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心不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20章 假道伐虢圖雙番,吾乃世家子,天心不二,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120章 假道伐虢圖雙番
新羅是個好地方,這裡出產質量上乘的人參、牛黃、海豹皮、朝霞油、木材、木炭 、魚牙錦、藥材、銅等好玩意,至少在唐人樸素的觀念中,新羅一直都是大唐的後花園。
拋去一應商品來說,在唐人印象中,新羅最出名的商品其實是新羅婢,其他的東西相對於海納百川的大唐來說,多少有些可有可無,至少不是無可替代。
自當今陛下即位以來,新羅秉承著事大的外交主義,光速將本國的年號與大唐同步,因此新羅的紀年方式與大唐一模一樣,並沒有顯示出自家王室的標記。
所以新羅此刻也與唐人一樣,年號永徽,時間也同樣是永徽四年五月初一。
“稟天機大人,新羅國主久病沉屙,此刻攻打是不是會落人口舌?”
崔堯有些疑惑:“真德病了?二月份不還上書朝廷,說什麼馬首是瞻嗎?這就病了?”
“回天機大人,千真萬確,據說新羅國內暗流湧動,因為真德女王無後,具有王位繼承資格的‘聖骨’徹底斷絕,所以新羅王位隻能在真骨貴族中挑選,因此此時的新羅算不得安寧。”
崔堯有些懵逼:“什麼聖骨?真骨又是個啥?”
“回大人,這是新羅人搞得一套區彆身份的玩意,跟嫡庶出身差不多的意思,但亦有不同的地方,大人隻需知道新羅沒有嫡係繼承人就行了。”
崔堯思忖了一番,笑道:“這不是正好嗎?趁她病,要她命!”
“大人,隻怕於大人名聲有礙。”
“無妨,名聲有個屁用,不過如此說來,若是強攻的話倒顯的大唐不地道了,需得有個由頭才好。”
“大人,計將安出?”
崔堯笑道:“早就做好預案了,帶著那兩個棒槌好幾個月,總算也有用武之地了。”
“怎麼說?”
“假道伐虢唄。”
…………………………
五月初三,新羅王都金城,時任新羅上大等的金春秋接到了一封奇怪的書信,信是此刻正在百濟境內肆意攻伐的將主崔堯所書。
這點算不得奇怪,奇怪的是信中的內容。
金春秋反複看了三遍,仍是猶豫不決,概因崔堯的訴求與自己在大唐國內友人的書信來往大相徑庭。
“唐皇不是隻攻伐高句麗與百濟兩國嗎?為何要打倭國?”
“大上等何事憂愁?”身為佐二官自是要為上司解憂的。
金春秋拿著書信踟躕著說道:“唐將主帥信中言道,因倭國在平壤之戰中助紂為虐,因此唐將決定跨海而討不臣……”
“這有何奇怪?大唐自是天朝上邦,那倭人又是反骨在身,敲打一下也不奇怪吧。”
金春秋直言道:“據我所知,大唐陛下隻不過下達了攻伐高句麗與百濟的命令,並未授於遼東行軍總管跨海攻倭的權限。
可事情怪就怪在這裡,唐將崔堯不僅要跨海攻倭,而且要借道我新羅的釜山渡口,且還要咱們準備一應行船……”
“確實有些怪異,大唐境內乃至高句麗境內有的是港口,為何非要用咱們的釜山那等小渡口呢?”
金春秋道:“信中說是釜山與倭國僅一線之隔,渡海比較方便,可是從崔堯所在的地方到釜山還得陸路行軍十餘日!這到底是圖近還是圖遠?或是另有所圖?”
“這……確實說不通。”
“況且崔堯此次跨海征倭到底是擅自而為還是大唐陛下的默許,一切都尚不清楚,我們到底該允諾還是婉拒?
若是允了,大唐陛下要是遷怒我國又該如何應對?
若是婉拒,萬一這真的是大唐陛下默許的,又該如何是好?”
“屬下覺得,大上等還是莫要隨意揣測聖意的好,陛下既然沒有明旨下發,我等就絕不能越俎代庖,免得落下話柄才是。”
“某也是這般認為,可是事情並非那麼簡單,你可知大唐使節已經在路上,不出十日就要抵達金城?
且這使節的身份也不一般,你猜猜是誰?”
“大唐人傑浩如煙海,屬下哪裡能猜得到?”
金春秋也不賣關子,直接說道:“是大唐太子李象以及陛下的胞弟魏王殿下!”
“這……與伐倭之事有關?”
“信中說是奉命慰問王上的病情,可這兩件事放在一封信裡說明,就不得不讓人多想了,隻怕探病隻是幌子,商議伐倭之事才是正題。”
“主上,我有些糊塗,到底答應還是不答應呢?”
“我若有此決斷,還要爾等作甚?事關大唐,不可不慎,須知我新羅國小力弱,能做大唐的走狗已是萬幸!
所以,凡事涉大唐,皆不可輕視,再重視也不為過!”
“那用王上的渠道,給長安上個奏疏問問?”
“荒唐,若事事都得上達天聽,還有一點為人臣的本分嗎?有些事是不能放在明麵上說的,必須要揣摩!”
“那主上意屬如何?還請示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喜歡吾乃世家子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吾乃世家子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