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韻公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七十六章 難題,流華錄,清韻公子,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孫原憑幾而立,手中緊握著一份由朝廷傳來的詔書,目光深邃,仿佛透過層層門窗,穿越那片千裡之外的山川與天地。紙上雖是朝廷的旨意,然而他心頭的困惑與迷茫,卻如同遠處的山霧,愈發濃重。
詔令在手,然而隨之而來的,是難以忽視的困境與責任。那“擴軍五千”的命令,雖名義上重要,實則含義深遠,非一紙命令可儘言之。朝廷雖言擴軍,但對其細節卻未作明確指示,特彆是對軍製、官職安排等問題,俱是空白。更為讓孫原感到隱隱不安的是,朝廷甚至未曾提及是否允許他任命軍官、親自指揮,簡而言之,所謂的權力,不過是一個空洞的名號而已。表麵上,他似乎被賦予了某種權限,然而真正的權力,卻被牢牢禁錮在一層看不見的框架中,難以觸及。孫原心頭一陣刺痛,這種不完整的授權,分明是一種羞辱。那個“假司馬”的稱號,聽來既無力又滑稽,幾乎無法為他帶來任何實際的指揮權。更糟糕的是,這個職務很可能使他在眾多地方豪強與士族麵前,顯得軟弱無能,根本無法獲得應有的尊重。朝廷這種表麵賦予權力,實則設限的做法,分明是在將他困在一個狹隘的空間裡,任其束手無策,無法真正掌控魏郡的軍政大權。
郭嘉敏銳地察覺到了詔令中的種種隱患。眼下,孫原手中雖有數十萬流民,若要應對二三十萬黃巾軍,擴軍兩萬並不為難;然而,騎都尉曹操兵力僅五百,東中郎將皇甫嵩的兵力也不過三萬人,而魏郡的實際局勢遠比這些數字更為複雜。若在此時貿然擴軍,必將引起朝廷的疑慮,甚至可能讓地方勢力誤以為孫原心生異誌。畢竟,在東漢末年的政治氣候下,地方軍權的擴張往往被視作威脅,尤其是在那些覬覦權力的豪族與官員眼中。若孫原過於張揚兵力,反而容易成為政治博弈的焦點,甚至有可能被當作棋子,輕易操控或壓製。
郭嘉對此的看法更加深刻,他的建議周到且明智。他認為,孫原的兵權應當源於魏郡太守的軍事責任,而非單純的軍隊擴張。正如虎賁營那樣,孫原可以設立一個五千人的營,由五個“假司馬”分彆統領千人,這樣既能維持組織的穩定,又能避免出現沒有屬官的尷尬局麵。通過此法,孫原雖實際掌握了兵權,卻沒有讓自己成為過於顯眼的威脅。同時,郭嘉建議將這個營命名為“魏郡太守營”,如此既符朝廷的要求,又能為孫原提供一種名正言順的軍權形式。這一舉措,不僅能保護孫原的麵子,更能在潛移默化中鞏固他在魏郡的權威,避免直接與朝廷對立的風險。
“假司馬……”孫原低聲喃喃,嘴角不禁勾起一絲冷笑,語氣中充滿了諷刺與無奈,“到底是名不正,言不順,還是朝廷根本就不打算讓我真正掌控魏郡的兵權?他們不過是給我一紙空文,讓我名義上做太守,實則成了一個傀儡。”
他抬頭,目光從那封詔書上移開,深深地凝視著遠處魏郡大堂的景象。陽光透過大堂窗欞灑下,光線斑駁地映照在青石地麵上,空氣中彌漫著一種壓抑而沉重的氣氛。大堂內,幾位地方士族的代表和地方官員站立在一旁,神情各異,似乎在等待著什麼。孫原的視線掃過這些人,心中泛起陣陣沉重。他不禁思索,自己能否在這片滿是割據與複雜勢力的土地上,找到一條屬於自己的路?
儘管孫原被任命為魏郡太守,名義上享有至高無上的權力,但他心中清楚,自己真正的控製力遠非表麵所顯那般強大。魏郡的世家大族和地方豪強,早已在這片土地上紮根多年,擁有雄厚的經濟基礎與兵員力量,而他,作為外來之人,肩負的重擔,遠比他想象中的沉重。身為太守,雖有一紙詔令,卻難以在這些根深蒂固的勢力麵前立足。
就在孫原深陷沉思之際,幾位地方士族的代表中,一位身著青衫、氣宇軒昂的中年男子,引起了他的注意。此人正是沮授,魏郡赫赫有名的士族領袖,地方勢力的中流砥柱。沮授對孫原表麵恭敬有加,但孫原卻心知肚明,這位地方豪族的領袖,雖然忠誠於魏郡,忠於朝廷,但其背後隱藏的家族利益,依舊不可忽視。
沮授與身旁的同僚低聲交談,時而抬目,謹慎地掃視著孫原。那目光並無敵意,卻透著幾分深思與試探。待見孫原的目光注視過來,沮授微微一笑,緩步走至前,語氣溫和卻不失深意:“孫太守,黃巾賊寇近日四處肆虐,若我等不早做防範,恐怕魏郡難保平安。若太守能調動兵員,儘早做些準備,或許能穩住局勢。”
孫原微微點頭,目光依舊鎖定在沮授臉上,心中默默琢磨著那話語中的深意。片刻後,他緩緩回道:“沮大人言之有理,然若真如此,恐怕還需朝廷批準調兵才是。”這番話看似平淡,實則字字藏鋒,孫原雖知沮授忠於朝廷,卻也明白,沮授所在的家族,乃是魏郡的根基之一,若朝廷的支持不到位,沮授能否全力協助,依然是未知數。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喜歡流華錄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流華錄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