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李徹的王號
橡皮泥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64章 李徹的王號,打到北極圈了,你讓我繼承皇位?,橡皮泥,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此言一出,後方的朝臣明顯看到,太子的背影劇烈地抖動了兩下。 人家六皇子本就該是親王,是太子聲稱發現了巫蠱之事,並暗暗將矛頭指向他這個唯一留京的皇子,所以六皇子才被封為郡王。 如今六皇子立功起勢,太子怕是要睡不著覺嘍。 聽見陛下這麼說,太子一黨的朝臣臉色頓時難看了起來。 而以左丞相杜輔臣為首的非太子一黨,則是露出看熱鬨的神情。 太子雖然勢大,但也並非所有朝臣都支持他,其中有杜輔臣這種看破一切的聰明人,也有看不慣太子兩麵三刀作風的正直之臣。 慶帝很快就察覺到了殿內異樣的氣氛,將目光投向最前方的太子身上:“太子,你可有異議?” 太子頓時臉色蒼白地抬起頭,磕磕巴巴道:“這六、六弟戰功斐然,才能出眾當封親王,兒臣並無異議。” 慶帝點了點頭,眼中突然閃過些許促狹之色,正色道:“如此,就由你去關外,傳達加封旨意如何?” 太子麵色大變,腿一軟差點趴在地上。 好在身側的杜輔臣輕輕拖了他一把,才沒讓太子當眾出糗。 “兒臣、兒臣近日身體不適,腿疾反複,怕是不能遠行啊父皇” 慶帝漠然點頭,沒有說話,心中的失望卻是越來越重。 自己本來也沒想讓一國太子去封賞一個藩王,不過是借此試一試太子的膽量。 稍微一試,太子便原形畢露了,果然不堪大用! “那就算了,你好好歇息吧。”慶帝冷漠道。 太子愣了愣,頓時心中一片冰涼。 “禮部商討一個合適的王號,擇吉日遣人去關外傳旨。”慶帝掃過眾多朝臣,“哪位愛卿願意走一趟啊?” 眾人麵麵相覷,沒人吱聲。 這可不是隻傳旨意那麼簡單,傳旨什麼的,派個大太監去就行了。 慶帝明顯是看好六皇子,想要從朝堂中給他找一個靠山。 誰接下了這個差事,就等同於站隊在六皇子陣營了。 朝堂中一片寂靜,杜輔臣麵露遲疑之色,剛準備開口。 忽然,身側一名身穿紫色朝服的老者出列。 正是右丞相霍韜。 霍韜乃是三朝老臣,前朝文帝時期的狀元,門生故吏遍布朝堂。 此人不愛爭權奪勢,雖然有名聲,但從不摻和奪嫡之事,太子多次拉攏未果。 杜輔臣沒想到,連他都忍不住下場了。 “臣舉薦一人。” “哦?”慶帝麵露訝然之色,“霍老舉薦何人?” “舉賢不避親,臣舉薦犬子霍端孝。” 慶帝思考了一下,開口道:“準奏,寧古郡王麾下缺人,令郎宣旨之後,就留在寧古郡王麾下聽用吧。” “臣,遵旨。”霍韜麵無表情,回到隊列之中。 群臣心中大震,從未表態過的霍韜竟然派兒子站隊了,雖然他自己仍未表明立場,但至少也是不反對六皇子的。 這就足夠了,一朝宰相的不反對,足以讓無數士人做出選擇。 六皇子,或許會突然成為奪嫡的熱門人選! 這朝堂,要變天了啊! 眾臣散去,慶帝依然坐在皇位上,目光清明地思考著。 霍韜站隊老六之事,並未讓他太過驚訝。 霍韜這個老狐狸,在朝堂上向來自詡清流,從不隨意站隊。 但這可是朝堂,怎麼可能允許有一個立場不定的丞相出現,慶帝早就對此不滿了。 今日他之所為,不過是因為看到了慶帝對李徹的器重,趁此表忠心罷了。 與其說是站隊李徹,不如說是站隊慶帝。 慶帝無奈地笑了笑,倒也不在意這老狐狸耍的小心機。 相比之下,他更在意李徹未來的王號。 若按照禮部管理,王號一般都和地名息息相關,如李霖被封燕趙之地,所以封號就是趙王。 以此類推,李徹的封地在關外,封號為遼王是最合理的。 但遼王這個王號,慶帝不喜歡。 遼畢竟是外族政權,這對老六的未來不利,自己也看不慣。 要想辦法給老六想一個更合適的封號。 慶帝的思維發散,眼睛突然落在一旁散落的聖旨之上。 聖旨的前端,赫然寫著‘奉天承運皇帝’六個字。 慶帝的目光落在其中一個字身上,頓時有了主意。 。。。。。。 朝陽城,府衙。 李徹斜靠在座位上,盯著棚頂的眼睛毫無焦距,聽著下方的賀從龍彙報。 “末將檢查了那些刺客的屍體,又詢問了奴隸中與他們接觸之人,並未找到任何線索。” 賀從龍麵露苦澀:“末將無能,查不出刺客來曆,請殿下責罰。” 李徹回過神來,微微一笑:“莫要如此做態,這些刺客化整為零,所圖甚大,自然不會給我們留下把柄。” 要說嫌疑,自己得罪最狠的一定是燕地世家了。 但黃瑾帶隊從帝都到關外,一路經過不少地方。 各地都有大小世家存在,都可以派死士混入隊伍,也不排除其他世家禍水東引。 “罷了,此事先放一放吧。”李徹歎道。 賀從龍一愣,拱手道:“殿下,難道就放過這些謀害您的陰險小人了嗎?” “放過他們,怎麼可能?”李徹冷笑一聲,“既然無法確定是哪個世家乾的,那索性就將這個罪名安在所有大慶世家頭上!” 賀從龍瞪大了眼睛:“您的意思是” “報複的方法有許多種,不是非要動刀兵。”李徹陰森一笑,“有的時候筆杆子,比刀杆子更容易殺人。” 見賀從龍依然不解,李徹擺了擺手,開口道:“行了,沒你的事情了,你回去吧,我也回府了。” 賀從龍拜彆李徹後,李徹也帶著胡強和幾個親衛向王府走去。 一路上,李徹不斷思考著,如何掘世家的根。 派軍隊一路殺過去肯定不行,他李徹雖然莽,但不傻。 世家遍布大慶,一路殺過去和造反沒什麼區彆,他又不是黃巢。 世家之所以強大,是因為他們壟斷了知識、人才和生產資料。 想打擊他們也很簡單,不讓他們壟斷不就行了嗎? 想著想著,李徹的嘴角便止不住地上揚。 這江湖不是打打殺殺,江湖是人情世故! 幾名護國軍軍官迎麵走來,看到一臉笑意的李徹,連忙立正拱手:“見過少帥。” “嗯。”李徹笑著點了點頭。 等幾人走後,他才後知後覺。 咦?我不是封建王爺嗎,怎麼感覺這畫風越來越不對勁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