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兩成稅
90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76章 兩成稅,穿唐記:太子的逆風翻盤,90後,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李世民和張阿難再次被震驚到了。
但確實也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彆說是那些商人了,李世民沒當皇帝的時候,出門帶幾串銅錢,那也是麻煩的不行。
掛在腰間,叮鈴當啷的,打個架都非常礙事。
同時越聽李承乾的想法,李世民也是越來越覺得能夠賺大錢,隻是這個人手肯定不少吧?
“太子,你所說轉賬,還有領工錢確實不錯,但......這人手肯定不少吧?”
“當然。”李承乾笑著回應道:“領工錢肯定需要大量的人手,但這關於百姓生計,我們不能說什麼錢都要賺,關乎百姓生計,哪怕賠錢也要乾。”
這話贏得了李世民的讚賞。
確實,一旦關乎百姓的事情,賠錢都得乾,曆朝曆代都是如此。
“至於商人之間的大額轉賬嘛。”李承乾想了想,摸索了下巴道:“每次這個轉賬手續費我們可以收個千分之一嘛。”
“轉款人收千分之一,收款人收千分之一,相當於轉一千貫,我們能拿到兩貫錢的手續費,也不少了。”
這話驚的李世民下巴都要掉下來了。
一千貫收兩貫錢手續費?
這錢真的這麼好賺嗎?
李承乾緊接著說道:“畢竟我們要開遍全大唐的話,肯定需要互相之間有通信方式,所以弄個快件什麼的也是有必要的。”
快件?
李世民和張阿難對視一眼,滿臉不解。
何為快件?
李承乾後知後覺,發現自己好像什麼說漏嘴了,連忙嘿嘿一笑道:“那個快件就是八百裡加急。”
“什麼?”李世民震驚的站起了身。
這逆子連八百裡加急都想弄?
八百裡加急主要用於軍情緊急,怎麼能用於民間呢。
張阿難也是一臉苦澀的好言相勸:“太子殿下,八百裡加急可是關乎大唐邊關安危的重要信息傳遞渠道,你......唉。”
一聽就明白兩人誤會自己了,李承乾也是無語的很。
“你們想什麼呢,我隻是想弄一個送信件的隊伍,就像是......嗯,鏢局之類的,護送東西嘛。”
“隻是鏢局什麼都送,我們隻是送信件和一些貨物,俗稱速遞。”
速遞?
這麼聽起來,李世民倒不是不能接受。
隻要不是利用八百裡加急就行。
可李世民心中思考著,八百裡加急對於朝廷來說已經是不小的負擔,馬匹什麼的更換一年都需要不少。
一個錢莊能養得起嗎?
“你確定這速遞能掙錢?”
“當然。”李承乾非常的自信,拍拍胸脯道:“邊陲將士想家了,是不是要送信?可送信都是軍營安排,先不說時間慢,很多家書未必能夠收到。”
“但我弄得速遞不同,隻要邊陲將士休沐去街上的速遞鋪子裡花上一兩文錢,便可以將家書七日內送回家中,全大唐七日內必到。”
七日?
這不比八百裡加急還快?
整個大唐雖然不能說疆土廣闊,可幾匹馬也跑不了全大唐啊。
李世民忽然問道:“如何七日將家書送往全大唐?”
甚至張阿難也是非常關心。
早年他就是隨李世民到處出征,對於這種送信當然是了如指掌。
怎麼可能七日就將信件送往全大唐?
李承乾嘿嘿一笑,指了指甘露殿當中的一幅大唐輿圖道:“父皇您看,大唐其實橫穿各個水域,隻要信件一旦上了船,從長安到達大海隻需要三四日的時間。”
“在這三四日當中,還會在不同的地方停靠。”
“我們速遞完全可以將不同地方的信件歸類,然後到港後,將歸類好的信件交給碼頭的人,由碼頭之人快馬送往附近的郡縣。”
“我的想法是在大唐每一個道設置一個分揀中心,把所有的信件或者物品進行分類。”
“然後大量的發展船運,因為船運才是最快最穩的辦法。我們大唐對大海一無所知,未來如果想要去彆的地方,新羅等地,肯定還是需要船,所以船是我們未來主要發展的一種趨勢。”
“至於陸地,說實話,崎嶇難走,要全力發展陸地的話,需要幾十年甚至百年時間,而且需要大量的財力。以大唐如今每年的稅收,可能百年時間都貫通不了南北 ,但水運卻可以。”
經過李承乾這麼一說,李世民也認真的研究了起來。
之前不是沒有考慮過。
包括現在很多商人都是利用水運,聽說嶺南那邊還有很多外邦會乘船過去,但水運對於大唐大部分朝臣來說都非常的陌生。
而且主要的敵人還是突厥。
如果真的按照李承乾的思路,確實可以發展商業,可是突厥又當如何?
李世民一談到國事便嚴肅了起來:“可大唐當前的勁敵是突厥,突厥境內並無可供大船行駛的河流,這又該當如何呢?”
對此,李承乾隻是淡然一笑。
“父皇,突厥雖然看似強大,然而他們真的強大嗎?”
這話倒是讓李世民思考了起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喜歡穿唐記:太子的逆風翻盤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穿唐記:太子的逆風翻盤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