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7章 軍情司
青田12138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17章 軍情司,穿越之我在古代搞發明,青田12138,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送走太子,葉明立刻著手組建軍情司。他借鑒現代情報係統,設計了一套嚴密的軍情傳遞機製:每隔二十裡設一驛站,配備快馬;情報分"天地玄黃"四級,對應不同傳遞速度;還發明了簡易密碼,即使情報被截也無法破譯。
三日後,軍情司首次演練。從朔風關到京城,八百裡加急,原本需要三日的軍情,竟在十二個時辰內送達!朝野為之震動。
就在葉明忙於改製時,陳靜姝在軍器監的表現同樣驚豔。她不僅精通算學,更對機械原理有著驚人悟性。
在葉明的點撥下,她改進了連發弩的齒輪結構,使裝箭速度提高了一倍。
這日傍晚,葉明來到軍器監驗收新一批裝備,隻見陳靜姝正伏案繪製圖紙,專注得連他進來都沒察覺。夕陽透過窗欞,在她精致的側臉上鍍上一層金邊。
"陳先生辛苦了。"葉明輕聲道。
陳靜姝抬頭,見是葉明,莞爾一笑:"侯爺來得正好。靜姝有個想法——"
她指著圖紙,"若在火龍筒內加裝這個螺旋銅管,或許能增加射程..."
葉明湊近細看,不禁驚歎——這分明是早期的膛線設計!雖然粗糙,但原理已經接近。他忍不住讚歎:"陳先生真乃奇才!"
二人正討論間,李天寶慌慌張張跑來:"少爺!宮裡來人了,說陛下急召!"
養心殿內,李雲軒麵色凝重:"葉明,剛收到邊關急報,北胡新可汗即位,集結十萬大軍,揚言要報黑水峽穀之仇。"
葉明心頭一緊:"舅舅,邊關守軍..."
"朕已命葉秋加強防備。"皇帝沉聲道,"但軍械糧草還需加緊調運。愛卿的改製,能否經得起實戰檢驗?"
"臣願立軍令狀!"葉明斬釘截鐵,"新製之下,軍需調配效率已提高五倍。三日內,首批援軍物資必達朔風關!"
離開皇宮,葉明直奔兵部,通宵達旦地部署調運事宜。新設立的軍情司發揮了巨大作用,各州縣駐軍動向、糧倉庫存,源源不斷彙聚到兵部。葉明與陳靜姝連夜核算,製定出最優運輸路線。
翌日黎明,第一批滿載軍械糧草的車隊便駛出京城。與此同時,飛鴿傳書發往各州府,調集預備役士兵——這正是府兵製的優勢所在,無需臨時募兵,已有訓練有素的兵源可用。
三日後,捷報傳來:援軍和物資如期抵達朔風關,胡人見守軍勢大,未敢輕舉妄動。朝野上下無不歎服兵部新製的高效。
慶功宴上,皇帝親自為葉明斟酒:"愛卿真乃朕之肱骨!這兵部改製,該當推廣至其他各部。"
葉明謙虛道:"臣不過儘本分。若非陳...陳先生等人鼎力相助,斷無此效。"
"陳默?"皇帝似笑非笑,"朕聽聞此人才學不凡,改日當見見。"
葉明心頭一跳——皇帝莫非看出了什麼?但見聖顏和悅,似乎並無責怪之意,這才稍稍安心。
宴席散後,葉明踏著月色回府。途經陳府時,他駐足片刻,隻見後院小樓上還亮著燈火,隱約可見一個倩影正在伏案工作——想必是陳靜姝又在研究什麼新設計了。
葉明心中湧起一股暖流。在這個古老的時代,能遇到這樣一位誌同道合的知己,何其有幸。
夜風拂過,帶來陣陣桂花香。葉明深吸一口氣,抬頭望向滿天星鬥。
兵部改製初見成效,但還有更多計劃等待實施——軍校的建立、騎兵的改良、海防的加強...
路還很長,但他不再孤單。
第二天寅時剛過,兵部衙門內已燈火通明。葉明伏案批閱文書,手邊堆著厚厚一摞各地送來的軍報。窗外秋風蕭瑟,卷起幾片枯葉拍打在窗欞上,發出"沙沙"的輕響。
"大人,北疆三州的府兵名冊送到了。"錢穀抱著一摞竹簡進來,眼下掛著兩個明顯的黑圈。
葉明接過竹簡,快速瀏覽:"嗯,比預計的早了半日。看來新設的驛站確實提高了公文傳遞速度。"
他蘸了蘸墨,在奏折上添了幾筆。這是要向李雲軒彙報的《府兵製試行成效》,裡麵詳細記錄了北方三州實施新製後的變化:兵員素質提升、軍費開支減少、響應速度加快...每一項都有詳實數據支撐。
"大人,還有一事。"錢穀壓低聲音,"劉家那邊又有動作了。劉韜雖被革職,但他兄長劉勳暗中聯絡了幾家世族,說要聯名上奏,彈劾大人''變更祖製,動搖國本''。"
葉明筆鋒一頓,墨汁在紙上暈開一個小點。他擱下毛筆,冷笑一聲:"跳梁小醜。陛下既已準了改製,他們這般阻撓,是何居心?"
錢穀欲言又止。葉明知道他想說什麼——這些世族盤根錯節,即便在安國公倒台後,仍有不小勢力。他們不甘心失去特權,自然要反撲。
"去把《軍功錄》取來。"葉明忽然道。
《軍功錄》是他上任後新編的冊子,詳細記載了近十年所有將領的功過。很快,錢穀捧來三卷厚厚的冊子。
葉明直接翻到標記處:"劉勳,五年前任河西守將時,因醉酒貽誤軍機,導致胡人掠邊,死傷百姓數百...當時是靠劉家老侯爺的麵子,才隻罰俸了事。"
葉明手指在案幾上輕叩:"我記得...河西慘案的苦主們,至今還在京兆府告狀?"
錢穀眼睛一亮:"大人的意思是..."
"把這些年世家子弟犯下的軍紀案件都整理出來。"葉明眼中閃過一絲銳光,"他們既然要鬨,本官就讓他們鬨個夠!"
辰時正,大朝會開始。葉明手持玉笏立於文官隊列中,餘光掃見劉勳正與幾位世族官員交頭接耳,不時向他投來陰冷的目光。
"有事啟奏,無事退朝。"太監尖細的聲音在金鑾殿內回蕩。
劉勳立刻出列:"臣有本奏!"他高舉奏折,聲音洪亮,"兵部尚書葉明變更祖製,擅改軍規,致使邊關將士人心惶惶。臣請陛下明察!"
龍椅上的李雲軒麵無表情:"奏折呈上。"
劉勳的奏折洋洋灑灑數千言,將葉明的改革批得一無是處。更有多名世族官員附議,一時間朝堂上議論紛紛。
喜歡穿越之我在古代搞發明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穿越之我在古代搞發明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