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9章 平衡
90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19章 平衡,穿唐記:太子的逆風翻盤,90後,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經過李承乾這番解釋,大臣們似乎感覺到了可行性。
李世民也是眼中充滿了攻擊性,和李承乾對視的時候,似乎立馬讀懂了李承乾的意思。
賺錢是次要的,要的是一個借口,一個機會。
這隻是一個伏筆,一則能讓這群武將能夠賺錢,二則是慢慢滲透入鄰邦的地界。
“太子殿下,那吐穀渾要是不答應,又該如何?”李靖皺眉問道。
身為主帥,自然讀懂了李承乾這點心思。
現在問題是如何讓吐穀渾答應。
李承乾嘿嘿一笑道:“這很簡單,隻要給足了好處,吐穀渾沒有拒絕的理由。按照新式的住宅設計圖,百畝地就能夠造五十棟樓房,每一棟樓房可以造五層,每一層可以設置兩戶。也就是說五百戶人家。”
“每一戶人家就按照五十貫去計算,五百戶就是兩萬五千貫,成本隻需要五千貫錢就夠了,利潤超兩萬貫。”
“多少?”不少大臣眼珠子都快瞪出來了。
什麼時候這個房子如此值錢了?
李承乾很自信的說道:“兩萬貫,吐穀渾的稅可以上交兩成,也就是三千貫。五百戶,他們就能夠收取四千貫的稅,而且買房的人,他們每戶還能夠收取房價的一成,也就是五貫。”
“吐穀渾可以雙向收費,五百戶他們最少能夠六千貫的稅,何樂而不為?”
“整個吐穀渾又有多少百姓?多少戶呢?”
“這......”所有人都驚呆了。
不少文人掐著手指算,已經算不明白了。
李世民則是想到了大唐能不能如此操作,吐穀渾有多少戶人他不清楚,可大唐足足有幾百萬戶,兩千萬的人口。
如果五百戶能夠收六千貫,那麼五千戶就是六萬貫,五萬戶就是六十萬貫,五十萬戶......五百萬戶......
不敢想了。
這可是源源不斷的收入啊。
杜如晦和房玄齡比較冷靜,二人對視一眼,房玄齡不解的問道:“太子殿下,如此說來確實是沒錯,可......吐穀渾的百姓都以放牧為生,這五十貫的一套宅院,恐怕不是人人都買得起的吧?”
這麼一說,所有人都冷靜下來了。
如同一瓢冷水潑在了頭頂,澆了個透心涼。
剛才還熱情無比的武將們也是冷靜了下來。
所有人目光都注視到了李承乾身上等待著解釋,既然有這樣的想法,想必也有解決的辦法。
果不其然,李承乾微微一笑:“很簡單,他們不需要一次性拿出五十貫,隻要能夠拿出十五貫,其它的可以分期,每月支付。大唐錢莊願意替他們支付剩下的三十五貫,按照五年期限,每年隻需要還八九貫錢,一個月下來七八百文就夠了。”
“七......七八百文?”
不少的官員還是覺得有些貴了。
按照大唐百姓的收入去計算,一天才不過兩三文,一個月不吃不喝也就一貫錢撐死了。
何況吐穀渾百姓,可能簡單的收入都沒有。
“太子殿下,這吐穀渾的百姓真有這麼多錢嗎?”房玄齡問出了所有人的疑惑。
就連李世民都質疑了起來。
大唐的百姓可能都負擔不起,何況是吐穀渾百姓?
“為什麼沒有?”李承乾理所當然的問道:“吐穀渾如今或許沒有,但是大唐的商賈一旦湧入吐穀渾,他們百姓生活自然會越來越好,賺的錢也會越來越多。”
“你們知道南崖工業園的工人,現在每月能夠賺多少工錢嗎?”
所有人都搖搖頭。
誰也沒關注過這一點。
隻知道李承乾的產業賺錢,可底下那群人拿多少工錢,難不成還比他們這些官員還高嗎?
李承乾勾唇一笑:“南亞工業園最普通的一個工人,一月都能賺到一貫多,一家最少有兩個人在上工,也就是曾經的南崖村村民,如今每戶人家一月最少收入兩貫錢以上。”
“多的可能甚至有五貫。”
多......多少?
他們沒聽錯吧?
不少的官員都目瞪口呆起來。
大唐的官員,哪怕是在長安的京畿之地的七品官員月俸才不過四貫,一年祿米八十石,加上五十畝的良田收益。
哪怕是正一品,也不過月俸三十貫,祿米七百石,兩百畝的良田收益。
聽起來已經讓普通老百姓羨慕不已了。
可如今,南崖工業園少的百姓人家一戶每月有兩貫的工錢,多的有五貫工錢。
人比人氣死人,怪不得那麼多人想要呢,恐怕八品以下的官員都想去了,畢竟一人當官,全家都指望著一人賺錢。
李承乾看著眾人不可思議的臉色,得意的一笑:“這還是最普通的工人,如果有職位的,小隊長之類的,每月的工錢不會低於一千五百文。如果是組長之類的,最低的也有兩貫,高的可能有三貫錢。”
“要是一個部門的主事,一個月工錢最少是五貫錢。就比如大唐錢莊的掌櫃,一月的工錢最少都是三十貫,而且還有分紅,每年最少都能賺四五百貫。”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喜歡穿唐記:太子的逆風翻盤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穿唐記:太子的逆風翻盤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