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哪路神仙
愛吃酸辣花菜的林子柒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44章 哪路神仙,還珠之雲傾帝心,愛吃酸辣花菜的林子柒,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蕭雲這回沒有立刻開口,而是靜靜佇立原地。
回味良久,她才抬眸望向乾隆,“弘曆,這首詩裡的畫麵感,愈發強烈了。
尤其是‘煙柳萬千樹,春禽三兩聲’,仿若把春日的曆下亭,活靈活現地呈於眼前。
弘曆,你再跟我講講,這首詩背後的意思吧!我好想深入你的內心世界。”
乾隆輕輕攬過蕭雲的肩膀,帶她走到亭邊,手指向周圍。
他語氣溫柔,仿若能融化春日初融的冰雪,“雲兒,你看這朱紅的欄杆橫臥在綠色的水渚之上,倒影在澄澈湖水中搖曳生姿,如夢似幻。
岸邊如煙的柳絲萬千垂下,隨風輕舞,偶爾傳來兩三聲春禽的啼鳴,清脆悅耳,宛如天籟。
曆下向來久負盛名,朕那時到此,正值清明時節。
見這落花隨流水悠悠而去,心中不禁感慨萬千,恰似維摩詰的詩句那般飽含深情。
既有對春日美景轉瞬即逝的留戀不舍,又有對悠悠時光,悄然流轉的喟歎。
而現在,你伴朕左右,讓這一切的感慨都化作了溫暖,如同春日暖陽,始終照拂朕心。”
蕭雲靠在乾隆懷裡,輕聲呢喃,“弘曆,聽你這麼一講,這三首詩愈發韻味無窮了。
這曆下亭承載的故事與情愫,也因你的深情解讀,深深烙印在我心間。”
乾隆低頭凝視著她,眼中滿是柔情與眷戀,“雲兒,隻要你喜歡,朕日後常帶你來。
咱們一起續寫,屬於咱們兩個人的故事。
讓這曆下亭見證更多的美好,讓歲月銘記你我的情深意篤。”
此時,微風輕拂,送來陣陣馥鬱花香,混合著湖水的濕潤氣息。
二人相依在曆下亭中,仿若一幅永不褪色的唯美畫卷。
將這溫馨一刻永久定格,任時光悠悠流轉,此情不渝。
乾隆牽著蕭雲的手,沿著湖畔蜿蜒的小徑,腳步悠然,向著曆下亭東北側的稼軒祠緩緩行去。
一路上,微風輕拂,撩動著蕭雲的發絲。
她的眼眸中閃爍著對未知的好奇,仿若這一路的風景,都是開啟神秘寶盒的鑰匙。
不多時,二人便來到了稼軒祠前。
朱紅的大門,莊嚴肅穆,門扉上的銅環在日光下閃爍著古樸的光澤。
乾隆輕輕推開大門,發出“吱呀”一聲輕響,似是喚醒了沉睡在此的曆史記憶。
蕭雲好奇地探進頭去,隻見祠內正廳中央,一尊塑像靜靜矗立,散發著獨特的氣場。
四壁之上,一幅幅畫卷、一幀幀文字,詳細地,記錄著塑像主人的生平事跡,仿若一部無聲的史書,在靜靜訴說。
蕭雲眨了眨眼睛,伸出纖細的手指,指著那塑像,一臉懵懂地問道:“弘曆,這供奉的是哪路神仙?”
乾隆聽了這話,先是一愣,隨即忍不住仰頭大笑起來,笑聲爽朗,在祠內四處回響。
他輕輕拍了拍蕭雲的手,眼中滿是寵溺,“雲兒,這可不是神仙,是南宋時期大名鼎鼎的愛國詞人辛棄疾。
他可是詞作大家,在詩詞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蕭雲聽聞,微微歪著頭,走近幾步,仔細端詳著那塑像,又問道:“弘曆,那辛棄疾是誰啊?我怎麼從未聽過。”
乾隆微微歎了口氣,神色變得莊重起來。
他輕輕攬著蕭雲的肩膀,緩緩開口,聲音中帶著一絲對往昔英雄的敬仰,“雲兒,辛棄疾是南宋之人。
他出生之時,北方已淪陷於金人之手。
他自幼目睹山河破碎、百姓流離之苦,心中便立下報國之誌。
年少的他,勤奮習武,飽讀詩書,隻為有朝一日能上陣殺敵,收複失地。”
說著,乾隆拉著蕭雲走到一幅描繪辛棄疾少年時期的畫卷前,手指輕輕劃過畫麵,“看,這便是他在家鄉苦練武藝的場景。
你瞧他身姿矯健,目光堅毅,那股子精氣神,仿佛已經看到了未來馳騁沙場的自己。”
蕭雲湊近看著,眼中仿若能看到那個熱血少年的身影。
乾隆繼續說道:“後來,辛棄疾果然抓住機會,揭竿而起。
他聚集了兩千餘人,加入了耿京領導的抗金義軍。
在軍中,他憑借自己的智謀和果敢,屢立戰功,很快便聲名遠揚。
那段日子,他帶著滿腔熱血,與將士們同甘共苦,一心隻為把金人趕出中原。”
此時,乾隆的目光中閃爍著光芒,仿若他也置身於,那段烽火連天的歲月。
二人移步至另一處,牆上掛著辛棄疾的詞作。
乾隆指著其中一首《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輕聲吟誦起來:“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
八百裡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他的聲音低沉而有力,仿若帶著千軍萬馬的氣勢。
吟誦完,他看向蕭雲,“你聽聽,這詞句裡飽含著他對軍旅生活的懷念,對收複河山的渴望。
他曾在戰場上奮勇殺敵,那些夜晚,醉酒之後還要挑燈看劍,睡夢中都是號角連天、沙場點兵的場景,這份豪情壯誌,幾人能及?”
蕭雲聽得入神,眼中滿是震撼。
仿若看到了辛棄疾醉眼朦朧中,那閃爍寒光的利劍,聽到了遙遠塞外的號角聲聲。
乾隆又帶著蕭雲走到記載辛棄疾南歸後的展板前,“可惜啊,後來局勢變化,辛棄疾不得不南歸。
本以為能在南宋朝廷大展拳腳,卻未曾想,朝廷主和派當道,他的抗金主張屢屢受挫。
但即便如此,他也從未放棄,將一腔熱血都傾注於詞作之中,用文字抒發自己的悲憤、壯誌與對國家的眷戀。”
乾隆的話語中帶著一絲無奈與惋惜。
蕭雲輕輕點頭,眼中滿是同情:“那他後來怎樣了?”
乾隆微微皺眉,神色哀傷,“他不斷上書朝廷,建言獻策,卻一次次被駁回、被閒置。
歲月流逝,他在鬱鬱不得誌中逐漸老去。
最終,這位英雄豪傑,帶著未儘的心願,抱憾離世。”
祠內一時安靜下來,隻有窗外微風拂動樹葉的沙沙聲。
喜歡還珠之雲傾帝心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還珠之雲傾帝心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