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八十二章 劍法無雙,開局華山嶽不群,九悟,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暮雲散罷月初盈,近沐天階爽氣清。 夜色如墨汁般浸染在天地間,武當山上的小院裡涼風習習,月明而星稀。 嶽不群見張三豐年事已高,縱然是功參造化,且兩人還有很多話要說,但還是讓他先休息。 “我要在你這裡叨擾幾日,不急這一時。” “也是,倒是小弟著相了。終究不比當年,可以通宵暢談。” 張三豐想起近百年前和嶽不群在登封城中學武的一幕,灑脫的一笑。不和時光爭鋒,喚來童兒,去找來大弟子宋遠橋,招待嶽不群休息。 “徒兒省得,恩師早些安睡,我明日和眾師弟再來問好。” 宋遠橋穿著一襲灰色的道袍,樸素儒雅的中年人,帶著嶽不群前往武當派駐地中一間清幽的偏殿中。 宋遠橋事實上執掌武當多年,早就細心的安排好床鋪,再令派中的雜役弟子準備熱水,均安排妥當後,恭敬的躬身行禮,告辭道: “嶽師伯,弟子告退!” 嶽不群微微頷首,溫聲道:“嗯,明天見。”心中想法沒有泄露絲毫。 他今天剛見小兄弟張君寶,其五徒張翠山之死還未提及。但有張無忌這個話引子在,終究會談一談的。 這位宋老大,在此事中可並不怎麼光彩。 人皆言:子不教,父之過。宋青書日後作出種種大逆不道的事情來,真的隻是宋遠橋不教之過嗎?隻怕是子類父! 宋青書殺七俠莫聲穀,宋遠橋羞愧得當眾自殺,被攔下來。 張翠山的老婆殷素素害俞岱岩受傷,打斷其四肢的是西域少林寺的阿大。 誒,張翠山自戕就成功了。 其書後記中寫,所謂的武當七俠兄弟情義,超過各自夫妻間感情,這不扯淡嗎? 如果撇開俞岱岩這層因素,張翠山隻是不願意出賣義兄金毛獅王謝遜,何至於走到自殺這一步呢? 張翠山回武當,武當二代掌門的歸誰,那可就是未知數。張三豐最喜歡張翠山這個悟性最高的弟子,認為其可繼承武當絕學。 已經事實上執掌武當的宋遠橋樂意? 武當派的掌門,可不是什麼小角色。這已經是江湖第二大門派,利益糾葛無數。連少林寺都要借張翠山之事打壓武當派的勢頭。 嶽不群衝個澡,洗去旅途的勞累,躺在拔步床中休息。 方才提起華山派前後的兩代掌門,叫他此時忍不住的想喟然長歎,他還記得對郭襄說的話:得天下英才而授之,其樂無窮! 而今他重回江湖,兩名得他歡心卻沒有正式收錄門牆的傑出弟子已經逝去。 隻留下華山派。 悼念郭襄之時,往後稍稍推移吧!他想先去華山派看看。武當山距離鄖陽不遠,往北去即可入關中。 這條路線他走得熟啊! 不過得叫人去把胡青牛叫來,華山派的鮮於通,這種敗類,怎可留在華山派中任掌門? … … 靈源仙澗三方繞,古檜蒼鬆四麵環。 真武大殿前,俞蓮舟、莫聲穀兩人已經等候著,宋遠橋慢悠悠從家中上山來。 “大師兄。” “大師兄。” 宋遠橋抱拳回禮,“俞師弟,莫師弟,早上好。” 武當七俠,三俠俞岱岩四肢折斷,常年臥病在床。四俠張鬆溪和六俠殷梨亭在江湖中辦事。 俞蓮舟不苟言笑,莫聲穀年齡小,性情跳脫,道:“大師兄,那位年輕的嶽師伯武功如何?要不要我試試他?” 宋遠橋哭笑不得,正色道:“七師弟,不可!不管他武功如何,你我兄弟都要尊敬著。這是從師父他老人家論的。” 俞蓮舟一聽就懂,自家大師兄亦不看好這年輕得過份的嶽師伯的武功。什麼劍術能稱天下第一呢? “咱們去給師父請安吧!” 宋、俞、莫三人前往後山僻靜的小院裡給恩師請安問好,晨昏定省,隨後和張三豐一起到幽靜的偏殿裡見嶽不群。 