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 大勢已去,假傳詔命,割肉跑路
堂燕歸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36章 大勢已去,假傳詔命,割肉跑路,三國:臥龍姐夫,忽悠劉備搶荊州,堂燕歸來,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知國相者,莫如大王也!” 龐統是嘖嘖慨歎,卻又滿麵好奇道: “但不知,國相是用了什麼奇謀妙計,竟能如此輕鬆的滅了兩萬魏軍?” 劉備好奇心也被燃起,當即一躍下馬,搶過了信使手中戰報。 龐統也翻身上馬,與眾臣們一並圍了上來,迫不及待的圍看。 蕭方水淹魏軍,計破袁尚的整個經過,皆在捷報之中寫的清清楚楚。 “水淹魏軍?” “景略竟然在賈魯水上遊築起沙壩,爾後決壩水淹了兩萬魏軍?” “這樣也能行嗎?” 劉備嘖嘖稱奇,驚奇的目光回望向了龐統。 龐統眼神已是恍然明悟,嘖嘖道: “當年韓信破龍且時,就曾用過這一計,國相這是如法炮製啊。” “妙哉,此計當真是妙哉!” “難怪國相有必勝把握,原來他早已想到了這破敵奇策!” “國相對天時地利運用之妙,果真是到了匪夷所思,令我等望塵莫及的境界呀!” 自恃甚高的龐統,此時也是情緒激動,難以掩飾對蕭方的敬佩折服。 張飛則是直接爆炸,興奮的叫道: “大王,國相都滅了袁尚兩萬大軍了,咱還等什麼,攻城啊!” 劉備豪情狂燃而起,翻身上馬,馬鞭一指敵城: “袁尚全軍覆沒,睢陽守軍必定軍心大震,士氣瓦解!” “傳孤之命,全軍猛攻睢陽,一舉打垮魏軍!” 三軍將士,軍心大振,士氣爆漲。 九萬餘楚軍士卒,挾著如虹士氣,如潮水般卷向了睢陽城。 … 睢陽,府堂內室。 昏暗的房中,袁紹麵如枯槁,死氣沉沉的躺在了病榻上。 袁尚,沮授,文醜等人,看著昏迷不醒的袁紹,一個個是愁眉苦臉。 而府堂外,漢威炮的轟鳴聲,楚軍士卒震天的殺聲,則是不絕於耳,聽到他們頭皮發麻。 醫者給出的鑒定是,袁紹氣急攻心,隻剩下了一口氣。 至於何時會蘇醒,則隻能看天意了。 “現下父王昏迷不醒,外麵楚軍又攻城甚急,我軍軍心士氣皆已跌落穀底。” “形勢到了這般地步,該如何是好,諸位得拿個主意才是。” 袁尚無助的目光,望向了沮授文醜,語氣神情明顯已是方寸已亂。 他畢竟還是年輕啊。 且這大半輩子皆是順風順水,何曾麵對過如此困境局麵? 沮授一聲歎息後,麵色無奈的一拱手: “三公子,仗打到這份上,形勢已經再明朗不過。” “睢陽我軍堅持不了多久,虎牢關方麵張郃也在苦苦支撐,青州一線二公子的處境也不容樂觀。” “至於許昌方麵,我相信那蕭方用不了幾日,必會揮師北上直取陳留!” “我軍兵力已是捉襟見肘,根本已分不出一兵一卒去守陳留,這陳留一旦失守,後果會怎樣不用我說三公子想必也清楚。” “故現實就是,我們各條戰線崩潰在即,河南地已是處處糜爛,守是守不住了。” “唯今之計,隻有壯士斷腕,放棄黃河以南之地,各軍全部退回河北,失地存人了。” 袁尚心頭一震,沉默不語。 “是啊三公子,河南地是守不住了,咱們撤回河北,保存兵馬才是上策啊。” 文醜作為一個河北人,這種局麵下,自然也主張撤回河北。 權衡半晌後,袁尚麵露難色,歎道: “我倒也是想撤回河北,可就怕父王顧及顏麵,不肯聽勸呀。” 文醜瞥了一眼病榻上的袁紹,壓低聲音道: “大王現下這般模樣,何時會蘇醒誰也說不準,這個時候三公子當鋌身而出,代替大王主持大局。” “末將以為,三公子何不代大王傳詔,命各軍放棄河南地,儘數撤兵回河北呢?” 袁尚心頭一震。 文醜這是想唆使他假傳詔命啊。 換而言之,就是想勸他,趁著袁紹昏迷不醒,代行監國之權! 袁尚眼眸中,悄然閃過一絲興奮。 