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90章 以工代賑,穿唐記:太子的逆風翻盤,90後,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這番話,讓長孫皇後瞪大眼驚住了。

一月之前便猜到了?

“既然你一月之前猜到了,為何不稟報與你父皇?”長孫皇後依然很生氣。

就因為剛才李承乾應了一聲百姓受災,他很開心的話。

李承乾表情無奈:“母後,百姓受災,兒一月之前猜測到,可是百姓受災可能不止一月,底下官員沒有奏報朝廷,說明他們想掩蓋事實。”

“兒隻能第一時間想對策該如何解決災情一事。”

“目前兒手頭上有糧食百萬石,半月之後便會有糧食源源不斷的送往長安,隻要難民能夠到達長安,兒便能保證不會有一個災民餓死在長安。”

嘶!

聽這話的口氣,長孫皇後和紅秀都震驚不已。

長孫皇後震驚的是李承乾這話就像是一名土財主,富可敵國的那種土財主。

她再看看自己身上的裙子,都露出腳踝了。

兒子是富甲一方的太子,自己則是窮的裙子都要短兩寸的皇後。

怎麼想怎麼不舒服,或許陛下是對的,這小兔崽子就應該狠狠敲一筆。

李承乾不知道長孫皇後在想什麼,久久沒有聽見答複,他隻能無奈的繼續說道:“母後剛才兒開心,那是因為有了災民,南崖村便可以多招一些人。”

“現下南崖村人手緊缺,造監獄需要人,造學堂需要人,造孤兒院需要人,生產東西也需要人。”

“母後有所不知,現下小小一個南崖村需要給大唐提供雪花食鹽、紙張、書籍等等,真的是一天時刻不停的再生產也趕不上需求。”

“如果我們這些東西不能夠生產出來,五姓七望極有可能死灰複燃,絕對不能夠讓他們有喘息的時間。”

這下長孫皇後還有什麼聽不懂的。

無非就是要這些難民去南崖村給這個自古以來最富有的太子做工罷了。

雖然剛才李承乾回答的話長孫皇後不生氣了,可麵對自己兒子這麼富有的態度,她依舊佯怒道:“難民你全安置到了南崖村,那這些難民家鄉的地誰來種?”

民以食為天。

在大唐種地才是百姓唯一的出路。

因為考狀元,他們書都買不起,又如何考狀元做官?

去做工?

唐朝做工幾乎是要簽賣身契的,工可沒那麼好做。

良籍變奴籍,要不是迫於生計,恐怕是個人都不願意。

李承乾對這些事情早已了如指掌。

“母後,家鄉的地可以賣給兒啊,然後在南崖村安家落戶,每月領工錢,又不需要入奴籍,孩子還能夠讀書,多好的事情啊。”說著,李承乾越來越自豪的昂首挺胸道:“幾萬人不種地,大唐也不會沒糧食吃,隻要李師在林邑的仗打贏了,那裡可成為大唐的糧倉,甚至可以成為天下糧倉。”

聞言,長孫皇後想反駁,可又不知道如何反駁。

這些事她都知道,關於林邑盛產糧食她也是知情的。

事實也是如此,幾個小國竟然能夠提供大唐每年一千萬石的糧食,足以證明了此事。

她也不是抬杠,隻是皺眉道:“你又為何知道李靖能夠打贏林邑呢?”

畢竟打仗之事,並無百分百。

說不好水土不服都會輸掉一場仗。

李承乾卻自信滿滿道:“兒相信,李師乃大唐軍神,彆說小小林邑,等兒收拾完五姓七望,就要上奏父皇,將李師派去東突厥,一報武德九年渭河之辱。”

嘶!

長孫皇後和紅秀都不敢相信,剛才乖巧聽話的孩子,怎麼忽然提到打仗和賺錢,完全就變了一個人。

而且還知道渭河之辱。

這是李世民的恥辱,也是大唐的恥辱。

被人家二十萬人,長途奔襲上千裡,而且還直達京師城下,差點城破。

無論放在哪個朝代都是一種恥辱。

長孫皇後深吸一口氣,凝神靜氣的問道:“那你說說,此次災情,又當如何解決?”

其實這話,她不是替自己問的。

既然太子有天才之名,倒不如替陛下問問,也懶得陛下拉不下臉。

李承乾正打算說,可想到了,露出了狡黠的笑容:“母後,你是替父皇問的吧。”

被揭穿,長孫皇後麵不改色的微微頷首。

“身為大唐太子,難道不應該為大唐百姓出謀劃策?不應該為朝廷解決麻煩嗎?”

此時的長孫皇後不像是在跟自己兒子說話,而是像是在跟一個已經及冠的太子說話。

太子及冠便要處理朝政,參與政務。

雖然李承乾才九歲,但是長孫皇後知道自己孩子非常人可比,滿朝文武解決不了的問題,太子卻能輕而易舉的解決,已經能證明這一點了。

李承乾聽著長孫皇後這話,心裡有些不開心,又變回了一個賭氣的孩子,嘟著嘴道:“可兒才九歲,並不能參與朝政。”

差點被這話給氣笑的長孫皇後終於明白了李世民為什麼要叫李承乾逆子了。

果然叛逆。

“你難道參與朝政還少嗎?本宮都沒有你多。”長孫皇後冷笑著開口。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喜歡穿唐記:太子的逆風翻盤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穿唐記:太子的逆風翻盤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