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心不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73章 錢莊、鑄幣、拐帶,吾乃世家子,天心不二,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與此同時,萊州地界一支大軍正有序下船,尉遲恭安坐在港口的巨石上,與一名蒼髯黑麵的老者對飲閒談。
“你這老貨,身板倒是硬朗,隻是這腳程未免太慢,老夫都快回到家門口了,你這廝才將將趕到,真是不合時宜,有句話不知當說不當說?”
“黑廝,怎麼臨到老了,反而咬文嚼字起來?有甚當說不當說的?
再說又不是老夫刻意拖慢腳程?我軍中另有渠道,自是知道爾等危難已解,故而老夫何必去爛泥地裡摻和?
老牛鼻子殷鑒不遠,老夫可不願去觸那小煞星的黴頭,勞軍嘛,啥時候勞軍不行?我看在這萊州地界就剛剛好,對了,你到底要說啥?彆吭吭哧哧的。”
尉遲恭笑道:“老夫笑你吃屎都趕不上熱乎的,哈哈!”
那蒼髯老者正是程知節,他與崔昊二人領命打通糧道,一路上打擊各種民間武裝,連土匪都沒放過,屬實是有些不務正業。
於是足足延誤了半月有餘,直到東征大軍橫跨外海,才姍姍來遲。
程知節還有些竊喜,正好省了翻江倒海之虞,甚是妥帖。
聞言程知節有些不解,遂問道:“怎麼?聽你這話頭,似乎遼東之行還有油水可撈?”
尉遲恭得意道:“你知道我那徒兒給老夫添置了多少棺材本嗎?”
程知節四下看看,湊趣道:“多少?爾等把三國皇室的國庫私吞了?”
尉遲恭不屑道:“那才多少錢?國庫裡的錢都登記造冊,早就運回長安了,我等才看不上那點東西。”
“你這老貨彆故弄玄虛,快說說呀。”
尉遲恭伸出一個手指,笑嗬嗬的看著程知節。
“一千貫?”
“再大膽些。”
“總不能是一萬貫吧?”
“老夫也不知道多少,隻知道是一千斤,要不你幫老夫算算?”
“一千斤錢嗎?一貫錢約莫六斤四兩……才一百多貫?這也沒多少啊?”
尉遲恭翻翻白眼,不屑的說道:“是一千斤黃金!可不是那些赤銅所能比的。”
“嘶~~崔堯小兒這麼狠?你們在遼東刮地三尺了?”
“遼東算個屁,窮的叮當響,實話告訴你,大頭是在倭國!”
“啥?老頭你扯淡吧?倭國乃是化外之地,能有這麼多油水?”
“倭國窮困不假,可金銀屬實不少,倭國皇室這些年也不知積攢了多少,這會讓我等一鍋端了,真真兒的吃了個飽!”
“這倭國有多少黃金?”
“據劣徒推算,至少也有四十萬斤,我等取了約莫十幾萬,不過不著急,細水長流嘛,總要撐幾個年頭的。”
程咬金眼睛都紅了,隻見他喘著粗氣說道:“見者有份!”
尉遲恭沒搭理他,老神在在的說道:“所以說你吃屎都趕不上熱乎的,已經沒了,一兩都沒有了。”
“金子呢?”
“拉到長安去了。”
“都上繳國庫了?”
“想什麼呢,都是弟兄們的好不容易劫掠的,憑什麼上繳國庫?”
“那為甚拉去長安了?”
“我家徒兒心疼士卒,怕他們大手大腳的敗了好不容易積攢的家業,故而都收走了。”
???
“全克扣了?連你的也昧了?”
尉遲恭不答話,從懷裡抽出一個布包,小心攤開,隻見裡麵折著一張半尺見方的好紙,小心翼翼地展開。
隻見上麵塗滿了各種意義難明地紋樣,正中端正地書寫著‘足金一萬六千兩整’。
下方豎排一行小字,憑票兌付,遺失不補。
右下角一行小字格外惹眼,年付利息一分二厘。
左下角書寫著永徽四年五月十八,清河崔堯署理。
除了字麵,紙張上密密麻麻地蓋著各種意義難明地印章,就連邊角都沒放過,左右兩邊各有兩個蓋了一半的印章,也不知是何用意。
程知節接過來看了看,疑惑道:“這是個啥?整個大軍給崔小子一個人放印子錢?”
“放的什麼屁?好好的事在你嘴裡狗屁不如。”
“不是,弟兄們就這麼信他?”
“本就是堯兒做主散下來的橫財,若是有心貪墨,何苦脫褲子放屁?再說存著還有利錢哩,老夫一年能多領一百九二兩黃金哩。”
“他憑什麼能兌付這麼多?就是有座金山也賠不起吧?”
“你這廝什麼都不懂,將本求利嘛,我家徒兒有的是產業,這些錢拿來擴大產業,招收工匠,雪球越滾越大,還能賠了?”
“你這老兒才是胡說,做買賣哪有不擔風險的?這天下就沒有穩賺的生意。”
尉遲恭扯著大嘴笑道:“風險?誰敢讓堯兒的生意沾上風險?你問問這五萬士卒誰答應?頭給他揪了!”
尉遲恭小心問道:“那陛下呢?若是陛下有心橫生枝節?”
“莫要瞎操心,堯兒的手段你不曾見識過,他能忘了陛下?彆看他嘴上耍狠,其實虧了誰,也不會虧了他老丈人家的傻小子!說不得陛下此刻正師兄師兄叫的歡呢。”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喜歡吾乃世家子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吾乃世家子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