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大慶奉王,以身入局!
橡皮泥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06章 大慶奉王,以身入局!,打到北極圈了,你讓我繼承皇位?,橡皮泥,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光芒穿透了厚重的霧氣,照亮了微風中飄揚的軍旗。 旗麵上繡著象征著皇權的龍紋,簇擁著中間黑色的奉字。 在校尉們的催促下,民夫和罪徒駕馭著車馬,驅趕著滿載輜重的馱馬向北方而行。 李徹在隊伍的最中間,扶著靜默長劍,身旁是穿著一身布衣的胡強。 搜羅了這麼長時間,總算是找到一匹最強壯的戰馬,能勉強駝動胡強那強壯的身體。 但前提是胡強不能穿甲胄,更彆提那沉得誇張的大棒子了。 胡強瞟了李徹一眼,鬼鬼祟祟地將手伸進衣服內襯,掏出一個泛著紅色的山果。 電光火石間扔進嘴裡麵,還沒來得及嚼,就感覺到李徹的目光移來。 “額”胡強撓了撓腦袋,把山果吐了出來,“殿下你吃不吃,分你一半。” 李徹哭笑不得:“你吃吧,我不吃。” 胡強這才欣喜地將果子咽下。 李徹看向前方,雖然看不清楚,但前麵就是襄平城所在的平原。 斥候營早早已經散了出去,探查圍城契丹軍的情況。 襄平城是前世的遼陽市,李徹前世也沒去過這個城市,不過遼陽以北最近的那個城市,他倒是總去。 東北亞國際化中心城市、國家曆史文化名城、一朝發祥地,兩代帝王都、共和國長子——沈陽! 從曆史、政治、經濟、戰略地位等多方麵來考慮,說它是東北第一城也不為過。 經濟上,大連表現突出,但在綜合實力上,沈陽依然占據領先地位。 但現在這個時間點,沈陽應該還是一座小土城。 它的下轄市遼陽,反而是關外數一數二的大城。 “報!”一騎從前方飛奔而來,路上的軍士連忙讓出一條道路。 騎兵來到李徹麵前,下馬躬身道:“啟稟殿下,斥候營在前方發現敵軍哨探,斬殺十數人,活捉八人。” 李徹頓時振奮起來:“將人帶上來!” 霍端孝、王三春等人全部聚集而來。 很快,斥候們押著八名灰頭土臉的契丹人走了過來。 李徹看向一旁的斥候伍長,問道:“問出什麼來了?” “敵軍陳兵十萬,兵臨襄平城,已經圍城三天三夜了。”伍長連忙回道,“其他的,他們不肯說。” 李徹皺了皺眉毛:“不肯說?我記得罪徒營的老兵裡,有幾個當過獄卒的吧?” “是。”秋白回道,“屬下這就去把他們叫來。” 不多時,幾名寧古軍低級軍官急匆匆趕了過來。 聽聞李徹說明情況,其中一人獰笑一聲:“殿下放心,給我半柱香的時間,定能讓他把他媳婦的褻衣顏色都吐出來。” 李徹點了點頭,他還是很相信這些老兄弟的專業能力的。 幾人拉著俘虜走到一旁的小樹林,隨即便是慘叫聲連連,聲音之淒慘眾將士都不忍多聽。 不到半炷香的時間,幾人便擦著滿是汙血的手,急切地從樹林中走了出來。 “殿下,問清楚了。這夥契丹軍是他們大汗派出來支援襄平城的“ 那罪徒營老兵手藝很好,契丹哨騎一點沒隱瞞,將契丹軍的情報和盤托出。 李徹聽完之後,頓時皺了皺眉頭:“還有六萬人,而且全是契丹狼騎?” 他轉頭看向一旁的霍端孝,後者同樣陷入了沉思。 自己手下一共就不到兩萬人,算上民夫、輔兵也就勉強能達到三萬。 襄平城被猛攻三天了,估計也沒什麼戰鬥力。 三萬人對戰六萬契丹狼騎,這仗不好打啊。 更何況,按照契丹俘虜所說,那契丹軍中還有一支數量不少的具甲騎兵,而且是契丹大汗的王牌皮室軍。 “正則,可有妙計?”李徹開口問道,“三萬對六萬,契丹又都是騎兵,此戰毫無優勢。” “那要看殿下想要什麼?”霍端孝道。 “哦?” “殿下若是要全殲這支契丹軍,自是不可能。但若是想要解襄平城之圍,將他們擊退,還是可行的。” 李徹眼睛一亮:“正則細說!” “殿下請看。”霍端孝指著前方的山脈,“此地有山林稠密,不利排兵布陣,但過了這片山林就是平原,一馬平川。” “我們可在此隘口處布陣,騎兵施展不開,不能拉開隊形,以強弩硬弓對之即可。” “那支具甲騎兵如何應對?”李徹又問道。 霍端孝淺笑一聲:“臣有一家傳陣法,正好克製重騎兵,配合軍中地雷、手雷,皮室軍敢入陣,必叫他有來無回。” “隻不過契丹軍的目的是拿下襄平城,如何讓他們舍棄攻城,轉而來攻我們,卻是一個難題。” 李徹咧嘴一笑:“這有何難?” “一座襄平城的誘惑力大,還是一名藩王的腦袋誘惑力大?” “殿下您是要?”霍端孝瞪大眼睛。 李徹笑道:“本王親自入局,以身誘之,不信那契丹人不上鉤!” 。。。。。。 “援兵嗎?”哈勒汗聽完哨騎的報告,轉身看向身後。 一旁的解全聽得真切,頓時大笑道:“哈哈哈,我奉國援軍到了,今日你等蠻夷必然死無葬身之地!” 解全這麼一嚷,城上眾人也都聽見了,頓時狂喜不已。 少帥!殿下! “請末頁首領率本部人馬,去阻擋敵軍援兵。”哈勒汗冰冷地看向一名首領。 那首領頓時心中一驚:“這敵人援兵都到了,我們還打嗎?” “打!城破之日,就在今天!”哈勒汗語氣不容置疑。 末頁心中叫苦不迭,奈何哈勒汗是大汗愛將,代表著大汗的意誌,他也不敢反駁。 剛準備帶著兵馬前去阻擊,突然又有一哨騎直奔軍中: “報!後方出現數千騎兵,直奔我後軍而來。” 末頁停下腳步,看向哈勒汗。 後者不為所動:“末頁首領,請快去吧。” 那哨騎又開口道:“騎兵所打旗號,乃是大慶奉國王旗!” “等等!”哈勒汗猛然回頭,“你說什麼?你看清楚了嗎?” “小的看得真切,那旗幟黑底紅幡,上麵繪有龍紋,還帶有鈴鐺,旗上垂旒足足有九條!” 哈勒汗頓時心中一顫。 中原王朝等級禮製森嚴,龍旂九斿,隻位於象征著天的太常旗之下,是象征天子與諸侯的旗幟。 唯有天子和藩王,才有資格掛出這種旗幟。 也就是說,後方出現的援兵,竟是那位大慶奉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