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不管黑貓白貓……
泥白佛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章 不管黑貓白貓……,1980:他承包了我們的童年,泥白佛,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炕上放著一張矮桌,桌上擺著信紙,紙很乾淨。 魏銘手裡拿著鋼筆,伏案做苦思冥想狀。 同時,他麵前還有一大一小在好奇地盯著自己。 作家啊! 他們都聽到了剛剛大哥跟魯叔的話,原來大哥可以靠寫作養活他們,太了不起了! 還沒見過活著的作家呢! 魏銘覺得作家這個詞有點大,前世他連地方作協都沒進過,也沒有實體出版作品,頂多就是一個資深寫手。 而身為一名寫手,他也有自己的創作習慣,其中之一就是:無法在彆人的注視下創作! 當彆人盯著他的時候,他一個字都嘣不出來。 “行了,彆看了,帶上魯叔給的豆子,你們兩個去孫大娘家給磨了吧,記得給大娘留一些豆腐。”魏銘把兩個小屁孩趕去了對門鄰居家。 當隻剩他一個的時候,魏銘放下筆,挪開桌子,掀起層層被褥,摸出一個小本子。 他翻閱了一陣後,找到了魯盾的名字,在後麵寫到“+168,總計425元。” 這是魏家的賬本,包括人情往來和欠款都在上麵。 加上今天這筆錢,現在魯盾已經反超老支書周紅星,暫居魏家債主榜1。 至於魏家總的債務,包括兄弟姐妹們欠的學費,一共是1958元。 很多都是幾塊幾塊的,母親和前身全都一筆一筆地記下,另外還有一些糧食上的接濟也有記錄。 其中一多半都是前身借的,用在了母親的白事上。 一個寡婦帶著五個孩子,其中四個都在上學,母親在生前一直把家庭負債控製在一百元以內,這已經很了不起了,魏銘由衷地敬佩這位女性。 加上今天魯叔給的錢,實際上魏家現在可支配財富已經超過了70元,並不算一窮二白。 不過其中30元被母親存到了信用社,是留給魏銘上學用的,需要的時候再取。 從前世欠銀行幾百萬,到現在欠鄉親們不到兩百塊,本該壓力驟降的。 但他現在不是一個人吃飽全家不餓,他還有四個弟弟妹妹,其中兩個已經需要自己養活了。 所以魏銘必須要儘快做出點成績來,他太需要用錢了! 剛剛在魏濤魏燦的注視下,他一共就寫出三個字——《孤兒淚》。 等他們走後,魏銘乾脆眼睛一閉,進入首圖空間打腹稿。 他可以把紙張帶進去,但裡麵沒筆,不過他可以在空間裡思考和休息,從而節約時間。 選擇這個故事,是因為魏銘太熟悉了,這應該是他有記憶以來看的第一部電影,長大後又看過幾遍,甚至還找來原著看。 而且這是一個關於孤兒,關於母愛的故事,價值觀導向正確,也符合自己的現狀。 本片由北影廠出品,改編自作者張平在90年代大熱的紀實文學《孤兒淚》,感人之基也正在於真實。 說起來前世他們孤兒院也挺有意思的,專挑這些催淚兒童片給他們看。 什麼《孤兒淚》《媽媽再愛我一次》《天堂回信》《背起爸爸上學》《暖春》,全都組織過全院觀摩,有些電影還反複放映。 拜托,我們都是孤兒誒,這些電影簡直就是在傷口上撒砒霜好吧。 每次看完小朋友們都麵無表情,等熄燈後一個個都躲在被窩裡哭的死去活來。 不過也正因如此,魏銘對這類電影簡直不要太熟悉,這算是他的舒適區。 原片豆瓣評分高達89分,為明蘭她奶奶曹翠紛老師爭得了一個金雞最佳女主角提名。 哦,她輸給的是《九香》的宋春莉老師,那部電影也是這種苦情片,魏銘也熟得很。 《孤兒淚》故事很流暢,魏銘在心裡走了一遍劇情後,決定寫成小說。 他其實也寫過劇本,短劇劇本。 投資人看過之後讚不絕口,直呼諾蘭第二,拍出來之後血虧兩百多萬。 還是寫小說吧,多加點心理描寫和環境描寫,還能多水一些字數。 在不考慮出版的情況下,一千字能多好幾塊錢的稿費,夠他們兄妹幾天的口糧了。 然而真正落筆後,魏銘的寫作速度並不快。 因為電影的時代背景不同,需要一定程度的改編。 而這個時代他比較陌生,也沒有互聯網可以查資料,身邊更加沒有趁手的資料書(隻有童書),想要很好的還原時代風貌就成了難點。 