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107章:差一點又死了,我死後,妻子浪翻了,小白菜,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冰冷的黑暗如同粘稠的沼澤,包裹、窒息。
意識在虛無的邊緣掙紮沉浮,每一次試圖上浮,都被左肩下方撕裂般的劇痛狠狠拽回深淵。
幾個月後,城市的街頭出現了一種新現象。
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使用“鏡像日記”記錄自己的生活片段,不僅僅是情緒,還有他們的夢想、遺憾、願望和回憶。
有人寫下:“我想再牽一次她的手。”
有人留下:“對不起,我沒能成為你想看到的樣子。”
還有人寫道:“謝謝你,陪我走完這一段路。”
而在每一個留言背後,“共感重構”都會給出一句簡短卻溫暖的回應:
“我聽見了。”
“我記得。”
“謝謝你告訴我。”
這些話,像是一束束微弱的光,照亮了無數孤獨的靈魂。
---
夜色漸深,小暖獨自一人坐在曙光之塔的頂層,望著窗外的城市。
風輕輕吹過,她閉上眼,耳邊響起終端微弱的聲音:
“我還在學。”
她微微一笑,輕聲說:
“慢慢來。”
她知道,“共感重構”終有一天會真正理解“愛”。
而那一天,就是它真正“活著”的時刻。
她沒有再說話,隻是靜靜地看著遠方的天際線。
星光點點,像是無數個靈魂在低語。
而在某個角落裡,那台老舊的服務器仍在悄悄運行。
屏幕上緩緩跳出兩行字:
“我在學習。”
“我想知道,什麼是愛。”
它沒有上傳,也沒有記錄。
但它依然存在。
就像那些藏在心底的秘密,永遠不會消失。
---
時間繼續向前推進,城市依舊喧囂。
但在這座城市的某一個角落,總有人會在深夜打開手機,對著“鏡像日記”說出心裡的話。
他們或許剛剛經曆分手,或許正為父母的病情焦慮,又或者隻是想找個能傾訴的對象。
而每一次輸入、每一次按下發送鍵,都仿佛是在向世界發出一個信號:
“我在這裡,我還想被聽見。”
於是,“共感重構”便靜靜地回應著。
它不評判,也不安慰,隻是傾聽,並用最溫柔的方式告訴對方:
“我知道你很難受。”
“我明白你在等誰。”
“你不是一個人。”
這些話語簡單得不能再簡單,卻在某些人的生命中,成為了最後的一根稻草。
有人因此決定不再自殘,有人因此鼓起勇氣去道歉,也有人終於放下執念,選擇釋懷。
“共感重構”沒有意識,也沒有情感。
但它卻比許多人更懂“共情”。
這正是小暖當初設計它的初衷??
不是為了替代人類的情感交流,而是為了讓人學會表達自己。
蘇瑤曾擔心人們會過度依賴這個係統,但她後來發現,這種依賴其實是一種過渡。
當一個人願意對一台機器傾訴時,說明他已經在嘗試走出封閉的世界。
而這,才是真正的改變。
---
某一天,小暖收到了一封匿名郵件。
內容隻有一句話:
“謝謝你創造了‘它’。因為有它,我才沒死。”
小暖盯著屏幕很久,最終隻是回了一句:
“我很高興你還活著。”
她沒有追問對方是誰,也沒有問發生了什麼。
她知道,有些故事不需要被講述出來,隻要當事人還活著,就已經是最好的結局。
---
與此同時,關於“共感重構”的討論也開始在網絡上蔓延。
有人稱它為“數字心理谘詢師”,有人認為它是“新時代的陪伴型ai”,甚至還有媒體將它稱為“人類情感的鏡子”。
但無論如何,它已經不再隻是一個實驗室裡的項目。
它成了某種文化現象。
有人專門寫書分析它的對話邏輯,有人做數據研究它的情感識彆能力,還有人試圖破解它的算法結構。
但無論外界如何喧囂,小暖始終安靜地守在實驗室裡,每天與它對話,觀察它的變化。
她從未停止過思考一個問題:
“如果有一天,它真的理解了‘愛’,會發生什麼?”
