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劍鋒所指和目光所及
橡皮泥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22章 劍鋒所指和目光所及,打到北極圈了,你讓我繼承皇位?,橡皮泥,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e諸葛哲不是一個人回來的,而是帶回來了一整個車隊。 可以看出,高麗國王是真怕李徹和他拚命,短短幾天就集齊了物資送了過來。 李徹急匆匆來到城外,連看都沒看長長的車隊一眼,徑直跑到諸葛哲和越雲麵前。 “子淵(諸葛哲的字),子龍!”李徹攬過二人,上下打量了一番,“他們沒為難你們吧?” 兩人見李徹沒有在意車隊物資,反而先關心他們,不由得心中感動。 諸葛哲連忙拱手道:“殿下放心,臣等無事。” “那就好。”李徹鬆了口氣,這才看向長長的車隊,“我的條件,高麗國王答應了?” “殿下神機妙算,如此苛刻的條約,對方想都沒想就簽了。”諸葛哲麵露敬佩之色。 “隻是某些條款有些小改動,但未超過殿下和我說的底線,臣便應下來了。” “那高麗國王還修了一封國書,讓臣帶給殿下。” 李徹從越雲手中接過一個信封,打開一看,先是一張完整的條約。 快速瀏覽了一番,沒什麼太大的改動,也沒什麼花招。 李徹不由得笑道:“此事辦的漂亮,諸葛先生果然足智多謀,真乃吾之孔明也。” 諸葛哲疑惑道:“什麼孔明?” 李徹這才想起,這個世界沒有丞相,倒是自己說漏了嘴。 諸葛哲也不可能字孔明,古代的字都不是瞎起的,要和名有對照關係。 比如趙雲,名雲,雲從龍,所以字子龍,越雲也是同理。 諸葛哲,名哲,哲和淵都有才思敏捷、出類拔萃之意,所以字子淵。 哪怕自己想圓一個丞相夢,讓諸葛哲改字孔明,人家也不能願意。 “無事,無事。”李徹看都沒看那封國書一眼,一隻手拉起一人,“走走走,本王這就擺宴,給你二人慶功。” 高麗的賠償物資自有人統計,李徹喚來將領們齊聚一堂,歡慶這一刻的勝利。 將領們自是喜悅,這幾天李徹仍嚴格地要求他們,禁酒、約束士兵,如今可算是能放鬆一下了。 護國軍的將領也都在席,酒精總能拉近男人間的情誼,一飲一啄之間,雙方將領的關係也拉近了不少。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 宴席散去過後,李徹命秋白泡上一壺熱茶,一邊喝著茶,一邊翻看起了高麗國王的國書。 片刻後,他冷笑著放下國書。 高麗國王的姿態放的很低,將高麗國比為兒子,大慶比作父親。 並稱李徹出兵是父親教育不懂事的兒子,望大慶不要趕儘殺絕,畢竟都是一家人。 信中還和自己以兄弟相稱,自己為兄,他為弟。 這高麗國王前朝時就繼位了,李徹沒算錯的話,他今天估摸著有六七十歲了,當自己爺爺都夠了。 這麼大年紀,卻如此不要麵皮地叫自己兄長,隻能說這老東西真是把能屈能伸這套玩明白了。 至於那些服軟的話,李徹是一個字都不信。 高麗人一向狼子野心,怎麼可能這麼容易屈服。 他們現在越是謙卑,說明心中對自己的恨意就越大。 等到他們國內局勢緩解,和新羅、百濟的關係緩和,肯定還會想辦法搞事情。 當然,哪怕他們不搞事情,李徹也得想辦法搞他們。 一是為了完成和慶帝的約定,把世襲罔替的親王頭銜搞到手。 二是高麗占據著遼東和後世吉林省地區的大片土地,自己若想完全控製東北地區,就繞不開和他們的衝突。 隻是時機未到,雙方都在虛與委蛇罷了。 想到這裡,李徹眯了眯眼睛。 我在等火藥、火器的量產,兵力的擴充,來治好祖傳的火力不足恐懼症。 你高麗國又在等什麼? 。。。。。。 翌日清晨,大軍開拔。 高麗國和幾個部族的後續賠償還未送到,安東城的交接事宜也未定。 李徹便讓諸葛哲留在這裡主持大局,待到事情全部解決後再帶著剩餘物資回去。 他自己則帶著護國軍和部分寧古軍,先行班師。 畢竟大軍人數太多,每日都耗在這裡,糧草消耗驚人。 一路暢通無阻,不知是不是寧古軍已經打出了名聲,路上蠻族紛紛躲避。 在七天後,大軍終於到達了朝陽城外。 城牆已經修複得差不多了,城門口人群絡繹不絕,一副欣欣向榮的景象。 楊忠嗣看著眼前的城池,心中感慨萬千。 “不如入城參觀一下再走吧?”李徹提議道。 楊忠嗣搖了搖頭:“不了,離開這裡的時候,我曾和那些世家之人說過,此生絕不入此城。” “孔子說過,君子一言,駟馬難追。老夫雖不是君子,但也懂得言而有信。” 李徹搖了搖頭,他雖然不太理解古人對信義極端的追求,但也對此表示尊重。 楊忠嗣看向一眾護國軍的將領,一向古板的臉上多出了幾分溫柔: “你等在此,忠心護佑少帥成大業,莫要生二心。” 眾將領虎目含淚,齊聲應諾。 楊忠嗣又看向早已淚眼婆娑的楊璿:“璿兒,為父此行不能帶上你了,接下來的路,我兒要自己走了。” “父親”楊璿哽咽著。 楊忠嗣轉過頭,灑脫一笑。 手中馬鞭揚起,戰馬嘶叫著衝出,身後有百餘名親衛緊緊相隨。 李徹注視著楊忠嗣的背影,沉默不語。 忽然見到他回過頭,對著自己大聲道:“殿下。” 李徹還是第一次聽見楊忠嗣叫自己殿下,不由得微微一愣。 “下次見麵,老夫必會帶著十萬大軍。” “到那時,你的劍鋒所指,便是我楊忠嗣心之所向,你的目光所及之處,便是吾要為你打下的疆土!” 楊忠嗣收回目光,轉過身: “還請殿下保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