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韻公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三十一章 誰言天命不可違,流華錄,清韻公子,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孫原等人離開潁川,許靖將藏書閣托交荀彧荀文若代掌,便囑咐其子好生照看夫人,便孤身一人隨魏郡一眾安然上路了。

“怎麼不見奉孝先生?”

一見路上寥寥幾騎,荀攸很是不解,郭嘉本當隨孫原行動,卻並未出現在此。

“他去了汝南,有讓直相隨。”孫原解釋道。他本是安頓好了林紫夜和心然的車馬,便要和郭嘉、陸允同往神兵山莊,不過他實在不放心二女安危,袁渙等人又都不善武功,便是武功出眾的虞翻也被趙空騙去了南陽,一路無人護持甚是可怕,許靖本打算以他的名望借潁川郡的郡兵一路護送,荀攸卻不同意。

目前知道追殺孫原和刺殺鄭玄的人隻有兩個,一個是郭嘉,另一個就是荀攸。當初孫宇替孫原清理了暗中埋伏的追兵,必是做得乾淨,孫原不至於暴露目標。而潁川的危機有兩個,張角不會對孫原下暗手,且張寶的目標是鄭玄,也不會對孫原下手。一旦許靖用潁川郡兵保護諸人,即便是打著潁川許家的名聲也必然會暴露目標。所以荀攸建議孫原一路小心謹慎些,即使有些危機,也總好過明目張膽地離開潁川。更何況,潁川郡也不會派遣多少護衛,見過孫宇的武功,荀攸便知道,一兩百人的護衛當真敵不過一個武林高手。至於袁渙等人,也不必讓他們知道這些自亂陣腳。

“文休先生,潁川必將大亂,何必留妻子在此。”

荀攸不解,他已經和荀彧交代過,讓他多勸勸慈明伯父早日攜荀家離開潁川,是非之地不能長留。許靖本通達之士,應該知曉安危大事,他既已隨孫原北上,本應該舉家搬遷河北,即使魏郡同樣太平道眾眾多,卻不似潁川這般危險。

許靖搖搖頭,笑而不語。

荀攸一時語塞,身邊孫原見了這般情景,不禁拍拍荀攸的肩膀,眼角儘是笑意。荀攸一見這般情景,更是啞然,卻是不再過問了。

孫原等人所選的路線並非直接向北,而是先行轉東,直奔豫州的陳國,從陳國的郡治陳縣登船,沿浪蕩渠北上,穿過兗州的陳留郡抵達大河。雖然路程上折返較遠,但陽翟到陳縣也不過多出一百四五十裡,以目前的行程速度,不過十天左右的時間而已。

“公子,來得及麼?”袁渙很是頭疼,他不知道孫原的計劃,身為一郡太守,久不上任,即使他已經派遣華歆、張範先行前往魏郡,這在律法上已屬於嚴重違律了。孫原這擺明是要知法犯法。

荀攸笑笑,解釋道:“曜卿有所不知,公子現在正在一個‘拖’字上。”

“何意?”袁渙隱約覺得孫原如此輕鬆地心思多半和太平道有關係,卻實在想不出究竟有什麼事能讓孫原連朝廷律法都顧不得了。

荀攸反問道:“太平道不日即會造反,曜卿以為,公子是在太平道反前抵達魏郡還是太平道反後抵達魏郡適宜?”

“自然是造反前。”袁渙不假思索,脫口而出:“公子早一日到魏郡,便能早一日掌握魏郡,或可早日彌平此亂……”

原本極為自信的聲音卻在瞧見荀攸搖頭之後漸弱了下去,袁渙眉頭不由地皺將起來了:“公達兄……可是渙說的有不妥之處麼?”

“兵者趨急,當得先機。”荀攸附和了一句,卻緊跟著又搖搖頭,笑道:“可是如今要得先機的不是公子,而是張角。”

袁渙眉頭又緊鎖了幾分,卻不再說話,他知道荀攸尚未說完。

“張角要得先機,是因為他知道太平道之內必然有出了叛徒。而且,這個叛徒曾經是他極為相信的人。”

“這個人知道的太多,可是……如今他已不在張角的控製之下。所以,張角很急,他已經失去了先手的機會。”

“既然如此,公子為何不急?”袁渙忍不住反問,依照荀攸所說,張角已經急於造反,可是孫原仍是不緊不慢,難道此時不正是搶張角先手之時麼?

“公子為何要急?”荀攸也是反問,卻讓袁渙一愣,“天子已經拜何進為大將軍,這個先機已經被朝廷所得,公子急或不急已無區彆。”

袁渙啞然,無話可說——他根本不會從“拜何進為大將軍”這條昭告天下的訊息中得知何進就是那個控製了太平道叛徒的人。

“其實推測不難。”荀攸解釋道,“早在數年前便有人上奏朝廷張角已有反心,但是天子置之不理。唯一的理由便是證據不足。”

“大將軍之職本戰時所置,一旦有人出任,天下兵戈必起。即便是遠征鮮卑的大軍,其最高統帥亦不過‘護鮮卑中郎將’而已,大將軍這個位子,尋常是碰不得的。王莽、竇憲、粱冀……但凡碰過的,皆非善終。”

袁渙似是聽出了些什麼,眉頭輕舒幾分:“公達兄的意思是……何進本不想出任大將軍?”

“不是不想,是不敢。”荀攸又道:“粱冀死了多久?隻怕尤是曆曆在目,何進雖然是個屠夫,現在卻是朝中第一外戚,他需要權柄,卻不敢拿這個權柄。除非他……”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喜歡流華錄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流華錄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