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田12138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11章 失敗,穿越之我在古代搞發明,青田12138,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晨霧未散,皇城的鐘聲剛剛敲過五更,葉淩雲便已穿戴整齊,站在了國公府的正廳裡。

李婉清正在翻看昨日葉明帶回來的東宮田莊收成冊子,指尖輕輕點著那些數字,眉梢微揚:"畝產兩石三鬥……這比往年足足多了五成。"

葉淩雲坐到一旁,手裡端著茶盞,目光卻落在葉明身上:"你表哥今天要在朝堂上提減賦的事?"

葉明點頭:"嗯,表哥打算以這兩處田莊為例,請舅舅準允明年全國減賦兩成。"

葉淩雲沉吟片刻,忽然笑了:"楊毅怕是要跳腳。"

"他跳不跳腳不重要。"李婉清合上冊子,抬眸看向葉明,"重要的是,陛下會不會準。"

葉明知道母親在擔心什麼。減賦雖是仁政,但國庫空虛,若驟然減收兩成,軍餉、官員俸祿、水利工程……哪一項不是吞金的窟窿?

"兒子和表哥算過賬。"葉明輕聲道,"若按新法推行,畝產增三成,減賦兩成後,實際入庫反而比往年多出一成。"

葉淩雲挑眉:"當真?"

"東宮田莊便是實證。"

李婉清若有所思地點點頭,忽然從袖中取出一封信:"你大哥昨夜送來的密信,北境今年秋旱,軍糧吃緊。"

葉明展開信紙,葉秋的字跡力透紙背:"……若糧餉不繼,恐軍心不穩……"

他合上信紙,抬眸看向父母:"減賦之事,勢在必行。"

金鑾殿上,李雲軒高坐龍椅,冕旒垂下的玉藻微微晃動,遮住了他深邃的目光。

李君澤手持象牙笏板,朗聲道:"……東宮田莊二百頃,畝產兩石三鬥;國公府封地一百五十頃,畝產一石八鬥。若按往年賦稅,國庫當入糧七萬石,今雖減賦兩成,實收卻達八萬石……"

他的聲音清朗有力,回蕩在殿中。世家官員們麵麵相覷,楊毅的臉色更是陰沉如水。

"荒謬!"戶部尚書王全忍不住出列反駁,"田莊試驗豈能與全國推行相提並論?若遇天災蟲害,減產幾何?賦稅短少,誰來擔責?"

李君澤冷笑:"王大人是信不過孤的賬目,還是信不過陛下的眼光?"

王全一噎,正要再辯,禮部尚書周延儒又跳了出來:"陛下!臣以為減賦事關重大,當徐徐圖之。不若先選幾處試行,若三年內無弊,再行推廣。"

"三年?"葉淩雲出列,聲音不疾不徐,"北境將士等得了三年?江南水患後的災民等得了三年?"

他從袖中取出一本冊子,雙手呈上:"臣請陛下禦覽。此乃東宮田莊與國公府莊子的詳細賬冊,每一筆收成、每一文花費,皆記錄在案。"

李雲軒接過冊子,指尖在紙頁上輕輕摩挲。殿中一時寂靜,隻聽得見書頁翻動的沙沙聲。

"楊愛卿。"皇帝忽然開口,"你以為如何?"

楊毅緩步出列,蒼老的聲音帶著幾分沙啞:"老臣以為……葉大人與太子殿下心係黎民,其誌可嘉。然治國如烹小鮮,不可操之過急。"

隨後朝堂就吵了起來,最後也沒定下是不是要減賦稅。

另一邊的葉明蹲在田埂上,手指撚起一撮黑土,放在鼻尖聞了聞,臉上露出滿意的笑容。

"三少爺,您看這稻穗,沉甸甸的,老漢我種了一輩子地,沒見過這麼好的收成!"老農李伯粗糙的手掌小心翼翼地托著一束稻穗,臉上的皺紋笑成了一朵花。

葉明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泥土:"李伯,這塊試驗田的產量比普通田高多少?"

"少說也得有五成!"李伯激動地說,"按您教的法子,深耕、密植、輪作,再加上那個新式水車,省力又增產。三少爺,您這腦袋瓜裡裝的都是神仙法術不成?"

葉明笑了笑,沒有回答。他抬頭望向遠處連綿的稻田,金黃的稻浪在秋風中起伏,一派豐收景象。

"少爺,老爺下朝回來了,讓您立刻去書房。"李天寶匆匆跑來,打斷了葉明的思緒。

葉明點點頭,轉身往國公府主院走去。一路上,仆人們紛紛行禮,眼中帶著不同於對待其他主子的真誠敬意。

這二年來,葉明改良農具、引進新作物,讓國公府名下的田地產量大增,連帶下人們的日子也好過不少。

書房門口,葉明整了整衣冠,輕輕叩門。

"進來。"裡麵傳來葉淩雲沉穩的聲音。

葉明推門而入,隻見父親一身朝服未脫,正背著手站在窗前,身形挺拔如鬆。聽到動靜,葉淩雲轉過身來,剛毅的臉上帶著幾分疲憊。

"爹,朝上不順利?"葉明直接問道。

葉淩雲歎了口氣,示意兒子坐下:"太子今日奏請推廣新耕法,並減免三成賦稅,結果被楊毅那老狐狸帶頭駁了回來。"

葉明眉頭一皺:"那他反對的理由是什麼?"

"還能是什麼?"葉淩雲冷笑一聲,"無非是國庫空虛、邊關軍餉不足那套說辭。可笑的是,滿朝文武竟有大半附和他。太子派人打探到,楊毅昨晚設宴,幾乎請遍了京城大小官員。"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喜歡穿越之我在古代搞發明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穿越之我在古代搞發明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