嶽不群正在殿中品著茶,體會百年重歸的江湖生疏感,思索著接下來去華山之行。 “君寶,你來得正好。我要借你們的人手往蝴蝶穀一趟,持我書信,通知胡青牛到襄陽城等我,他方便的話,就讓他把張無忌帶著來一趟。” 張三豐在弟子們的簇擁下,坐在木椅中,欣然答應,笑道:“無忌孩兒離開我身邊兩月,怪想念的。遠橋…” 宋遠橋道:“師父,遣一名妥當的老仆去一趟皖北的蝴蝶穀,我在暗中護送。” 因張翠山之事,武當派上下無人願意和魔教發生直接接觸。 莫聲穀積極的道:“師父,我下山去辦這件事。” 張三豐須發皆白,撚須微笑道:“也可。不過,等你們嶽師伯教了劍法再走。” 莫聲穀心裡歎氣。他積極下山就是懶得侍候這“嶽師伯”呢! 張三豐笑著對嶽不群道:“嶽大哥,先讓我這三名徒兒演示一番武當劍法?你給指點一二。” 他心裡有點忐忑。 有種少年在學有所成後,將成績展示給兄長看的緊張感。有點怕劍法無雙的兄長看不入眼。 嶽不群很給麵子的道:“行啊!武當的劍法經過實戰檢驗就是好劍法。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宋遠橋、俞蓮舟、莫聲穀三人各自演練:真武伏魔劍、神門十三劍、繞指柔劍三套劍法。 嶽不群微微一笑,並不點評優劣,道:“君寶,來看看我的劍法!”拿起奪自元將的那柄佩劍,走到殿中。 忽然之間,劍嘯聲四起,劍影層層疊疊,整個人如同在一團白光中。卻是華山快劍。 “啊…” 宋遠橋、俞蓮舟、莫聲穀三人都看呆住。 以武當三俠的武功,用腳指頭都能判斷的出來,如果他們麵對這套快捷如電、劍氣縱橫的劍法,隻怕頃刻之間就要人頭落地。 十三招之後,嶽不群變招,這一次使得卻是衡山派的“回風落雁劍”,但見得他衣袖翻飛,劍光點點,劍法華麗,招法迅疾、威猛卻又變幻多端。 這套華麗出彩的劍法看得場中四人如癡如醉。怎麼會有一門劍法能把快、猛、變特點結合起來呢! 快劍如何有威猛之感?沒見嶽師伯方才的快劍,那是劍氣縱橫,瀟灑無比,並沒有猛烈如颶風之感。 而如此迅猛的劍法,如何做到變幻多端的呢?用真勁催發這樣的迅猛的招法,難道不會招式用老嗎?怎麼做到變化多端的? 三十六路回風落雁劍,嶽不群“學自”魯連榮、劉正風。他有青銅鼎相助,但凡他雙眼見過的武功,都會被留影在青銅鼎中。 以他此時混元功第七層的修為,全身經脈基本都被打通,隻要知道劍招,運氣法門稍稍嘗試就能融會貫通。 正所謂:一法通,萬法通。 他在《笑傲》的世界裡教授《倚天》世界裡的武功,而在《倚天》世界中用《笑傲》的武功。 這點版權意識還是要的。 三十六路回風落雁劍使完,嶽不群也沒有展示“一劍落九雁”的畫麵,持劍而立。不久前在蝴蝶穀展示“一劍落五雁”純粹是為震住胡青牛。 “好劍法!” “好。” 宋、俞、莫三人已然改變對嶽不群的看法,紛紛叫好。如果說第一套劍法,他們頃刻間要人頭落地,而這第二套劍法則是會被刺幾個洞的問題。 張三豐撚須讚歎,“嶽大哥劍術精妙,叫老道我欽佩不已。” 以他的眼光看的出來,第一套快劍如此出眾,憑得還是嶽大哥精湛雄厚的內力。 而這第二套劍法就很玄妙,劍招變化多端,融合多種特點,實乃上品劍法,見之忘憂。 嶽不群微微一笑,道:“既然三位師侄演示了三套劍法,我再展示一套劍法。” 抬手揮劍,海潮聲陡然而起。 張三豐一下坐直腰板,瞪大眼睛,這是何等劍法,神乎其技! 連他這等武學宗師都是如此,更遑論宋、俞、莫三人?武當三俠均是震撼難言,目不轉睛的看著這絕世無雙的劍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