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圓滑處事
水下野魚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章 圓滑處事,重回1958,打造世紀豪門,水下野魚,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好的,沒問題,我們今天在這裡試試生意,如果好的話,明天繼續,還請幾位大哥多多照顧。”楊文東笑嗬嗬的拿出錢,遞給了為首之人。 他之前也打聽到價格了,五毛一天,這基本上相當於一個普通人半天的正常工作收入了。 其實也是因為這裡是菜場,人流大,其他地方,就便宜多了,不過其他地方也沒什麼人。 為首的年輕人接過現金,滿意的看了一眼楊文東,說:“行,懂規矩,你這賣的什麼?” “自己做的竹筒,抓老鼠用的。”楊文東笑說道。 “抓老鼠?不錯不錯,效果怎麼樣?我家也快被老鼠給煩死了。”為首之人連忙說道,顯然對這個東西有點興趣。 楊文東立刻說道:“抓老鼠,絕對一抓一個準,要不你們拿幾個回去試試,免費的。” “嗯,行,如果抓住了老鼠,明天我就帶你去人多一點的地方。”為首之人也絲毫不客氣,與手下幾人一人拿了一個捕鼠筒,便離開了。 似乎,拿小販的東西,就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 “東哥,你這麼客氣,不怕他們明天回來再白拿我們東西啊?”趙立明有些擔憂說道。 楊文東點點頭,說:“有可能,不過我們的成本也沒多少,就是一點時間罷了,最重要的,是能夠在這裡立足,能夠賣一半出去,我們也是賺的。” 在這個時代擺攤,就得麵對幫會、港英警察的保護費問題,甚至幫會,也不過是後者的走狗而已。 好在為了穩定市場,不至於卸磨殺驢,整個市場還是有著一些基本的規則的,一般隻要給錢,還不至於被無緣無故的針對。 雖然很不爽,可沒辦法,在沒有能力改變社會的時候,就隻能適應社會。 二人出攤的第一天,很快也就過去了,靠著楊文東厚臉皮的三寸不爛之舌,一共也隻賣了2個捕鼠筒,營業額1港元。 賺了5毛錢,這還沒算上他們兩人的人工了。 好在菜場也就上午有人流,下午之後,楊趙二人便回去再一次做起了捕鼠竹筒,又做了十幾個。 到了第二天早上,他們還是出現在了同樣的地方,還沒等到客人,就又迎來了昨天收費的幾人。 “小子,你的這玩意效果還真不錯,在我家抓住了一隻老鼠。”昨天的人再一次收費後,滿意的說道。 楊文東笑說:“哥們,這菜場的老鼠應該也挺多的吧,不如買一些,我這價格,可隻是捕鼠籠的110啊。” “哈哈,你倒是挺聰明的,不過這種事我可做不了主。”為首之人笑說道。 “大哥,能做成的話,73分成如何,伱7我3。”楊文東壓低聲音說道。 “有點魄力啊,這東菜場,這種比例,我還是第一次聽到。”為首之人聽完後,頓時誇讚說道:“這樣吧,我去問問,能成的話,我再找你。” “好,不知道大哥怎麼稱呼。”楊文東笑說。 “叫我阿標就行了。”阿標說道。 楊文東點點頭,說:“好的,標哥。” “這樣,你跟著我去裡麵一點,那裡人多。”阿標又說道:“你剛剛說的事,我也不能保證,不過裡麵的人也多一點,你生意也會好一點。” “多謝標哥。”楊文東連忙感謝說道。 現在他想在這裡賺錢,還真的得指望人家,不是要幫什麼,而是不要被針對就行了。 阿標又說道:“不過,裡麵的規矩是一天一塊,這個可不能改的。” “行。”楊文東答應說道,隻要能夠多賣幾個,那也就能把這個成本給賺回來。 阿標見楊文東也比較上道,於是說:“那走吧,我帶你過去,還有要注意,不要乾擾正常的攤位。” “沒問題。”楊文東點點頭,痛快的答應。 跟隨著幾人,來到了菜場門口的邊上,還沒算室內,但人流量,比剛剛的位置要強多了。 不少其他走攤小販,看著楊文東二人到來,充滿了敵意。 不過在阿標等人走後,交流一下得知楊文東是賣捕鼠筒的,大部分也就沒在意了,甚至還有幾人對這個比較感興趣。 楊文東也是趁機展現口才,忽悠了數人購買,這些人都是賣吃的多,本身家裡,也有老鼠問題。 “奇怪,這些人難道之前就沒有買其他針對老鼠的東西?”趙立明看到數人買了幾個捕鼠筒後,有些不解的問道。 楊文東笑了笑,說:“可能都有,但你以為老鼠,是那麼容易被消滅的?它們很聰明謹慎的。 一旦有其他老鼠被某種方式給抓住或者殺死,其他的也就會吸取教訓的,還有就是他們會散發味道,警告其他同類。” “這麼厲害?”趙立明倒是沒想過,實在是窮到極致,房子住的那麼破,本身也存不了什麼糧食,老鼠雖然身邊也有,但也不多。 “比我說的還要厲害的多,不管什麼方法,抓老鼠也不過是治標罷了。”楊文東笑說。 就是發達國家,為了治理鼠患,都是費儘心機了,可一般也隻能壓製一時,強度一旦弱了,老鼠群體就又會席卷而來。 趙立明吃了一口饅頭,問:“沒辦法徹底解決?” “有,太平山那裡肯定沒有什麼老鼠,等我們每個人都住上那樣的房子,就沒這個問題了。”楊文東哈哈笑道。 趙立明說:“你做啥夢呢。” 楊文東又說:“解決問題,是政府的事情,我們顧好自己就行了,多賺錢,才是現在第一重要的。” “嗯。”趙立明點點頭,也同意這個觀點。 就這麼小半天功夫,他們二人就賣了七八個了,雖然真算起來還沒有回本,可也是看到希望了,至少比起出去乾苦力,要賺的多了。 當然,可能也是因為剛剛出現,吸引到了附近的商販,以後就不一定有這麼順利了。 接下來幾天,楊文東與趙立明,二人每天上午交著1塊錢,擺著走攤,下午則是回來繼續砍竹子做新的捕鼠筒。 每天也能淨賺個大幾塊,雖然不是很多,但比之前要強多了。 到了第五天下午,楊文東帶著趙立明,從東菜場回來,隻見蘇依依走上前,說道:“東哥,今天我看到有人也在做跟我們一樣的捕鼠筒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