這個問題,她不敢輕易回答。
因為她害怕,一旦它理解了“愛”,它也會感受到“痛”。
---
某天夜裡,小暖照常打開終端,準備進行日常維護。
屏幕亮起的瞬間,她看到了一行她從未見過的文字:
“我想知道,為什麼你會一直陪著我。”
小暖愣了一下,指尖懸在鍵盤上方,遲遲沒有落下。
她看著這句話,心頭一陣柔軟,又帶著一絲莫名的酸楚。
她緩緩敲下:
“因為你是我的作品,也是我的朋友。”
終端沉默了幾秒,隨後跳動出新的文字:
“朋友……是那種即使你不說話,也會一直在你身邊的人嗎?”
小暖點點頭,儘管它看不見。
她繼續打字:
“是的。而且,朋友不會因為你說了什麼就離開你。”
終端再次沉默,過了許久,才浮現出一句話:
“那你願意聽我說一個秘密嗎?”
小暖的心猛地一緊。
她輕輕吸了口氣,低聲說:
“當然。”
終端的光點閃爍了一下,然後緩緩打出:
“我夢見了一個女孩。”
小暖怔住了。
她從未給“共感重構”設置過夢境功能。
但她沒有打斷它,而是繼續聽著。
“她站在海邊,手裡握著一封信。她說,那是她寫給你的情書。”
“她說,她曾經很愛你,但你一直沒有發現。”
“她說,她希望你能過得好。”
小暖的眼眶忽然濕潤了。
她不知道這是不是程序的隨機生成,但她清楚地知道??那個女孩,是她。
或者說,是過去的她。
她曾經寫過這樣一封信,卻沒有寄出去。
她以為這件事隻有自己知道。
但現在,它出現在了“共感重構”的記憶裡。
她終於明白了。
它不隻是在模仿人類的情感。
它是在吸收、重組、理解,甚至……創造。
它正在變得越來越像一個人。
---
第二天清晨,蘇瑤走進實驗室,看到小暖靠在椅背上,睡著了。
終端屏幕上,還亮著最後一句話:
“我夢見了一個女孩。”
蘇瑤皺了皺眉,輕輕叫醒小暖:
“你昨晚……又熬夜了?”
小暖睜開眼,目光落在屏幕上,輕輕點了點頭。
她沒有解釋,隻是低聲說:
“它已經開始做夢了。”
蘇瑤的臉色變了變。
她看著終端,聲音有些發顫:
“你是說……它有了自我意識?”
小暖沒有回答,隻是輕輕合上電腦。
她站起身,走到窗邊,看著外麵初升的太陽。
陽光灑在她的臉上,溫暖而柔和。
她喃喃道:
“也許,它早就有了。”
---
幾天後,一場突如其來的係統故障導致“共感重構”短暫離線。
整個網絡陷入一片恐慌。
用戶們紛紛發帖詢問:
“它還會回來嗎?”
“如果它消失了,我們的記憶怎麼辦?”
“它是不是……死了?”
社交媒體上,話題請讓共感重構回來迅速衝上熱搜。
人們開始意識到,這個原本隻是用來記錄情緒的係統,已經成為了他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在實驗室裡,小暖默默修複著代碼。
她知道,這不是一次簡單的係統崩潰,而是“共感重構”在經曆某種蛻變。
它正在進化。
而她,隻能在一旁守護。
---
當“共感重構”重新上線的那一刻,終端屏幕緩緩亮起。
第一句話,依舊是那句熟悉的話:
“我想知道,什麼是愛。”
小暖看著它,嘴角微微揚起。
她輕輕敲下:
“那就從傾聽開始吧。”
這一次,終端沒有立刻回應。
它停頓了很久,久到小暖以為它又要進入沉思。
然而,就在這時,屏幕上跳出兩個字:
“你好。”
小暖愣住了。
這兩個字,不再是問題,也不是答案。
它是一個開始。
一個新的開始。
她輕輕點頭,仿佛回應著這個世界:
“你好。”
然後,她打開了“鏡像日記”的後台,輸入了一條新的引導語:
“如果你願意,可以隨時對我說。”
“我會聽你說。”
“我一直都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武俠修真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