淑儀公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5章 合該母儀天下,如懿傳之鳳臨天下,淑儀公主,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皇帝則微微躬身,站在太後身前,身著一襲明黃色的龍袍,上麵繡著的五爪金龍在燭光的映照下仿佛要騰空而起,他的眉頭緊鎖,眼中滿是憂慮與糾結。

太後輕輕抬手,那保養得極好的手指,如玉雕一般,緩緩拍了拍皇帝的手背,動作輕柔卻又帶著不容置疑的力量,語氣平和卻透著無儘的威嚴,緩緩開口道:“皇帝啊,你身為這天下之主,坐擁四海,掌控萬民,這江山社稷的安穩繁榮,就如同那大廈之基石,容不得有絲毫的動搖。你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皆關乎著這天下蒼生的福祉,當以江山社稷為首要之責啊。”

太後微微頓了頓,目光望向窗外那深邃的夜空,仿佛透過那無儘的黑暗,看到了那廣袤無垠的疆土和在這片土地上辛勤勞作的百姓。她繼續說道:“永瑚身為皇子,生在帝王家,享受著這世間最尊貴的榮華富貴,就如同那被精心嗬護的珍寶。然而,他不能隻沉溺於宮廷的奢華安逸之中,他應當有保家衛國之責。他需去那血與火交織的沙場之上,曆經風雨的洗禮,磨煉出鋼鐵般的意誌,增長治國安邦的才乾。你此次讓他去曆練,雖會讓皇貴妃一時傷心難過,畢竟那是她懷胎十月、曆經艱辛才生下的孩子,是她的心頭肉、掌中寶,做母親的哪有不心疼的道理。但從長遠來看,這對永瑚個人的成長,就如同那幼苗經過風雨的洗禮才能茁壯成長為參天大樹;對朝廷的安穩,就如同那堅固的城牆又添了一道防線,都是百利而無一害的。”

皇帝靜靜地聆聽著太後的話,那原本如亂麻般糾結的思緒,漸漸有了一絲清晰的脈絡,心中稍感寬慰,緊鎖的眉頭也微微舒展了一些。然而,那擔憂的情緒卻如同一團揮之不去的陰雲,始終籠罩在他的心頭。他輕輕歎了口氣,聲音中帶著幾分無奈與忐忑,說道:“可皇貴妃那裡,兒臣實在不知如何麵對。她平日裡對永瑚疼愛有加,視若珍寶,捧在手裡怕摔了,含在嘴裡怕化了。如今要讓永瑚去那充滿危險、生死未卜的地方,她定然是萬般不舍,兒臣真怕看到她傷心落淚、肝腸寸斷的模樣。”

太後看著皇帝那擔憂的神情,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意味深長的微笑,那笑容中透著對皇貴妃的深刻了解與無比信任。她輕輕拍了拍皇帝的手背,聲音溫和而堅定,如同那春日裡的暖陽,溫暖而又充滿力量:“皇帝啊,你太小看你的皇貴妃了。馨瀾出身將門世家,那可是滿門忠烈、代代英豪。她的祖輩們皆是征戰沙場、馬革裹屍的英雄豪傑,他們的熱血灑在了這片土地上,他們的精神也融入了這個家族的血脈之中。她自幼便在這般氛圍中長大,耳濡目染,骨子裡就有著將門女子的堅毅與果敢,如同那寒冬中的鬆柏,傲雪淩霜,不屈不撓。

而且,她又被先帝精心教養,先帝何等睿智英明,對她的培養可謂是用心良苦、費儘心思。不僅教授她詩詞歌賦、禮儀規範,讓她知書達理、溫婉賢淑;更傳授她治國理政、權謀謀略之道,讓她有著超越常人的智慧與眼光。”

皇帝喉結滾動,龍紋朝服下肩胛骨微微顫動。他望向窗外飄落的杏花,仿佛看見承乾宮簷角那串翡翠風鈴正在雨中搖晃——那是皇貴妃及笄那年,他親手係上的定情信物。

"兒臣...實在不忍見馨瀾落淚。"帝王聲音裡帶著幾分少年人的喟歎,全然忘了自己批閱奏章時如何鐵腕鎮壓過江南鹽稅案。

太後輕輕拍了拍皇帝攥著龍紋袖口的手,金護甲在燭火下劃過一道冷光:"皇帝可知,先帝在世時最常念叨什麼?"她頓了頓,目光掠過養心殿懸著的"正大光明"匾額,"他說''將門虎女方能鎮住紫禁城的龍氣''。當年你阿瑪要給你指婚時,馨瀾的箭術已能十發九中紅心。"

太後截斷他的話,腕間翡翠鐲子磕在紫檀案幾上,發出清脆的響,"當年你十二歲隨先帝巡邊,回來時不是也帶了半身凍瘡?"她忽然壓低聲音,湊近皇帝耳畔,"你當馨瀾為何日日去奉先殿?她跪的不是列祖列宗,是她阿瑪當年殉國的那麵殘旗。"

皇帝瞳孔驟縮。他想起皇貴妃總在雨夜撫摸的那柄斷刀,刀柄纏著的紅綢早已褪成暗褐色。原來那不是閨閣女子的傷春悲秋,是將門之後刻進骨血裡的戰歌。

“當年選秀,先帝拿著她的庚帖對哀家說‘此女當配九五之尊’。”太後緩緩開口,聲音如同被歲月打磨過一般,醇厚而威嚴,仿佛能穿透時間的塵埃,讓人回想起當年的情景。

她的目光落在遠處,似乎透過重重宮牆,看到了那個選秀的日子。先帝手持著庚帖,麵帶微笑,對太後說:“此女當配九五之尊。”這句話如同驚雷一般,在太後的心中炸響。

太後微微皺眉,繼續說道:“若非她生的晚了富察六年,這鳳印……”她的話語戛然而止,然而其中的深意卻讓人不禁深思。

如果不是因為她出生的時間比富察晚了六年,那麼這象征著皇後地位的鳳印,是否就會落入她的手中呢?太後沒有把話說完,但其中的遺憾和惋惜已經不言而喻。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喜歡如懿傳之鳳臨天下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如懿傳之鳳臨天下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遊戲競技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