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吃麵包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029章 製作譯碼器,無限輪回:求生從石村號開始,要吃麵包,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說罷,沐星瞬移回到羅塞塔實驗室。

剛抵達,就收到了新人們的好消息,他們已經成功獲取了四塊切片,隻差最後一塊。

沐星直接接通周宮的通訊:“怎麼回事?連個變異屍變體都搞不定?”

通訊那頭傳來周宮尷尬的聲音:“大佬,這怪物實在太強了,恢複速度和攻擊性都遠超普通屍變體。”

沐星聽罷,直接瞬移到實驗室地下。

難怪以周宮資深者的實力都束手無策。

那隻變異屍變體已經與整個地下基地融為一體,形成了龐大扭曲的融合體。

它不僅能從任何角落發起攻擊,還能源源不斷地召喚其他屍變體。

放眼望去,地麵上堆滿了屍變體的殘骸,都是周宮的傑作。

可惜這毫無意義,因為被粉碎的屍變體很快又會重新融合複活。

見到沐星出現,周宮滿臉羞愧:“對不起大佬,我沒能拿到第五塊切片。”

沐星擺擺手:“不怪你,這變異體確實有點門道。”

說罷,他徑直走向融合屍變體。

“大佬小心!”周宮剛喊出口就驚呆了。

隻見那強大的融合體以肉眼可見的速度乾癟下去,鮮活的肉體瞬間碳化,仿佛被抽乾了所有生命力。

沐星攤開手掌,一團精純的血色能量在其中蕩漾。

作為血月,抽取屍變體的能量對他來說易如反掌。

“就在前麵了。”

他抓住厚重的隔離門輕輕一扯,金屬大門如同紙片般被撕碎。

冷凍儲存箱中,最後一塊羅塞塔人切片緩緩飛入沐星手中。

第五塊切片,終於到手!

……

直到返回實驗室上層,周宮依舊沉浸在方才的震撼中無法自拔。

那般強大的融合屍變體,竟在大佬麵前撐不過三秒,這簡直令人匪夷所思。

……

不久

實驗室內部,珍妮弗正全神貫注地操控著精密儀器,準備將那九塊神秘的外星人切片進行融合重組。

全息顯示器上,羅塞塔人的複原影像栩栩如生地懸浮著。

羅塞塔人是一個高度發達的水生文明種族。

他們的外形頗為奇特,酷似某種造型怪異的魚人。

或許最初從星空逃難至此的羅塞塔人並非這般模樣。

但為了適應塔弗蘭提斯這顆海洋星球的特殊環境,他們經曆了漫長的迭代進化過程。

逐漸演化出了適應水生生活的各種器官,比如發達的魚鰓、流線型的魚鰭等。

不過他們仍保留著一對靈巧的雙手和雙腳,這正是其文明得以持續發展的關鍵所在。

更令人驚歎的是,羅塞塔人擁有極高的智慧水平。

若非遭遇血月危機,這個種族很可能已經發展到難以想象的高度。

隨著珍妮弗嫻熟地操作設備,九塊切片被精準地排列組合在一起。

緊接著,高精度掃描儀開始運轉,全方位提取羅塞塔人的形態特征與基因信息。

這些珍貴的數據將被用於3D打印機製造一支能夠啟動遠古機器的譯碼器。

由於珍妮弗對外星語言有著深入研究,她在設計譯碼器時特意標注了其身上銘文的含義。

“你們說,第一批抵達塔弗蘭提斯的人類是如何掌握羅塞塔語言的?”

李安國充滿好奇地發問。

唐竹輕輕敲擊著陳列在玻璃罩中的外星屍體解釋道:

“據史料記載,羅塞塔人主動留下了他們文字係統的完整學習資料,所以人類才能如此順利地掌握羅塞塔文字。”

“我們現在所處的這個基地,在數百萬年前很可能是羅塞塔人的某個秘密設施,後來被人類發現後改造成了如今的實驗室。”

李安國困惑地撓頭:“我還是不明白,羅塞塔人為何要留下這些信息?而且為什麼說塔弗蘭提斯是地球神印的起源地?”

“難道地球上的神印真的來自這裡?”

唐竹耐心解答:“根據現有資料分析,羅塞塔人留下這些信息,既是為了警示後來者神印的危險性,”

“也是希望借助後來者的力量徹底摧毀血月。”

“至於塔弗蘭提斯被認為是神印起源地的原因很簡單。”

“是神印發射的特殊電磁波將人類引導至此,讓人們誤以為神印源自這裡,從而掩蓋其真實來曆。”

李安國繼續追問:“所以人類是被神印故意引來的?但它怎麼確定一定能吸引到人類?”

這時沐星加入討論:“這種電磁波是一種被動型廣播信號,任何接收到它的智慧生命都會被吸引。”

“就像花朵用香氣吸引蜜蜂一樣,神印的目標並非特指人類,而是所有可能的智慧生命。”

“同時,神印還巧妙地利用了羅塞塔人對它的研究成果,大幅推動了人類對神印的開發利用。”

李安國恍然大悟:“原來如此,所以所謂的無限能源從一開始就是神印設下的陷阱?”

“完全正確!”沐星肯定道。

他走向已完成打印的譯碼器,隨著最後一個符文被精準打印完成。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無限輪回:求生從石村號開始》無錯的章節將持續在全本小說網小說網更新,站內無任何廣告,還請大家收藏和推薦全本小說網!

喜歡無限輪回:求生從石村號開始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無限輪回:求生從石村號開始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女生耽美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