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工廠成立
水下野魚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0章 工廠成立,重回1958,打造世紀豪門,水下野魚,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回到家中後。 蘇依依聽完楊文東的描述,驚訝說道:“這麼好?他們主動為我們開拓渠道。” 楊文東喝了一口茶水後,笑說:“隻要是好東西,有眼光的人,自然會搶著合作。 這段時間你也報紙上看過李嘉成了,他去年推出塑膠花,一炮而紅,很多香港、日本與歐美客戶,可都是搶著將貨款100先給他,就是為了先拿到他的塑膠花。” “這麼厲害?報紙上倒是沒寫這麼詳細唉。”蘇依依好奇問:“東哥你怎麼知道的?” 楊文東說:“報紙的空間太小了,自然不會寫那麼清楚,我這段時間,在碼頭與一些生意人閒聊得知的。” “哦哦,所以我們的粘鼠板,也能比得上李嘉成的塑膠花了?”蘇依依欣喜說道。 楊文東搖搖頭,說:“比不上,隻是性質是一樣的,不管是安永強、還是那趙成光,都是看好粘鼠板的未來經濟效益罷了。 隻不過,這粘鼠板的經濟價值還是比不上塑膠花的,一個是越用越不需要的東西,一個是給人觀賞的,比不了啊。” 塑膠花雖然在曆史上也隻存在了不到十年,可產生的經濟效益是非常強的,據說李嘉成就是靠著塑膠花成為了千萬富豪。 在50年代的香港,千萬港元是一筆非常大的數字。 蘇依依笑說:“比不了也沒關係,東哥你以後,說不定還能發明更好的東西呢?” “或許吧。”楊文東笑了笑。 穿越過來,最大的財富,其實就是自己腦海之中,後世很普遍,但現在卻沒有的東西。 可大部分都是涉及到高技術的產品,這個時代根本做不出來。 再個就是一些低技術產品,可能也已經有了,隻是現在沒有互聯網,根本就不好查。 短期之內,他也沒想到其他什麼好東西,現在他唯一需要做的,就是做好目前自己的事業。這樣一來,以後真的想到了什麼,也有錢進行研發。 蘇依依突然似乎想到了什麼,又問:“東哥,如果我們有了工廠,那些幫會啊、警察啊,會不會來找我們麻煩?” 楊文東則是頓了下,說:“有可能的,不過凡是也是有規矩的,就跟之前我們在東菜場一樣,隻要我們按照他們的規矩交錢,他們也不會怎麼樣。” 如同商鋪、小販一樣,這個時代開工廠,也一樣會有這些問題。 不過,香港現在的社會黑暗歸黑暗,但再黑也是有規矩的,隻要有錢能交就行,一個小工廠,那些人也不至於為了壓迫你,而破壞自己的規矩,因為這樣反而會影響正常的收費。 “世道就是這樣。”蘇依依又說:“聽立明說,東菜場那邊,最近經常有人被打,還有人交不出錢,都快活不下去了,還有好幾個都自殺了。” “為什麼?”楊文東立刻追問,難怪蘇依依突然說到幫會與警察的事,看來就是因為這個。 不過他之前在東菜場的時候,那裡的人,不算過的好,但一般也不至於自殺,還是幾個人。 蘇依依說:“好像是因為最近經濟不好,房價跌的特彆厲害,一些小攤販之前買了房子,現在虧的太多了。 還有就是菜場的生意也比以前差多了,但小販管理隊可不管這些,還是正常收費。” 楊文東點點頭,說:“經濟不好,沒辦法。” 據他所知,香港下一波房地產大爆發是從1958年到1964年,但在第一年的1958年,前半年卻是暴跌狀態的。 而房價暴跌,必然會導致經濟的萎縮,還有就是最後上車的那批人,是最慘的。 蘇依依又說:“對了,東菜場附近,差不多1000米的地方,好像就有一小片工業區,那裡租金很便宜,我覺得我們可以去那裡開個小工廠。” 楊文東想了想,問:“是你讓立明去那附近找的吧?” 蘇依依笑說:“是啊,我在想東菜場那邊離我們現在這地方也不算遠,離寮屋那邊也挺近的,正適合我們。 以後工廠招人,也都方便點,寮房的人,要的工資也不高。” “也是。”楊文東點點頭,隨後又說道:“這樣,以後招到工人,工資的話,就按市場價。 但吃的方麵,中午我們包了,飯要稍微好一點,不說頓頓有肉,但炒個葷菜,多放點油湯,然後泡飯也是好的。” 說起寮屋,這又讓楊文東想起了以前的悲慘日子,每天工作那麼辛苦,也隻是為了填飽肚子。 可資本家是最殘酷的,當太多的人求工作,人力供求失衡,他們便以最狠的心態剝削窮苦之人。 香港的底層工作,很多都是不包吃的,而普通人是舍不得自己花錢吃的多好的。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都喜歡去碼頭、貨倉做苦力活,錢多一點是一方麵,更主要的是可以混頓飽飯吃,哪怕飯裡也沒有油水。 “好的,東哥你真是個大好人了。”蘇依依很開心的笑說道。 楊文東笑了笑,說:“一點吃的而已,跟好人差遠了。” 蘇依依則說:“也不是啊,吃的就是很重要的,我們小時候最大的目標,就是想吃飽了,那時候,我記得伱還去肉鋪偷小塊的肉呢。” “是啊,吃飽就可以了。”楊文東點點頭,作為後世不缺吃喝的21世紀人,真的是很難想象。 在幾十年前,多少人,可能一年也吃不了幾次米飯,更彆說肉了 也有很多人,拚命工作一天,卻也吃不飽飯,每天的工作最終目標,就是不餓死 第二天,楊文東帶著趙立明與蘇依依,來到了東菜場旁邊。 趙立明也已經來過,熟悉這裡,在看了幾家之後,楊文東選擇了一家約120平米的一間小倉庫,作為自己第一家工廠的廠址。 租金也不貴,一年450塊錢,楊文東直接交了半年的租金以及半年的押金。 隨後的三天,趙立明則是叫人過來打掃一番,又請了一名電工整理了線路,蘇依依也去買了一些二手的桌子,用於未來的組裝所用。 時間到了5月15日,楊文東穿越來到香港4個月,他成功的有了自己的一間小工廠。 :求月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