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3章 九龍倉收購戰的開始
水下野魚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83章 九龍倉收購戰的開始,重回1958,打造世紀豪門,水下野魚,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683章九龍倉收購戰的開始第12頁 方先名聽完後心中有些驚訝,便問道:“楊生,您是覺得石油價格會漲?” 油田類的企業,主要營收就是石油,石油價格上漲了,那股票才能漲。 “對,是這樣的,我有一些小道消息”楊文東也沒有解釋,本身也不需要,但他還是會稍微與手下說一下。 方先名聽完後也沒有多想,道:“好的,那沒問題,不過我們在海外的資金也是有限的,但如今香港這邊倒是有很多,主要也是因為之前我們從股市之中大規模撤離,套現了很多資金,您看?” “香港的資金?”楊文東思考片刻後道:“暫時不動香港的資金,我們應該很快對九龍倉下手了,等九龍倉的事情結束了,如果還有多的資金,那可以考慮一下。” 70年代,石油還是沒有期貨的,在金融資本還沒有瘋狂的時代,期貨的核心目的還是針對類似農產品這樣的有壽命周期性的貨物; 而正是第一次石油危機,使得全球缺油,然後未必避免再一次發生類似情況,石油期貨便因此而誕生,1978年,nyex推出2號取暖油期貨合約,這是首個石油期貨合約,不過這個也隻是試水,總規模市場不是很大; 直到1983年,nyex推出西德克薩斯中質原油(ti)期貨合約,成為全球最重要的原油期貨之一。 也就是說,前麵兩次石油危機,他縱然知道時間,也認為自己的蝴蝶效應不會對其造成什麼影響,可沒有期貨的情況下,他所能做的也是有限的,隻能少許獲益; 而九龍倉的收購,涉及在香港的重要布局,特彆是海港城項目已經開始建設,隻不過進度很慢,九龍倉堅決不用貸款,用自己的資金來完成這樣的大型項目,使得整個項目速度之慢,讓楊文東無語 明明貸款後快速建成再賺錢還貸即可,可怡和係就是不肯,也不知道他們腦袋裡怎麼想的;要說對香港未來沒信心吧?置地還收購了牛奶國際,說有信心吧,卻不肯貸款擴張; 這也使得在原先曆史上,包玉岡強搶九龍倉的時候,海港城還沒有完全建成,一共花費了十年時間,這種項目給楊文東來操作,頂多兩三年。 當然,也是因為九龍倉這樣的策略,使得它在前麵幾年多長稀釋自己的股份,要不然,楊文東也根本做不到收購接近30的股份而不被市場察覺,這在一般情況下是不可能的,唯獨大規模融資的時候,才會有這個漏洞。 方先名則道:“好的,楊生,我們手中的九龍倉股票,已經接近30了,市場上的流動股票也不多了,再繼續下去必然會引起九龍倉股票逆勢上漲; 按照目前的情況,要麼我們停手,要麼我們就隻能聯係九龍倉的一些股東了,雖然可以通過美方資本來出麵,可我市麵上的股價外加這些因素加起來,我估計也會瞞不住了。” 自己集團之所以能夠收購那麼多九龍倉股票,除了九龍倉自己多次融資擴股之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委托美方資本去收購; 可無論怎麼做,當市麵上的股票大規模減少,數量太多了,那肯定會引起警惕的,畢竟無形的市場一直存在,供不應求的時候價格就會上漲。 楊文東笑了笑道:“恒生指數也跌到800以下了,相當於71年時候,也差不多該下手了,不過老鄭那邊還沒有完成交易,你這邊稍微暫停一會吧,等船隻賣了再說。” 石油危機以及未來的航運危機即將到來,船隻價格即將暴跌甚至變成負值,也就是有了船反而是負資產,因為停泊、維護、清理等都得收費,價格還是很貴; 如今怡和想進軍航運,甚至部分放棄香港物業,自己怎麼著也得滿足他們; 這群英資,吃屎都趕不上熱的,地產開始賺錢的時候一個都不上,等到看到華資賺的盆滿缽滿,然後想入場,結果碰到地產危機,也還是他們根基厚、外加這一次危機主要針對的是股票,75年後房價仍然暴漲,這才讓英資也賺了一些,不過對比那幾位華資地產大亨就差遠了; 航運市場其實也是如此,早年華資在香港就沒幾個人能夠做航運,需要的資本太大了,董、趙、包、曹等幾位在67年之前與會德豐、太古等還是有差距的; 但67-75年的機遇,他們都抓住了,成功將船隊規模與資產翻倍式的增長,而其他幾個英資,則是仍然穩住,穩到華資航運公司賺瘋了,時間到了70年代初了,才想著下場 原先曆史上,怡和拍到康樂大廈地皮,建成之後還想將這棟大廈與包玉岡交換20萬噸油輪,不過包玉岡也沒同意,可能也是石油危機之前的預判錯誤,這件事也因此成為他人生最大的遺憾; 而現在他自然要與怡和做這個交易了,一旦完成,自己能夠獲得香港的優質物業,怡和能夠獲得未來即將大貶值的油輪,雙方都有美好的未來!