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4章 三方合作的成功
水下野魚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94章 三方合作的成功,重回1958,打造世紀豪門,水下野魚,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694章三方合作的成功第12頁 九龍倉雖然規模很大,但核心業務也就是港口碼頭與地產開發; 前者一切保持正常,後者因為經濟危機外加資金有限,優先隻開發海港城即可,其他方麵,根據情況決定,以後的時機多了去,隻要地皮在自己手中,遲早都是能夠遲早巨大收益的,不急這一會; 安排好九龍倉的事情後,鄭誌傑便離開了,方先名笑道:“楊生,除了九龍倉收購成功這件事之外,我們在海外的資金,也逐步在收購英國、美國、加拿大的部分油田企業股票了,目前一共投資了1500萬美元。” “行,有多餘的資金,就繼續投進去。”楊文東點點頭,道:“這些公司的情況以及投資金額,也做一份具體的資料給我。” 對於這個時代的油田企業,楊文東那是真的不熟悉,也沒打算將這個交易當做什麼長期項目,能夠借助石油危機,短期賺一筆就行了,其他也不必多考慮; 石油這種東西,在沒有期貨的情況下,一般人還是少接觸為好,真要是參與太多了,反而可能會有反效果; “好的,楊生。”方先名說道。 楊文東又道:“目前香港這邊也沒什麼其他大的投資了,那也可以適當調集一些資金出去購買油田企業股票,不過具體多少,我還需要與其他幾人協商一下。” 73-74年的經濟危機,主要是股市大跌,原先曆史上,股市最低是在74年底,也就是經濟危機爆發後的一年9個月; 現在曆史雖然改變,但這個時間長度應該不會影響很大,差一點也影響不大,所以未來很長時間內,也不需考慮抄底,且以如今長興集團在香港的資產規模,除了幾個大型英資企業,其他的底,抄了也沒什麼太大收益。 至於和黃,原先曆史上其也是熬過了經濟危機,到了75年才崩潰,所以那就更早著了,他也需要等到和黃真的不行、祁德尊被所有股東趕走的時候,才能下手,因為這個時候,和黃的管理層也是最脆弱的; 相比於九龍倉,和黃運營的業務就複雜多了,想要順利接手這種企業,就需要內部人的配合,或者再重用祁德尊,這一點他還沒考慮好,畢竟這些年來,祁德尊雖然有些自己的想法,但與他的關係還是不錯,能力也還行,如果自己未來指引方向,他進行運營,那會是一個不錯的合作; 不過這樣心態高傲的人,肯不肯屈居人下,也不好說,另外就是他的壽命問題,原先曆史上他也就活到了80年代初; 這些問題就隻能等以後再說了,現在還早著呢,他也沒必要為了以後的事情而現在煩心。 時間很快到了5月,九龍倉的收購風波熱度,也逐漸降低,不過人群之中,偶爾還是有不少人將這件事重提一下,很多華人還是為此感到非常的開心,華資巨頭收購英資洋行,特彆還是從怡和手中虎口奪食,港英也沒有任何反饋,這也標誌了華人地位的再一次提高; 同樣開心的就是不少建築工人以及他們的家庭,因為長興集團接手九龍倉之後,立刻開啟了海港城的大規模建設計劃,作為占地接近200萬尺的超級項目,當資金充足的時候,其能夠吸納的工作崗位也是非常驚人的,上萬名建築工人直接被重新招聘,進入工地; 而海港城建築也同樣需要大量的材料物資、配套服務等等,這間接也會帶動不低於萬人的就業,或許對比於如今蕭條的地產市場,一兩萬人也算不上解決了多少問題,但至少也比沒有強多了。 海港城的位置位於維多利亞海港的邊上,正對著中環一片最繁華的區域,康樂大廈自然也是其中,從康樂大廈的高樓層,便能直接一眼看到海港對岸,正在忙碌建設的海港城。 康樂大廈,董事長辦公室內,一名40餘歲的男子看著遠處,感慨說道:“楊生,我這才離開香港幾個月,想不到你就做出這樣驚天動地的事情,真的是讓人驚歎啊。” 楊文東笑說道:“郭生,你在南美洲所做之事,也一樣讓人驚歎,在如今糖價上漲的情況下,居然轉移了無數糖類期貨炒家的關注,還分批購買了30萬噸糖,然後送到香港,不得不說,我是真的佩服啊。” 來人正是“亞洲糖王”郭賀年,年初的時候,他來了一次香港,與楊文東協商了內地需要糖類的事情; 對於這件事,楊文東幫不了多少,隻能利用長興航運適當幫助運輸,主要力量還是郭賀年所為,而他也沒讓其他人失望,成功的買到了30萬噸糖,並從馬來送到了香港,而他也跟著來了。 “就這一次機會而已,如今各路資本也都知道這件事了,以後不可能了。”郭賀年搖搖頭說道。 “一次就夠了,以後內地也知道國際規則怎麼玩了,應該不會再跟這次這樣,突然要這麼多貨物了。”楊文東道:“另外,我們也可以在馬來增加投資建甘蔗或者甜菜農場,滿足內地這邊的需求。” 