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韻公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四十一章 清韻小築,流華錄,清韻公子,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鄴城,魏郡太守府。
孫原歸來,同時也帶來了黃巾軍的全麵攻勢。不過有盧植統兵在巨鹿郡與張牛角的黃巾軍對峙,鄴城周邊尚屬安全。張範總算是喘下一口氣,魏郡太守府中的二十五位掾屬首度齊聚一堂,應對眼前百年未有之變局。
太守府正廳內正端坐兩排掾屬,郡丞華歆不在,便以張範代郡丞事,以下依次是管寧、郭嘉、邴原、王烈、和洽、射援、射堅、荀攸、石韜、袁渙、袁徽等太學一係,右側則是以五官掾沮授為首,依次為田豐、審配、朱瑾、崔林、李曆、閔純等魏郡人物。
僅是今日之局,孫原便已經看出來,這魏郡太守府內的人物已然分成兩個派係了。
孫原一身紫衣,望著廳中二十餘位年輕俊彥,不禁微微一笑:“諸位,孫原初入魏郡府,便要麵對兩派人物,這日後該當如何?”
張範目瞪口呆,他實在想不到孫原竟然如此直接,他當初與華歆本有籌謀,魏郡人治魏乃是不得已之策,黃巾軍外患比魏郡內的明爭暗鬥更為可怕。沮授、田豐等人皆非普通的名士,更是魏郡乃至整個冀州的豪門大族的領袖,他們自然瞧得出孫原非同一般之處。孫原是天子欽點的魏郡太守,將來無論留任冀州還是入朝為卿,必是非同小可。而孫原此刻最需要的便是魏郡世家豪門的幫助。華歆三請沮授便是為了孫原能夠得到沮家的支持,沮授的父親是廣平郡名士,沮家更是世代研習經學,雖然比不上清河國的崔家,於冀州亦是一等一的家族,得到沮家的支持便是得到了魏郡本土人的支持,孫原這個魏郡太守的位子才能坐得安穩。
“公子說笑了。”沮授在座位上微微欠身,“沮授既受征,忝為魏郡五官掾,自然當為魏郡儘心竭力。魏郡太守府內,並無派係。”
管寧和郭嘉同時望向沮授,心中明白,沮授的話,便是田豐、審配、朱瑾的話。
“諸位好似並未將冀州的黃巾軍放下心上。”孫原望著沮授那一列人物,“似乎已有對策?”
“公子亦是心有對策。”沮授微微一笑,眼神中神采一閃而過,“黃巾軍看似勢大,實則流民眾多,公子前幾日從中原而來,亦是證明中原流民食不飽腹,張角引動流民,跋涉數百裡來到冀州,便被北中郎將的三萬大軍擋在巨鹿城下,可見百萬之眾並不足懼,魏郡並不堪憂。”
孫原笑意不減,並不答話。郭嘉心中有數,反問沮授道:“沮公倒是看透了局勢,可有對策?”
沮授淡淡道:“百姓所圖,安居樂業。讓張角的流寇,變成魏郡的百姓,則張角必敗無疑。”
此時管寧卻是臉色一動,衝沮授道:“願聞其詳。”
沮授伸手,四根手指清清楚楚:“興教育、理戶籍、分糧、安民。”
“好策略。”管寧麵不改色,淡淡反問:“魏郡的農田,沮君可能分得清楚?”
此言一出,廳中所有掾屬,除卻郭嘉、王烈,均是變色。
魏郡的地,豪門最多。
管寧這一句話,隻指沮授和所有魏郡的豪門。
沮授臉色瞬間已變回原樣,依然沉穩冷靜:“青州儒宗管幼安,果然有聖賢之風。”
他望著管寧,臉上又浮現笑意:“黃巾起事,無非官逼民反。這幾年天下災禍不斷,故而中原千裡良田顆粒無收,糧價漲而百姓饑寒交迫,而豪門大族兼並土地,故而讓張角有機可乘——管君此語,可是意指沮授在魏郡,有占人田產的舉措麼?”
張範在旁道:“魏郡之田,有四萬七千頃,按照近三年上計,沮家的田地確實持續增加。”
“上計”便是每年,每州每郡均有一次全境統計,人口、牲畜、田地、產物、稅收等數據,於每年九月將數據遞交帝都大司農府中,漢律稱“計斷九月”。沮授心中一動——他實在不曾料到,華歆三請自己出手,卻在見到孫原的第一麵上,便陷入了孫原、管寧、郭嘉、張範四人聯手的算計之中。
*******************************************************************************************************************
不同於魏郡太守中的議論紛紛,此刻心然正與李怡萱、林紫夜二女在鄴城郊外尋找心怡的住處。
“這裡不錯。”心然笑著說道,春蔥般的手指指向不遠方,“這四周樹木叢生,又有這一片天然坑窪,絕然是個好去處。”
順著她所指方向望去,東邊一片竹林,中間一片樺木,西邊一堆亂石,方圓足有三十丈許空曠草野,不遠處便是一道清澈溪水,與鄴城的鄉野農居所隔不過二三裡,十裡外便是虎賁營的軍營,正是絕佳的所在。
“好地方。”
林紫夜懷抱手爐,披著紫狐大氅,靠在石頭上休憩,她的身體本經不住折騰,不過心然和怡萱出來,若是留她一個人在府中也是悶著,便跟了出來。三女住慣了藥神穀,自然更喜歡這田園生活。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喜歡流華錄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流華錄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