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 我不要虛名,與天下胡人為敵又
堂燕歸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88章 我不要虛名,與天下胡人為敵又,三國:臥龍姐夫,忽悠劉備搶荊州,堂燕歸來,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3章我不要虛名,與天下胡人為敵又如何!二十萬大軍殺過易水! 蹋頓嚇懵了。 他抬起頭來,難以置信的看向這位漢人君王,仿佛在看著一個魔鬼。 按照以往的慣例,漢人的皇帝們不是最在乎所謂的麵子,對待他們這些胡人,隻要他們肯臣服,必會恕他們前罪。 不但不會殺他們,還會賜給他們官爵錢帛,讓他們繼續回去統領自己的部眾。 什麼燒殺搶掠,什麼為禍邊地…種種罪行不會讓他們付出任何代價。 他們隻需要表麵上的稱臣,歲歲納貢,讓那些漢朝皇帝們感受到了有麵子即可。 南匈奴便是最好的先例。 當年南北匈奴分裂,本為匈奴史上最脆弱的時刻,而當時的漢朝國力正盛。 漢朝皇帝完全有能力,趁勢發兵將南匈奴蕩滅,一舉解決北邊之患,實現漢武帝未競的滅匈大業。 而南匈奴選擇了向漢朝投降,漢朝皇帝不但開開心心的接受了,還將南匈奴內遷至了並州一線定居。 結果就是,漢朝把自己的地土賜給匈奴人,換來的隻是匈奴人表麵上稱臣的虛假榮耀。 而後漢朝國勢衰落,南匈奴則趁勢擴張,如今已是遍布並州,其勢力一度延伸到河東。 那匈奴單於於夫羅,甚至一度率軍越過黃河,進入到兗州地界,配合袁術夾擊過曹操。 蹋頓天真的以為,劉備這個劉氏後裔,也會如他的祖先那樣,貪圖於胡人稱臣的虛名,會大度的饒他一死,恕他前罪。 接著還會好酒好肉的款待他,以顯示自己的胸襟氣量。 再然後便會仿效先例,以楚王的名義重新策封他為烏桓單於,賜給他印綬錢帛,令他回去繼續統領烏桓諸部。 所以蹋頓才會跪的這麼乾脆利落。 這一跪,既能保命,還能得到封賞,回去繼續做他的烏桓單於,跪的也值了,不丟人… 可誰曾想到,劉備竟然不按套路出牌,竟然要殺他? 蹋頓是徹底被嚇懵,被劉備整不會了。 “還等什麼,將此胡酋拖下去斬了!” 陳到向左右虎衛喝道。 眾虎衛一擁而上,便將蹋頓拖起。 直到此時,蹋頓方才反應過來,驚愕瞬間化為無儘的恐懼。 “楚王,我已知錯,我願意向你臣服,你為什麼還要殺我?” “你的先祖對我們胡人,曆來都很仁慈,你身為劉氏子孫,你為何如此殘暴?” “劉備,劉備,你不能殺我!” “你這個殘暴之主,你殺了我,便是與天下胡人為敵——” 幡然驚醒的蹋頓,驚恐萬狀,歇廝底裡的悲嚎大叫起來。 劉備卻目光冰冷,神色霸絕,冷眼看著蹋頓被拖了出去。 蹋頓,烏桓單於,就此被斬首! 一顆血淋淋的人頭,高高的懸掛在了易水岸邊。 當他的人頭高懸起來時,二十萬楚軍將士們,儘皆知曉了烏桓人大敗,其單於被斬的捷報。 連綿十裡的楚營,立時陷入一片沸騰歡呼之中。 所有將士都知道,阻礙他們過河的最大絆腳石,已經就此被他們的楚王給搬掉。 二十萬大軍過河,也就是這幾天的事了。 眾將士無不是戰意如火,皆是爭盼渡河立功。 果然。 次日清晨時分,劉備的渡河詔令,便下達往了各軍各營。 正午一過,飽餐過後的數十萬將士,儘數開出大營,向著易水南岸一線彙聚。 而在岸邊,甘寧統帥的水軍主力,也已經由海入易,抵達了易京水域。 數百餘戰船,上千支竹筏布列於岸灘,隻等著運送二十萬大軍過河。 諸將一聲令下,數十萬將士開始井然有序,源源不斷的登上了船筏。 劉備扶劍立馬,屹立於岸坡之上,俯瞰著他數十萬將士登船。 目光越過易水,延伸向對岸,落在了易京防線上。 殺意已濃! “傳孤詔命,二十萬大軍殺過易水!” “孤要踏平易京,誅殺袁尚!” 劉備拔劍在手,向著北岸方向厲聲大喝。 號角聲響起,令旗搖動。 傳令兵沿著河灘一路飛馳,將渡河總攻的號令,傳遍了全軍上下。 上千船筏開始發動,載著無數楚軍將士離岸,烏壓壓如無數雲團將易水覆蓋,向著對岸疾馳而去。 綿延十裡的河灘上,楚軍分兵九路同時渡河,向北岸殺去。 北岸一線,鳴鑼示警聲已響徹一片。 易京主城,府堂內。 袁尚才剛剛接到母親劉氏,正在請安寬慰。 得知楚軍欲從下遊渡易水,直插薊縣之後,他還是做了兩手準備。 一方麵令蹋頓率烏桓鐵騎,前往泉州一線截擊楚軍。 