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韻公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九十五章,流華錄,清韻公子,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張白騎的騎兵如雷霆般席卷戰場,隨著馬蹄聲的回響,董卓的軍陣仿佛一塊破布,被狂風撕扯得四散崩潰。黃巾軍的騎兵似乎在瞬間成了浪潮中的巨浪,勢不可擋,奔騰而來。

李傕率領的六七百騎兵雖然迅速追擊,斬殺了幾名落單的黃巾騎兵,但其他的隊伍卻顯得異常混亂。原本井然有序的軍陣轉瞬之間瓦解,喊殺聲此起彼伏,直到天明才緩緩平息。

董卓的軍隊猶如散落的石子一樣,四散逃竄。折騰了足足六七個時辰,直到次日午時,軍營才勉強穩住了陣勢,仿佛一場鬨劇才剛剛落幕。

董卓的臉色一如既往地陰沉,他隻露出半張臉,剩下的部分深深埋藏在陰影中。無論是誰,在這氣氛中都不敢輕易言語。那些軍司馬們小心翼翼地站在一旁,連大氣都不敢喘。李傕的騎兵雖有所行動,卻並未陷入完全的混亂,其餘的軍隊毫無有效的反擊。甚至連張鼎的虎賁營,都幾乎成了唯一一股能夠保持建製、快速反應的力量。要不是張鼎親自指揮,擋住了張白騎的猛攻,恐怕糧草輜重早就被燒得一乾二淨了。

在場的人都明白,當前這場局麵看似混亂,實則充滿了荒誕與滑稽。董卓一向自視甚高,卻偏偏眼下的局勢無法避免,這讓他極為難堪。麵對著戰局的無情擺布,其他的將領則紛紛選擇了沉默。所有人都知道,麵對董卓的怒火,沒有人敢輕易冒犯。

沒人敢上去搭話,這個惡人自然隻能張鼎來做,隻有張鼎可以,他吃了董卓的軍糧,又讚了一場軍功,又和董卓軍職接近,便是惹了董卓也出不了什麼麻煩。

樊稠、郭汜眼瞅著張鼎帶著幾名親衛就來了,沒敢阻攔,張鼎也知道禮數,下了馬,獨自步行到董卓的軍帳。

張鼎遲疑了一瞬,抬手撩開軍帳進去了。

董卓臉色沉鬱,凝目看了一眼張鼎,沒有發作。

董卓的軍帳早已不再是昨日宴樂聲中的繁華景象。半邊帳篷已被火焰吞噬,殘破的酒壇四散一地,散發著淡淡的酒香和煙熏味。更讓人忍不住一陣苦笑的是,門口的幾具親衛屍體正躺在那裡,表情痛苦而愚昧。這些親衛,都是董卓豪族中的親人、今人,是從西北亂局中帶回來的猛將,但在昨夜的奇襲中死去。而這些屍體,就像是掛在董卓軍帳前的悲劇標誌,散發出一股荒誕的氛圍。士兵們並未敢處置這些屍體,心裡都清楚,除非有董卓的明確命令,否則誰敢輕易動這些“心頭肉”?

張鼎在昨夜早已安排好了一切。他親自指派了十名騎兵悄無聲息地離開戰場,帶著明確的任務尋找偏僻安靜的地方休息,待恢複體力後再迅速趕往廣平,向魏郡太守孫原報告戰事。昨夜的宴席上,酒氣彌漫,張鼎心裡清楚,這不過是一場無奈的應酬。他本不願再與董卓過多糾纏,儘管已暗中幫助過董卓兩次,但與董卓繼續合作,勢必隻能陷入更加複雜的局麵。他所做的一切,完全是為自己考慮,甚至有些自私——他不想再被董卓牽絆。

董卓緩步走近,沉穩的步伐帶著一種令人壓迫的氣場,仿佛他每一步都在無形中施加著壓力。雖然他麵上仍舊掛著那不變的笑容,可眼中卻藏著一絲警惕,似乎在探查張鼎的反應。語氣雖仍顯平和,但微微沉重的音調中透出一種無法掩飾的冰冷:“張校尉,多謝你昨晚的鼎力相助,若非你在關鍵時刻援手,恐怕局勢早已崩塌。”

他的話表麵上是感謝,然而其中潛藏的意味卻如同一根隱形的針,輕輕刺入張鼎的心底。張鼎感受到了那份不易察覺的暗示,眼底的疑慮未曾消散,便迅速掩藏在一片恭敬中。心中並無波動,但內心的想法卻是——董卓,你是否真心感謝我,還是隻是將我視作你的工具?

張鼎微微低頭,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笑意,這笑容並不深刻,卻足以讓人感受到他的禮貌與從容。他並不急於回應,而是稍作停頓,思考片刻,最終輕輕點頭,語氣溫和地說道:“董中郎言重了,戰場之事,難免有得有失。能助中郎一臂之力,是我的職責所在。”他的言辭簡潔卻並不冷漠,話語間滿是正直與客氣,然而內心的焦慮卻早已悄然占據了他的心頭。

張鼎的目光並未與董卓對視過長,仿佛有意回避那份試探般的目光。他的思緒早已飛向廣平城,孫原的危機時刻壓得他喘不過氣來。孫原手下兵力薄弱,廣平城如今如履薄冰,黃巾軍的動向越發不容忽視。如果此時不加快應對,廣平恐怕就會失守。而這場局勢的牽動,也將影響魏郡的穩定。無論如何,孫原的安危都讓張鼎無法無動於衷。

董卓似乎並未察覺到張鼎內心的波動,依舊微笑著,仿佛一切都在掌控之中:“張校尉,今後的戰局還需我們共同應對。如果有機會,我們不妨聯手出擊黃巾軍,徹底扭轉局勢。”他的話語雖然溫和,但其中的暗藏命令與期待卻不言而喻,仿佛他已經在心中將張鼎視作自己的棋子,隨時可以調度。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喜歡流華錄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流華錄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