郭賀年點點頭道:“對,我也是這麼想的,不過這樣的大投資,咱們還得與國內這邊協商好了,然後才能放心投資,不然可就要虧死了。” “嗯,下午我們一起去碼頭那邊,華潤的人也在那,到時候一起協商一下。”楊文東同意說道。 馬來西亞與內地不一樣,屬於人少低多,類似澳洲、加拿大等等,可種植的土地麵積遠超過當地農業人口甚至總人口,大量地皮隻能荒廢,價格也非常便宜,除非有大資本進行現代化的農場種植;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第694章三方合作的成功第22頁 但這種種植,是需要大投資的,按照如今他們的規劃,雙方需要再馬來的多個農場投資成果千萬美元,招聘上萬當地工人,才可能滿足國內的年度需求; 而這樣的大投資,自然也需要與買家協商好或者簽好一些協議,類似期貨,不然投資下去了,產出的糖沒人要,那就隻能進入國際市場,拉低價格,這樣就很有可能出現虧損了。 “行。”郭賀年答應道; 中午,二人一起吃了一頓便飯之後,便乘坐楊文東的車隊,來到了葵湧碼頭,不過路上有了一點堵車,到的時候也已經接近2點了。 其實原本楊文東是想著買直升機的,康樂大廈的樓頂都有了專門的配套設施,但經過調查之後,最終還是放棄,因為70年代初的直升飛機,穩定性還是不夠安全; 畢竟才出現20多年,且大部分用於軍方需求,市場非常小;而沒有足夠市場的培養,那技術進步也就比較慢;飛機這個玩意特殊在與,民航的技術含量遠高於軍機,特彆是在長期使用方麵,很多軍方用品都不考慮太長壽命的。 所以,目前還是老老實實的坐車吧,車壞了最多停在路邊,直升飛機壞了就完了,頂多也就是偶爾堵車一下;等再過多少年,直升飛機開始進軍民航市場,成熟之後自己再考慮。 來到2號碼頭之後,大量的集裝箱正在卸貨,在內部人員的帶路下,楊文東、郭賀年也見到了華潤集團在香港的負責人張光鬥。 “張生,你好。”楊文東與郭賀年相繼握手說道。 張光鬥也是同樣笑道:“楊生、郭生,久仰大名了,這次我代表內地無數百姓,感謝二位的幫助。” “客氣了,這件事,主要是郭生的功勞,我這邊所做的也是有限的。”楊文東笑說道。 該是自己的功勞,他也不會謙虛,但這件事,他做的的確不多,主要還是郭賀年所為。 郭賀年則笑道:“哈哈,楊生也不用謙虛,你旗下的船隻,也給我轉移大量的糖提供了很大方便,要不然,我還得花費不小的代價用集裝箱運糖呢。” 正常的糖類運輸,海運自然是用大宗商品船隻,一船便可以裝多少萬噸,幾船下來就30萬噸了; 可這一次是要偷偷摸摸的買糖,那自然不能這樣大張旗鼓,於是就隻能使用集裝箱,而一個集裝箱最多也就20幾噸,這可就得需要上萬批次的集裝箱,外加碼頭、航運公司的配合; 而有了屬於自己一方的海運公司,外加香港的碼頭,那郭賀年隻需要搞定馬來西亞的碼頭就可以了,暴露風險就低了很多。 “兩位也就不用謙虛了,這份情,我們必然會記住的。”張光鬥也是笑著說道。 楊文東看了遠處正在大規模卸貨的集裝箱,問道:“這些糖,就準備直接跟著集裝箱進入國內嗎?” 張光鬥搖頭道:“不行,國內還沒有專門運輸集裝箱的貨車,道路一般也承受不了幾十噸的貨車; 所以隻能在香港新界華潤的貨倉內進行卸貨,然後再通過貨輪走近海北上,前往上滬、天津等城市。” “國內目前還沒有貨櫃碼頭,的確麻煩。”楊文東點點頭道:“其實國內可以考慮建一個,這樣也方便貿易。” 這個年份他自然知道自己不可能參與其中,所以這也隻是一個建議,是真的可以方便國內的,甚至以後他這邊從國內購買物資,也會節省很多運輸成本; 屬於集裝箱的時代已經來臨,集裝箱運輸是真的可以對買賣雙方都有好處的。 “這種事,我就建議不了了,按理說,貨櫃碼頭上麵應該也知道,所以也輪不到我們去建議,”張光鬥接著說道。 “也對,是我多慮了。”楊文東也沒有再糾結,便說道:“張生,貴方這一次突然需要30萬噸的糖,在國際貿易之中,其實是非常忌諱的,這件事如果泄露出去了,必然會導致全球糖類價格暴漲,內地這邊也就很難收購到足夠份額的糖,或者需要大量的外彙; 這種事都不能再有第二次了,因為這一次的事情也是瞞不了多久的,所以無論從供應穩定性以及國內外彙角度來考慮,都需要有穩定的供貨來源,就如同現在市場上那邊,預定未來的糖類訂單才行。” 郭賀年通過各種手段,瞞天過海成功收購了30萬噸糖,可市場上本身自由交易的就不多,一下子少了這麼多,後續必然會對價格有影響,隻要有人追查一番,那這件事也就暴露了。 明年內地要是再來一次突然的需求,那郭賀年就算是神仙在世,也不可能跟今年一樣能夠再成功了。 “楊生所說的我明白,隻是這種事我們也沒辦法預測。”張光鬥雖然是內地人,但在香港待了很多年,對於資本市場的規則還是了解的,便道:“楊生有沒有什麼建議?” 楊文東淡笑說道:“如果國內有穩定需求的話,我與郭生可以在馬來西亞大規模增加農場,保證更多的糖類產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