另一方麵,則派人回薊縣,日夜兼程將母親接到了易京。 倒不是說他對蹋頓的戰力不放心,隻是覺得把劉氏接到身邊,遠比留在薊縣要安心。 誰曾想到,劉氏前腳剛抵達易京,後腳便傳回蹋頓被俘,烏桓主力覆滅的消息。 易京上下,彌漫在一片震恐之中。 而就在昨日,南岸的細作更傳回消息,說看到蹋頓的人頭,被高掛在了河灘之上。 這個消息,更令袁尚君臣為之驚懼。 “沒想到,劉備手段竟比他的那些先祖狠辣殘暴得多,臣原以為他會逼降蹋頓,進而逼迫烏桓人伏首稱臣。” “沒想到,他竟然直接殺了蹋頓?” “這個劉備,手段之狠,當真是,當真是…” 審配是心驚膽戰,背後冷汗直冒,竟已說不出話來。 袁尚則打了個寒戰。 蹋頓的被殺,令他再次感受到了劉備殺伐果斷的一麵。 他隱隱從蹋頓的死亡之中,似乎預感到了自己的命運。 “尚兒,烏桓人敗了,這幽州還能守得住嗎,你我母子的性命,可還保得住嗎?” 劉氏是慌到臉色蒼白如紙,抓著兒子的手顫聲問道。 “母後,兒…” 袁尚臉色苦澀,無言回答。 府堂之內,彌漫著深深的絕望氣息。 急促的腳步聲響起,親衛跌跌撞撞入內,拜倒在地。 “稟大王,南岸二十萬楚軍儘出,上千艘船筏,正兵分九路向我北岸殺來!” 袁尚身形晃了一晃,腳下竟是站立不穩,靠著劉氏的急扶,方才勉強站住。 府堂內,魏國眾臣無不駭然變色,陷入一片恐慌。 “尚兒,怎麼辦,劉備打過來了,這可怎麼辦啊?” 劉氏眼淚都快急的掉出來,緊緊抓著兩腿發軟的兒子問道。 袁尚哪裡還有主意,惶恐無措的向審配吼問道: “審正南,你說,孤該怎麼辦?” 審配則是臉色陰沉,似乎早已料到,楚軍會在此時全線渡河來攻。 沉默片刻後,審配一咬牙,拱手道: “現下薊縣多半已失陷,我們想要棄易京北撤,也已經沒有可能。” “況且烏桓人已覆滅,就算我們逃回薊縣,也無險可守,根本不可能守得住薊縣。” “臣以為,我們現下已到了無路可退的時候,隻有賭上我大魏存亡,全力阻擊楚軍過河!” “若是能將楚軍趕回易水以南,我們便還有一線希望!” 袁尚絕望的眼神中,仿佛被審配這番話,點燃了一線曙光。 深吸一口氣後,袁尚將母親的手推開,一把抓起銀槍,大叫道: “諸位聽令,我大魏生死存亡,就在這一戰了!” “傳孤詔命,儘起全軍趕赴北岸,不惜一切代價阻擊楚軍過河!” 當下袁尚便披掛上馬,率四萬魏軍儘數出易京,集結於岸灘防線。 易京主城所在岸邊。 袁尚親統一萬精銳魏軍,列陣於岸灘。 易水之上,上百艘船筏,載著近三萬餘名楚軍將士,鋪天蓋地襲卷而來。 張郃橫刀屹立於船頭,冷峻如鐵的目光,遠射著正倉促布列岸邊的魏軍。 “魏”字王旗,清清楚楚的印入眼簾,象征著袁尚正自坐鎮。 張郃知道,他曾經的舊主,就在對岸。 劉備將中路突破的重任交給他,將三萬大軍的指揮權交給他,就是對他這個降將的信任。 現在,正是他證明自己的時候了。 “楚王,你信我張郃,我張郃焉能負你。” “今日,我就親手擊破袁尚,證明我張郃對大楚的忠誠!” 張郃決心暗下,長刀一揮: “弓弩手,放箭,壓製對岸魏軍!” 號令傳下,五千餘支利箭,即刻騰空而起,向著對岸襲卷而去。 箭如飛蝗,刹那間血染北岸上空。 倉促趕來的魏軍,來不及舉盾,轉眼間被射殺大片。 袁尚隻能喝令士卒避箭,同時放箭反擊。 兵力上的差距,在此時就顯現了出來。 魏軍弓弩手不及兩千,又被壓製到抬不起頭來,隻能以零零散散的箭矢反擊。 楚軍戰船勢不可擋,頂著敵軍零散箭矢一往無前。 轉眼之後,旗艦率先衝上河灘。 張郃一躍跳下船頭,第一個跳上了易水北岸,如殺神一般撞入了敵叢之中。 手起刀落,成片成片的魏軍,便被砍翻在地。 身後數不清的楚軍,爭先恐後跳下船來,撲向了軍心低落的魏軍。 源源不斷的船筏衝上河灘,數以萬計的楚軍,如洪流般撲向了步步後退的魏軍。 交鋒不到一刻鐘,魏軍防線便被張郃撕開了一道口子。 楚軍洶湧灌入,將口子越撕越大,直至魏軍防線土崩瓦解,全線潰裂。 逃跑開始。 軍心本就重挫的魏軍,哪裡經得住楚軍士氣如虹的一衝。 何況,楚軍還占據著兵力優勢。 稍作抵抗後,上萬魏軍便軍心瓦解,掉頭望風而逃。 “連一刻鐘都抵抗不了?” “當真是天要亡我袁尚,天要亡我袁家,天要亡我大魏嗎?” 望著不堪一擊,全線潰散的己軍,袁尚仰天發出了一聲淒涼絕望的悲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