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妥妥的冤大頭。
萬芊芊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70章 妥妥的冤大頭。,重生不當冤大頭,校花你著急啥?,萬芊芊,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豬場外麵都是圍觀的村民,不少人都是看熱鬨的。 江誌遠看著100頭豬仔,臉上喜氣洋洋,可是心裡擔驚受怕,這可是不少錢呢,一瞅就能知道。 自己兒子簡直拿錢不當錢,本來以為弄個十頭豬就了不得了。 結果他兒子大手筆,一揮手就是100頭。 這豬要是出了問題,那是賠的褲子都沒了。 可是這會兒輸人也不能輸賬,外麵村民們都在看著,所以他那臉上的笑容活像是過年一樣。 “村長,這是啥豬啊?好像不是咱們平常養的豬種。” 有村民還是看出了門道,畢竟大家都養豬。 以前就算是窮困的年月,誰家還能不養個任務豬。 “這是從國外引進的新品種,俗稱大白豬。” 江林一邊打針一邊說給村民們科普,也是讓村民們知道以後該養啥豬種。 反正養豬這個事兒又不是搞壟斷。 也不算啥絕世秘密,沒必要藏著掖著。 村民們都好奇,畢竟誰家見過養100頭豬。 熱鬨看了一會兒。 眾人紛紛散去,主要是誰家養豬還見過打針啊。 每個人都撇著嘴說江林就是讀書讀傻了。真以為養豬就按照書上說的就能養好啊。 要是那樣的話,要那些養豬的老板是乾啥用。 等到眾人走了,江誌遠臉上的笑容沒了,關上院門,這才數落道。 “你咋一口氣弄了100頭豬,你先少弄一點兒不行嗎? 這養豬場養個二三十頭差不多就行了,你弄100頭。 你,你讓我說你啥好?” 江家大伯反而說道。 “行了,孩子豬都已經拉回來了,難不成你讓他把豬給人家送回去啊?” 誰讓江家幾兄弟生的都是閨女,就這麽一個寶貝疙瘩。 “大哥,你就護著他吧,這是一件小事兒嗎? 這100頭豬這萬一出個閃失。 十裡八村兒都得笑話死咱們。” “二哥,你看你個烏鴉嘴,大林子還沒開始養呢,你就說出個閃失,呸,呸,呸。 我們大林子自然是可以把豬養好的。” 江家三叔也瞅著二哥一臉的不服氣。 “行,行行,你們倆就慣著就護著,我看這豬咋養,他還要去縣裡上學呢,以後這豬誰來養?” 這才是正事兒,畢竟他們哥兒幾個雖然家裡都養過豬,但是養100頭豬和養一頭豬那是完全兩碼事。 江林抬起頭。 “爹,您就彆擔心了,您一會兒去大隊部那兒。用喇叭喊一下,就說我的養豬場招人。 一共招十個人。 不管飯也不管住,反正都是自家村子裡的,一個月30塊錢,乾的好年底有獎金。” 這個錢不能算多,但是也絕對不少,畢竟這年頭城裡一個工人基本工資也就是二三十塊錢。 在村兒裡能不離家,而且還能掙到這錢,其實是一個相當不錯的工作。 江誌遠一聽這話眼睛又瞪了起來, “你說啥?你要招十個人。 一個月30塊錢,我的個老祖宗啊,你這到底是要乾啥?” 一個月這就是300塊,這豬一般出欄至少要六個月。 如果書架和記錄丟失了,可以前往網域,再打開書架試試! 算下來就是1800塊錢。 這豬能賣出那麽多錢嗎? “爹,您就聽我的,這養豬場是我的養豬場,我說了算。 您到底去不去?” 江誌遠氣的直跺腳,可是偏偏在這一件事情上他沒有發言權,因為這個養豬場完全是兒子獨立自主的,這錢都是老大給的。 輪不到他這個當爹的指手畫腳。 “行行行,我去給你喊,真是有錢燒的。” “你就把你大姐那點兒錢全敗光吧,等有一天敗光了,我看她到哪兒哭去。” 江誌遠現在想起來,老大居然把8000塊錢全給了兒子就氣的直哆嗦。 這個敗家兒子還遇到了這麽一個扶弟魔。 扶弟魔這個詞兒還是兒子給自己科普的。 等到江誌遠走了,江家大伯和三叔有點兒擔心。 “大林子,養豬你也從來沒養過。 你這麽乾有點兒不靠譜吧?” “要不然先讓自己家人幫著你乾著,咱也不要工資,這樣能省一部分錢。” “我讓你幾個姐姐過來幫忙,反正他們在家裡種地也是種沒事兒的時候就過來打打豬草,幫你清理清理豬圈。” “不用錢。” 江林笑了, “大伯三叔,你們要是真的想讓姐姐們過來給我乾的話,那我也得開工資。 不過要是到養豬場來乾,就得按我的規章來,不能是按你們平常養豬那一套。” “要啥錢呀?都是自家人。” 在大伯和三叔的觀念當中,他們還指望著這個侄子呢。 在農村的概念當中沒有兒子就是絕戶江林是江家的獨苗。 也是以後能給他們摔孝盆兒的那唯一男丁。 哪有要江林錢的道理。 “大伯,三叔,親兄弟還得明算賬,你們要是不要錢的話,那就算了,彆讓姐姐們過來,我在村兒裡啊招幾個壯勞力也一樣乾。” 江林就知道大伯和三叔會這麽說,準確的說他們江家人都是好人,上輩子沒人對自己不好。 他們家可沒有那麽多極品親戚啥的,總體來說就算是極品,他自己就估計就是那唯一的極品。 全家人掏心掏肺對他好,就算有極品的事情也是發生在自己的那一些姐姐們身上。 可是他既然乾這個,就不能再讓大伯三叔他們打著為自己好的名義非讓自己占便宜。 他現在可是脫胎換骨的江林。 江家大伯一聽,這大侄子說不聽,和江家三叔商量了一下。 既然江林非要給他們就答應下來,不過以後拿不拿還不是由他們說了算。 “行,那讓你幾個姐姐過來你這裡幫忙。” 以他們的觀念,豬場裡自然得有自家人才行。 江林也沒拒絕。 辦事效率很高,畢竟江誌遠的大喇叭在那裡喊,全村的年輕人都沸騰了。 畢竟這可是一個月30塊錢,這趕上一個城裡的正式工。 養豬這工作對於村兒裡來人說沒啥丟人的。 又就近能顧上家,還能掙上錢,當然沒人認為江林的養豬場能把豬養好,畢竟江林可是在村兒裡有名的乾啥啥不行。 地裡活兒,家裡活兒啥都拿不起來,完全就是彆人眼中的肩不能扛,手不能抬。 所有人都把江林當冤大頭,這錢不掙白不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