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心不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26章 唐人樸素的價值觀,吾乃世家子,天心不二,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月上中天,溫柔的海風靜靜泛起波濤,五艘巨型炮艦隨著夜風緩緩地向東方行駛,這幾艘大型戰船風格迥異於大唐往日的樓船,梭子形的船底顯得吃水極深,一看就知道它們隻屬於大海,行不得江河湖泊。

“劉兄,好久不見!離上次蔚禮城一彆,三月有餘了吧?某家這新型戰船操弄的可習慣?”

夜涼如水,二人在清冷的月光下,踱步在甲板之上,有一搭沒一搭的閒聊著。

劉仁軌目光癡迷的看著身下的巨舟,感慨道:“簡直不似人間造物啊!說是鬼斧神工也為過。”

崔堯撫摸著甲板上鉚釘釘死的炮台,有些貪心不足的說道:“可惜仍是木構,鋼鐵戰艦不知何時才能實現。”

“鋼鐵如何才能浮於水麵?大總管的想法委實太過新鮮。”

崔堯不語,從背後掏出一個銅殼保溫杯,擰開螺紋讓劉仁軌看了一眼。

劉仁軌不解,但仍是低頭看了過去,隻見那杯子外覆銅殼,裡麵確是陶瓷內膽。

正當他不明所以的時候,隻見崔堯將保溫杯扔進甲板上接存雨水的甕中,那保溫杯浮沉了兩下,竟穩穩地漂浮於水麵之上。

劉仁軌何等人也,隻是略微思索就明白了其中的奧義,遂猜道:“隻需空心?”

“然也,可惜這等大型船舶做不到一體成型,而焊接之法遲遲得不到突破,隻靠鉚釘根本做不到嚴絲合縫,徒之奈何呀。”

劉仁軌看著船首上的鋼鐵蒙皮,說道:“所以蒙皮之法隻是權宜之計?恕在下直言,隻是大總管這等火炮戰艦已然無敵於天下,何必貪多求全呢?”

崔堯耐心的解釋道:“因為沒有技術含量,這等技術看似強大,實則隨便哪個船匠一眼就能看穿,隻要國力強大,任何國家都可仿製,算不得獨步天下。

你想想,咱們的戰船說穿了有些什麼技術?水密隔艙、火炮、蒙皮,還有那似是而非的深水船底。

你想想這些東西有什麼深邃可言?隻要舍得砸錢,誰弄不出來?單說火炮,在與高句麗的巷戰中,若不是某家後來速戰速決,隻怕賊寇已然仿製出大炮了。”

“哦?竟有此事?”

崔堯點頭,此刻仍是忍不住一陣後怕,猶記得當時在廢墟裡看見的一座粗製火炮,對他來說是何等臥槽。

“我們在一處廢墟之中發現了一座仿製火炮,以及若乾彈丸,那火炮的形製、原理已經無限接近大唐的水準,除了工藝粗陋,尚不能消除炮管中的沙眼之外,其實已經不影響發射了。

由此可見,高句麗的冶煉水平未必比大唐差多少,若是再給他們一段時間,讓高句麗的工匠有時間改進工藝。

我想,仿製出來標準的滑膛炮簡直是板上釘釘的,就連火藥的配比他們也摸出來大概,至少三種主要配料都沒有錯漏,他們唯一需要解決的就是比例問題,而這個問題恰恰是最容易解決的,隻需要不斷地試錯,終有一天能夠試製出合格的火藥。

你我都知道,無論是大唐人或是高句麗人甚至是昆侖奴其實沒有多大的差彆,些許淺薄的技術壁壘根本阻擋不住其他族群中的聰明人,總有人會根據已知的東西反向複刻出來。

這一點不以唐人的意誌為轉移,所以隻有不斷地加高技術壁壘才是我們要做的,一刻都不能停止,我們已經開啟了技術碾壓的局麵,而接下來所要做的就是不停前行,一直保持著絕對先進才能屹立於世界之巔。”

“大總管居安思危,在下佩服,可這一切是不是太過久遠了?在下實在想不出有哪個番邦能有這種能力碾壓大唐。”

“是啊,就是因為沒有,所以才無人在意吧,多少顯得某家有些杞人憂天了。 ”

劉仁軌說道:“居安思危終歸是沒錯的,在下雖然覺得有些矯枉過正,可心裡大抵是佩服的。隻是在下有一個疑問,梗在喉中不吐不快,卻不知當說不當說。”

“既然不吐不快,還有什麼當說不當說的,直說便是。”

劉仁軌正正衣襟說道:“某曾聞,未奉詔而擅興師,非義也。無詔而擅舉兵,悖於理矣!大總管既如此為國殫精竭慮,在下自認也未曾眼盲,看不出大總管的私心何在!

既如此,大總管為何不向陛下討一封正式的討逆詔書呢?倭國妄自興兵與高句麗,意圖助紂為虐,這本就是大逆不道之舉,在下實在想不通大總管為何如此短視,白白在朝堂之上落下話柄?

如此,讓陛下如何自處?滿朝文武又豈能視而不見?”

崔堯長長的歎氣道:“某家何嘗不知會落柄於人?可戰機轉瞬即逝,如何能能將寶貴的時機浪費在朝堂之上的扯皮之中?

若陛下不允呢?某家是不是還要千裡迢迢的再趕回長安耍嘴皮子?那將士們又該如何自處?是原地等待還是班師回京?

時間耽誤的起嗎?你可知此刻平靜的海域乃是難得的窗口期?若是等到六月,酷烈的海風將一直持續到九月末才會停歇,難道要等到冬日才啟動攻倭嗎?不說平白耗費了多少光景,單單是冬日動兵就犯了兵家大忌。

故某家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劉仁軌正視崔堯,緩聲道:“不通!倭國犯我唐人之威的錯漏已然鑄成,即便今年打不成,明年整裝待發不也一樣?

給倭國留足了緩衝期,雖說有縱敵之嫌,可也未免不會使倭國風聲鶴唳,以期彼國主動上表求和,從而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的道理。

雖說有些許靡費,但這才是唐煌正道,不教而誅為之虐矣!大總管如此緊迫,想必內裡定有其他因由,還請大總管明言!”

崔堯答道:“盼著倭人主動求和?嗬嗬,這是一幫記打不記吃的玩意,若不是實實在在的打斷了他們的脊梁,你指望他們求和?隻怕他們隻會狺狺狂吠,以為我等怕了他們才是。”

劉仁軌瞳孔收緊,瞬間抓住了要點:“大總管與倭人有私仇?如此有傾向性的批語,委實不能讓在下多想。”

崔堯一時語塞,總不能拿將來或許發生的事情提前做檄文吧?

“對!某家與倭人有私仇,你待怎的?大丈夫生於天地間,有仇不報,有何麵目苟活?這個理由行不行?”

劉仁軌聞言反倒緩和下來,笑嗬嗬的說道:“有仇不報自是不妥,既是私仇,無關國事,在下就陪大總管走一遭又何妨?某家最看不起的就是恩怨不明的渾人,大總管果真君子也。”

喜歡吾乃世家子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吾乃世家子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