是造了很多的船,來攻打高句麗。

要不是隋煬帝自負,將自己的行軍路線公布於天下,而且想要武力屈服鎮壓高句麗,恐怕高句麗在那場戰役中早就被滅了。

如今大唐又要開展海運,他日要是大唐攻打高句麗,這些海運的船隻不就是現成的。

淵蓋蘇文怎麼也沒想到,自己想要賺一筆的心思,卻得到了一個重要的消息。

那就是大唐對高句麗存有野心。

李承乾看淵蓋蘇文這震驚不可思議的樣子,勾唇一笑。他就是故意說的,不然怎麼讓高句麗提高防備。

狼來了的故事。

一次恐嚇,兩次恐嚇,三次恐嚇,次數多了,高句麗肯定不信。

到了第四次,再來一個出其不意,想必高句麗倒是反應過來也遲了。

畢竟他可沒有隋煬帝那麼自負。

哪怕高句麗是小國,大唐有絕對的軍事實力,那也要重視起來。

打仗是會犧牲的。

自己的自負,讓將士們犧牲,是李承乾怎麼都不願意看到的。

李承乾頓了頓,繼續道:“其實孤已經在嶺南道開始搭建造船廠,到時候船隻下海,就能夠與高句麗、百濟、新羅等國進行貿易了,還請你不必心急,很快,很快~”

最後兩個很快,說的語調非常的意味深長。

讓淵蓋蘇文心頭一怔。

李承乾什麼時候離開的,他都沒有察覺。

其餘使臣也聽出來了,李承乾對高句麗使臣的意味深長,可誰也沒有說。

如今的大唐可不是他們能夠招惹的起。

而且也不知道為何,大唐的太子殿下似乎不待見高句麗。

甚至不待見很多的國家。

就連鞠文泰都發現了,太子似乎對自己沒有什麼好感,總覺得下一刻會把自己生吞活剝了。

敬完一圈酒,李承乾呼出一口氣,不想回到主桌去了,選擇找了一個僻靜的地方呼吸新鮮空氣。

“太子殿下......剛才您對那個淵蓋蘇文,似乎不是很友善啊。”王泉看了眼四周無人,才低聲問道。

李承乾走到了麟德殿的後邊,選擇了一個台階直接坐下,呼出一口氣道:“高句麗狼子野心,大唐地貌廣闊,如今四麵楚歌,看似大唐強盛,可要是有一個站起來對抗大唐,你才四周那些鄰國會如何做?”

“隋煬帝百萬大軍征討高句麗無果,可想而知高句麗是有一定軍事實力的。大唐府兵不過數十萬,真要是跟高句麗打起來了,他們要是聯合其餘小國一起針對大唐。哪怕大唐是一條龍,碰見這麼多的蟲,也會被撕扯下龍鱗,得不償失啊。”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喜歡穿唐記:太子的逆風翻盤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穿唐記:太子的逆風翻盤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