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第683章九龍倉收購戰的開始第22頁 3月6日,楊文東叫來了鄭誌傑與鄭玉華,詢問道:“油輪換大廈的談判進行的怎麼樣了?” 鄭誌傑道:“目前我們這邊準備拿出2艘20萬噸油輪,置地那邊除了之前的星光行、皇室大廈,還準備拿出位於灣仔區的怡東酒店,其他就不肯拿大廈了,隻肯用一些臨街商鋪、住宅地皮或者其他地方的貨倉位置作為交易。” “隻有2艘油輪,我們手中其他5萬、十萬噸級彆的,怡和不想要?”楊文東笑問道。 鄭玉華則回道:“怡和隻肯要兩艘20萬噸級彆的,小型的他們自己也有,油輪越大,利潤越高,凱瑟克估計就是看重這一點才要與我們交易的。” “嗯,行,看來怡和內部也並非想全部壓入航運了。”楊文東點點頭,道:“那就按照我們的計劃,將其他油輪出售,未來我們不參與油輪生意。” 以後的油輪不到80年代,的確還是有利潤的,哪怕是石油危機之後,可利潤率必然大降; 那還不如趁著現在油輪價格較高,趕緊出售,獲得的資金投資香港地產或者其他亞洲城市地產也能大賺,又或者專心於集裝箱貨運產業,總之肯定比油輪強。 鄭玉華道:“明白,楊生,其實在香港,董浩雲與趙從衍,都有購買的打算,隻不過海外也有資本在報價,所以我這邊還在等,看看哪一家價格最高。” “董家?行,不用考慮太多,就按價格來就行了。”楊文東不在意的說道; 這也不算坑其他華人,因為本質上,還是這些人對未來航運市場看好,才導致未來的家族危機; 就算沒有楊文東的船,他們也會購買其他船隻,特彆是董浩雲,在原先曆史上,包玉岡棄舟登陸的時候,他還收購了英國的第五大船運公司,並且在日本船廠沒訂單的時候下訂了多艘超級油輪,其中還包括“海上巨人號”這艘總排水量超過40萬噸的超級輪船。 其實董浩雲也知道航運市場不行了,但他認為這隻是正常的市場波動,低穀個兩三年就會恢複,所以更要趁機增加規模,如同在地產危機時候抄底便宜地皮一般,隻是,他預估錯了,當方向出問題的時候,越努力、越冒險,最後就是摔的越慘。 鄭玉華答應道:“是,楊生。” 楊文東接著道:“地產交易方麵,儘快與怡和達成一致,他們已經拿出三棟大廈,外加一些位置還不錯的地皮物業,我們也不需要全部都是優質物業,其他城鎮的地皮,隻要合適,那也是可以的。” “好,那我這就重新協商,儘快將協議定下來。”鄭誌傑答應道。 隨後的半個月,楊文東也是緊跟這次大規模的油輪換物業項目,最終在3月18日,雙方達成協議,怡和集團以怡東酒店、皇室大廈、星光行,外加6處位於港島的臨街商鋪、尖沙咀的三處貨倉、油麻地的一塊住宅地皮,與長興航運集團交換兩艘總計40萬噸的油輪; 消息一出,全港震驚,誰也不知道,這次交易會對如今香港的經濟危機有什麼樣的影響; “楊生,很高興與你合作。”亨利凱瑟克臉上笑容非常燦爛,顯然獲得兩艘能夠“印鈔票”的巨型油輪,很是開心。 楊文東也是握手笑道:“我也一樣,希望能夠在未來,能夠與怡和集團多有合作了。” 大廈油輪交易完成了,自己也就可以放心對九龍倉下手了;還真是要多謝怡和本身,因為他們想收購牛奶公司,使得自己意圖收購九龍倉的行動延遲了接近一年,才有了今天的機會。 這場簽約是封閉式的,沒有請媒體,簽約之後,雙方開始走法律程序,將各自的交易品分彆過戶,直到半個月後,才完成交易。 而同時這半個月的時間,九龍倉的股價開始出現了異常的增長,大量資金公開收購,也立刻引起了大量人的注意。 “這是,有大財團準備收購九龍倉?”一名股票評論家看到股市的交易數據後,不可置信的說道; 身邊一人也確認道:“對,是真的,而且看九龍倉股票的交易情況,這點資金入場,漲幅居然如此之大,說明市麵上的股票已經不多了。” “不多?那到底是誰在收購?”股票評論家說完後,腦海中立刻出現一個人名,似乎除了那一位,其他資本應該不敢對怡和下手吧? 3月23日,長興金融集團發布公告,因為看好九龍倉集團未來的收益,公司最近在股市上收購了部分股票,並準備與董事會一起經營公司,為九龍倉股民提供更高的經濟回報。 :求月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