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李徹版本的房謀杜斷
橡皮泥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87章 李徹版本的房謀杜斷,打到北極圈了,你讓我繼承皇位?,橡皮泥,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p“哦?”這還是霍端孝第一次獻策,李徹很重視,“正則但說無妨。” “殿下以為,在高麗罪徒眼中,最羨慕奉國百姓什麼?” “最羨慕奉國百姓?”李徹思考了一下,“食物?” 畢竟自己是要拿這群高麗人當奴隸使的,不可能給他們發太好的食物,基本就是一些朝陽城消耗不了,快爛掉的陳糧,不餓死他們就成。 而朝陽城裡的百姓就完全不一樣了,李徹明天都會低價出售一些糧食給百姓。 之前春獵捕捉了不少獵物,搜刮契丹、靺鞨小部族,又存了相當多的肉食。 因此朝陽城中的肉價也很低廉,百姓隻要不偷懶,每天都能吃上肉。 霍端孝點了點頭:“沒錯,食物算一個。” 諸葛哲也說出了一個:“還有住所。” 高麗俘虜到現在還住在乞活洞裡,終日不見天日,一是為了方便看管,二是朝陽城內的地皮沒那麼多。 洞下麵又潮又暗,肯定不會舒服,甚至會滋生病菌。 從被俘虜到現在,已經有不少高麗人凍死了。 “沒錯,住所也是。” 霍端孝點了點頭,對兩人表示讚同。 “但臣以為,他們最羨慕的,是百姓們的尊嚴。” “朝陽城中,殿下治下的百姓,是臣見過最有尊嚴、活的最像人的百姓。” “在這裡,他們能大聲說笑,能和士兵談笑風生,見了官員不用下跪,能靠自己的努力活著,這是大慶其他百姓可望而不可即的。” “臣都如此震驚,遑論高麗小國之人?” 李徹被霍端孝說得有些不好意思,自己其實也沒做什麼,隻是拿百姓當做有獨立人格的人來看而已。 但他卻不知,在人命如草芥的封建年代,將百姓當做人,已經是最大的善舉和仁慈了。 霍端孝輕咳了兩聲,繼續說道:“既然我們知道這些高麗人最想要什麼,就好辦了。” “我們可以學習戰國時期,秦國的秦朝的二十級軍功爵位製,建立一個民爵製度。” “這些奴隸隻要在戰場上斬獲首級,就可以獲得民爵和相應的土地、住宅和食物。斬殺的首級越多,獲得的爵位就越高,便能獲得更多的好處。” “除此之外,參與勞動、發明創作、提供情報等貢獻,都可升爵。這套晉升方式不僅適用於高麗人,還可適用於靺鞨人、契丹人、奚族人等等。” “還要樹立幾個典型,大力賞賜幾個獲得民爵的高麗罪徒,讓其他人都看到民爵的好處。” “如此,高麗人有了希望和目標,自然會為殿下死心塌地。當他們獲得其他人沒有的特權的那一刻,就絕不會再有反叛之心了。” 李徹怔怔地看著霍端孝。 好家夥賞罰製度、沉沒成本、皈依者狂熱,後世的一個個心理學理論玩得這麼溜?你不會也是穿越者吧? 雖然霍端孝的這套製度聽起來很完美,似乎能妥善解決奉國人口不足、種族融合的問題。 但李徹還是有所顧慮。 畢竟這個世界隻有戰國七雄,卻沒有秦始皇統一六國,最終完成統一的是戰國的另一位君王。 而像是霍端孝這等聰明人,也不知道秦國軍功製的弊端之處。 這套軍功製的確會讓人勇於作戰、齊心協力,極大鼓舞了人民的進取精神。 但缺點也很明顯,就是當完成一統,無仗可打的時候,社會製度會迅速崩盤。 在統一之後,社會基本安定,需要的是善於治理國家、發展經濟的人才。 這時還是照過去的辦法,隻重視武力,從軍人中選官,按軍功定級,使大量能征慣戰的軍人擔任各級官吏,隻會激化社會矛盾。 後世的秦朝二世而亡,除了胡亥、趙高的騷操作外,不夠完善的秦法也有相當大的責任。 自己若是效仿秦製,會不會重蹈覆轍? 雖然奉國肯定不會用大量異族官員,但這群從奴隸上位的異族人,也必然會成為不安定因素。 就當李徹猶豫之際,身旁突然傳來諸葛哲果斷的聲音: “殿下,臣以為,此計可行!” 李徹詫異地看向一旁的諸葛哲,這家夥平日裡喜歡哭哭啼啼掉小珍珠,在大事上這麼果斷?! 對了,在自己沒來之前,諸葛哲隻帶著一群流民,在寧古郡世家高強度的壓迫下,仍能在乞活洞生存那麼多年,自是不缺果決。 “但還要加些限製,讓外族之人的地位天生低於夏人,隻有到達一定的民爵,才能獲得奉國子民的身份。” “如此,這些外族人隻會努力讓自己獲得奉人身份,而不會再想著和我們敵對了。” 李徹嘴角抽了抽。 好家夥,矛盾轉移這又是一個後世常用的手段,常見於黑心資本家。 李徹驚訝了一下,就開始迅速思考可行性。 他覺得沒什麼問題,雖然他信奉‘非我族裔,其心必異’,但華夏民族的正統性從不源自於血統。 曆史上的異族忠臣名臣也有不少。 比如西漢的托孤重臣金日磾是匈奴人,還是被霍去病親手俘虜的。 唐朝的高仙芝、哥舒翰、屈突通都是異族,分彆是高麗人、突厥人、奚族。 明朝的抗倭英雄麻貴是回族人,至明清兩代,麻家先後出了30多名將軍,且個個忠勇雙全。 民族融合是自己早晚要做的事情,不如先拿這個民爵製度當問路石。 啪—— 李徹猛拍了身前欄杆,發出一身悶響:“二位愛卿所言頗合本王心思,此事就這麼定了!” 霍端孝和諸葛哲心中一喜,對視一眼,竟生出了幾分默契之心。 “一事不煩二主,此事由你們兩人提出,便交給你們來製定民爵製度。還請二位費點心思,務必在軍隊動員結束前,將民爵製搞出來。” “是,殿下。”兩人齊聲領命。 “哈哈哈,正則謀,子淵斷。你們二位的才智珠聯璧合,本王高枕無憂矣。” 李徹放聲大笑,伸手拽過兩人,毫不吝嗇讚美。 前世讀史,太宗李世民是李徹最欣賞的皇帝。 他手下有房玄齡、杜如晦,兩位頂級賢臣,奉為左膀右臂。 如今自己手下也有異世般的‘房謀杜斷’,未必不能和李二一樣,爭一爭那個‘天可汗’的稱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