不過他轉念又一想,自己是準備投給《兒童文學》的,這本雜誌主要麵向的是小學生,其次是才是初中生,基本都是小讀者。 以自己看過的那幾期《兒童文學》的文章,把時代背景模糊一些,文學性再削弱一些,這樣更容易被雜誌的受眾接受,反而更有希望被編輯采納。 “沒得海椒麻辣辣不得吃哎呀咦喲唉幺妹兒長得黑巴適……” 幾個小時後,天色漸晚,燦燦哼著孫大娘教的川渝小曲,魏濤拿著大娘送的自製辣醬回來了。 然而進屋看到魏銘後,魏濤趕緊捂住燦燦的嘴,然後兩人輕手輕腳向後撤。 此時魏銘已經進入了一種忘我的狀態,都沒注意到剛剛冒頭的兩小隻,表情隨著劇情的發展時而憤怒,時而悲傷,時而喜悅。 戲特彆足。 雖然已經連續工作了三個多小時,但剛剛他在首圖空間裡已經補過覺了,現在精神得很,就是胳膊有些發酸。 當天色漸暗,寫作受到影響後,魏銘這才停筆。 看著桌上這5頁紙,他成就感滿滿,這能有4000多字吧,時速差不多1500,當然,故事還沒寫完。 他好久沒用筆寫這麼多字了,為了保證字體美觀工整,一開始速度沒能提上來,要不然寫5000不成問題。 從故事裡抽離出來,魏銘才注意到魏濤和燦燦在院子裡玩跳格子。 “吃點什麼呢”魏銘走出房間後想著。 他是真不想吃窩頭了,那玩意兒適合在幸福年代憶苦思甜,但他現在還沒嘗到甜頭呢。 隨即魏濤告訴大哥:“錢奶奶說豆子太老,要泡一泡再碾,明天才能吃上豆腐,不過孫大娘送了一罐她自製的辣醬。” 燦燦趕緊把辣醬拿過來給大哥過目。 魏銘一看二聞三嘗,感覺還不錯,就是油水少了點。 孫大娘是川渝女人,59年扒著火車逃荒過來的。 雖然已經二十多年了,但飲食習慣卻是難改,彆人家自留地都是種點花生芝麻大豆啥的,她種辣椒和青花椒。 魏銘又瞅見牆根底下有一把大蔥:“有了,我給你們烙餅吧!然後咱們大蔥蘸醬!” 說乾就乾,雖然前世魏銘基本都是叫外賣,但2022那三年經常叫不到外賣,他看著視頻教學也磨練出了一些廚藝,基本夠用。 不過看到大哥把魯叔送的白麵倒出那麼大一堆,魏濤和魏燦全都驚了,忍不住吞咽口水。 今天不節不年的,竟然要吃白麵! 接下來就是魏銘的表演時間了,他把麵粉分成兩半,一半用開水和麵,一半用冷水,然後兩相混合,還要放點油。 最好再加點王守義十三香,家裡沒有,隻能退而求其次,加點鹽。 魏濤負責生火,還有清洗大蔥,熱剩菜等。 燦燦也想幫忙,於是唱起了學校教的兒歌《讓我們蕩起雙槳》,給大哥二哥加油鼓勁做氣氛組。 魏銘笑著叫好:“咱家燦燦這歌聲就跟百靈鳥似的!” 在燦燦的歌聲中,第一張餅出爐了,薄薄的,軟軟的,散發著陣陣麥香。 這張餅還沒等擺上桌,三人就當場分了。 魏銘點點頭,表示還行,沒翻車。 不過烙餅大蔥還是配黃豆醬更佳,辣醬和饅頭則更般配一些。 魏濤對大哥的手藝讚不絕口:“哥,這餅也太好吃了吧!” 不敢吃辣醬的燦燦小口咬著一角:“乾吃也好吃!” 魏銘露出賈冰般的微笑,這成就感太讓人飄飄然了,於是他再接再厲,足足烙了十張餅。 當晚魏銘乾掉三張,燦燦吃了一張。 魏濤最誇張,吃了足足四張,菜都沒吃幾口。 他表示:“如果頓頓都能這麼吃該多好啊!” 魏銘笑著:“這才哪到哪兒啊,都沒什麼葷腥,以後肯定比這好。” 想到將來頓頓白麵的好日子,魏銘決定晚上再寫會兒,這才晚八點,下午他已經睡過一次了,現在還不困。 當他點著煤油燈繼續爬格子時,外麵一聲貓叫打斷了他的創作思路。 魏銘好笑:“咱家都這麼窮了,怎麼還有來偷腥的貓啊?” 已經閉上眼睛的魏濤“騰”地坐起來,“哎呀,那些剩菜!” 白事剩下了一些剩菜放在了院外一口甕裡,相當於天然冷凍冰箱了。 魏濤擔心野貓偷吃,他讓大哥不要動,自己麻溜披著襖出去查看。 不一會兒他笑著回來:“原來是抓老鼠的,不是來偷吃的,剛剛抓走了好大一隻老鼠呢,夠它飽餐一頓了。” 燦燦也被吵醒了,她迷迷糊糊問:“二哥,是黑貓還是白貓啊?” “天太黑了,沒看清,好像有黑也有白。” 魏銘哈哈一笑:“不管黑貓白貓,抓住耗子就是好貓。” 然而再度落筆,卻有一隻戴著大蓋帽的奶牛貓在他腦海裡揮之不去。 它的眼睛瞪得像銅鈴,射出閃電般的精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