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藍的國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八章 奉命抓捕 (求收藏求推薦),諜雲迷蹤,深藍的國度,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二十七歲,湖州人,高中畢業沒讀過軍校,根據他的檔案顯示,最初加入軍隊是在警衛師,經過兩次大一些的調動,最後來到軍政部的兵工署任職。”蔣文昭說道。 “二十七歲就能當上少校,眼下可不是戰爭時期,按照相關授銜的標準,新兵到少校軍官最起碼也得十幾年,他的晉升速度有點太快了,還能到軍政部的兵工署工作,說明他背後的關係不一般。”李驍陽說道。 他親自觀察了嚴海民兩天,再次確認對方的身份。 “你們乾得漂亮,這個嚴海民確實有很大的嫌疑,列入觀察重點,我們在他的周圍開始撒網,等待接頭的時候我們再順藤摸瓜,挖出他的上線。”李驍陽笑著說道。 “這都是隊長您領導有方,實話實說,要不是遇到案子,我們萬萬沒有想到,您居然對破案如此的精通,中央陸軍軍官學校好像沒有這樣的科目吧?”宋凱清笑著問道。 “破案的關鍵還是人,我隻是習慣考慮什麼樣的人做什麼樣的事,有什麼樣的方式和什麼樣的反應,先彆高興的太早,一切用事實來說話,你們盯著吧,有什麼事情再和我聯係,我得回家補補覺。”李驍陽笑了笑說道。 周末是休息日。 嚴海民早晨起來,習慣性的到大門外轉轉,然後回到家裡。 “你們兩個怎麼盯的目標?牆壁上被人給做了標記,你們居然沒看到,值班的時候想什麼呢?”蔣文昭看著牆壁上一個淡淡的標記痕跡,氣得他差點想要踹下屬一腳。 “是屬下失職,早晨起來胡同裡來往的人不少,我們的確沒有注意到有可疑目標。”黃希皓也不敢爭辯。 “抓緊聯係隊長開車過來,目標很可能要接頭!”蔣文昭說道。 大概一個多小時後,他再次從家裡出來,換了身常見的中山裝,手裡拎著一個黑色皮包,坐著黃包車來到一處茶館。 進門後要了壺茶,點心瓜子各一碟,茶館裡麵有藝人彈唱,這也是一種常見的消遣方式。 李驍陽也西裝革履的進入茶館,戴著眼鏡,嘴唇上多了一撇胡須,這種道具情報組根本不缺,化裝偵察是基礎科目。 他全身都是舶來品,稱得上是貴氣逼人,嚴海民隨意打量一眼,就沒有在意。家庭的熏陶和沉澱的氣質,不是扮演出來的,而且這身穿戴沒個幾百塊大洋絕對拿不下來。 沒幾分鐘家,李驍陽看到,一個三十多歲穿著西裝的人,拎著黑色公文包,也來到了茶館,偏偏就坐在嚴海民的桌子一邊,兩隻公文包緊挨著,看起來一模一樣。 兩人沒有任何的交流,一盞茶的功夫,對方拎起嚴海民的包走了,嚴海民幾分鐘後,也拿著西裝人的包出門坐車回家。 基本上能確定這是一次接頭,換包也意味著交易了情報,李驍陽隻派了一個人跟著嚴海民,其餘的人都跟著這個接頭的家夥。 步行的四個,遠遠的跟著,騎車的三個,在此人的前麵,跟著汽車的一個,隨時準備應對變化。 接頭的這個日諜警惕性很強,一路上連續兩次借助建築物,查看後麵的情況,最後來到一處獨門獨戶的小院,開門的是一個漂亮女人。 “組長,我們找到了軍政部的內鬼嚴海民,他是兵工署軍械司補充科的少校科員,跟著他的行動,發現了和他接頭的上線,我判斷應該是日本間諜,目前我和情報五隊的兄弟們,就在這個日諜的藏身之處附近。” 鎖定了目標,李驍陽認為邏輯合理,就在日諜藏身處附近找個公用電話,打給了餘明章。 “好極了,能在半個月內破獲這起日諜案,為我們特務處和情報科挽回聲譽,你的能力真是讓我刮目相看,做得漂亮!你立刻準備對日諜實施抓捕,我馬上就趕過去。”餘明章大喜。 “組長,這可是日諜案,往往背後還牽涉到更多的線索,最好的辦法是嚴密監視,現在就進行抓捕,早了點吧?”李驍陽說道。 “我知道你的意思,剛捕捉到日諜的蹤跡,馬上就要抓捕,確實火候欠缺,對你和情報五隊來說,可能會損失更多立功受獎的機會。老弟,不是我不講道理,而是眼下的形勢需要你們做出犧牲,以後我保證會補償你們。” “這件案子給我們特務處和情報科帶來的負麵影響非常惡劣,處長的壓力很大,我們情報站出現的失誤,要及時做出彌補,情報組從上到下都是戴罪之身,希望你能理解。”餘明章說道。 人家情報五隊明明可以通過監視日諜和內線,掌握更多的線索,得到更多的好處,而且按照情報工作的運作方式,李驍陽提出的辦法是正確的,他非要現在抓人,情報五隊這夥下屬的心裡難免有想法。 擋人財路如殺人父母,斷人前途也是如此。 “請組長放心,我和弟兄們都是您的下屬,是情報組的一部分,您的指示就是我們的使命,這點最基本的大局觀還是有的,我馬上安排實施抓捕。”李驍陽毫不猶豫的說道。 這番話讓餘明章的心裡很舒服,他不管李驍陽的心裡怎麼想,能夠貫徹執行命令,關鍵時候頂的起來,這就是好下屬。 “誰認識這一片的警察?”李驍陽回到汽車旁邊問道。 “負責這條街的警察我雖然不認識,但警察廳特務警察大隊的副大隊長高文麟,是我的老鄉,要不是我幫他撐場麵,這家夥就被關係擠掉了。”陸國陽笑著說道。 “聯係他,把這裡的警察找來,我們等會實施抓捕。”李驍陽說道。 之所以餘明章先抓日諜,還不通知行動科,估計這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餘明章擔心沒有足夠的證據,抓了軍政部的人,又要鬨出事情來,到時候難以收場,所以采取了最為穩妥的方式。 先證明這兩個被抓的人是日諜,驗證了情報交易的真實性,再抓人就名正言順、順理成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