但旋即卻又眉頭深鎖,一臉顧慮道: “當此危難之際,我倒是理當鋌身而出,替父王分憂。” “隻是我擔心,大哥他會有所質疑,郭圖淳於瓊這些汝潁人,他們也不會答應啊。” 文醜卻冷冷一笑,不屑一哼: “大王在我們的保護下,中軍皆為河北人,都是我們的人在掌控。” “外軍也多為我河北兒郎,又有顏良,張郃他們統帥。” “我們兵權在手,就算大公子質疑,又能如何?” “倘若大公子真敢違抗質疑,三公子乾脆就趁此時機,一不做二不休——” 文醜話點到為止,眼眸中卻閃過一道森冷殺機。 袁尚身形一凜,豈能聽不出文醜言下之意。 袁譚敢質疑,敢不聽話,那就乾脆殺了他! 一勞永逸的將這個爭位者,肉體消滅掉,從這個世上抹殺! 不得不說,文醜的提議,令袁尚確實動心了。 殺了袁譚,也就了卻了他一樁心病,從此再無人能與他爭位。 這大魏世子的位子,豈不就穩了? “文將軍,我問你,你若是殺了大公子,淳於瓊郭圖這些汝潁大臣,他們會善罷甘休嗎?” 一直不表態的沮授,卻突然開口反問。 文醜愣了一下,爾後大咧咧一擺手: “他們若是敢生事,那就連他們也一並殺了,正好一勞永逸的把汝潁人除儘,永絕後患!” 沮授搖頭一聲歎息,似乎對文醜的粗魯愚蠢而無奈。 “汝潁人又不止淳於瓊郭圖兩人,你殺了他們兩個,其他人怎麼辦?” “難道都要殺了嗎?” “況且我軍中就算河北人占多數,但這睢陽城中,至少有三成士卒皆為河南地人氏,汝潁係的大小文官武吏也不在少數。” “倘若你殺了大公子,又殺了淳於瓊郭圖,令這些汝潁將士人人自危,逼得他們群起作亂,城外劉備趁勢來攻,我睢陽這幾萬主力,豈非有全軍覆沒之危?” “再者,二公子與大公子乃同母兄弟,其所執掌的青州軍團,原本皆為大公子的舊部,倘若他們打出為大公子報仇的旗號,起兵作亂,又當如何是好?” “到那個時候,我們禍起蕭牆,內亂四起,隻怕就不隻是失了河南地那麼簡單,而是會為劉備趁機漁利,長驅北上攻入河北!” “我們就有亡國之危啊!” 袁尚打了個寒戰,心頭剛剛燃起的那份殺心,霎時間被潑滅。 文醜的囂張氣焰,也跟著蔫了下來。 “再者,若是三公子殺了大公子,哪天大王醒過來時,三公子你又如何跟大王交待?” 沮授最後又問道。 袁尚身形一凜,徹底的沉默了下來。 良久後。 袁尚深吸一口氣,遂正色道: “公與言之有理,大哥與我乃骨肉兄弟,我豈能做骨崩相殘之事?” “為了大局,為了我大魏不陷入內亂之中,我更不能對大哥下殺手。” 義正嚴辭過後,袁尚話鋒一轉,卻又無奈道: “可話又說回來,若不這麼做,大哥和郭圖他們若質疑父王的詔命,不肯放棄河南地,又當如何是好?” 這回輪到沮授沉默了下來。 他踱步於堂中,思緒飛轉,琢磨著兩全其美之策。 思緒良久後,腳步驀然停下,眼神已然是胸有成竹。 “大公子和郭圖他們亦非固執愚蠢之徒,他們自然是不想放棄河南地,但他們應該也看得清楚,河南地失守已成定局,守是絕計守不住的。” “三公子若想讓他們聽從號令,放棄河南地撤回河北,那就需要給足了他們的補償。” “授以為,三公子向大公子讓渡部分兵權,令大公子統帥我半數兵馬,坐鎮黎陽,同時令他繼續兼領青州牧,卻調二公子去做並州牧。” “大公子拿到了兵權,又重新拿回了青州,還得到了我重鎮黎陽,其處境已是遠勝於當下。” “授以為,這樣的條件,應該能令大公子動心。” “權衡利弊之下,他和郭圖等汝潁人,應該會顧全大局,同意退回河北。” 沮授給出了自己的破局之策。 袁尚眉頭微皺,沉思不語。 文醜卻臉色一變,急道: “黎陽乃我河北門戶,如此重鎮豈能交在大公子手上?” “何況還要給他兵權,把青州也要還給他?” “那將來三公子若是繼位,萬一他不肯接受現實,豈非有了擁兵自重,與三公子對抗的實力?” 袁尚心中一凜,猛的抬頭看向沮授。 沮授輕吐一口氣,卻是歎道: “如你所說,授也不敢保證,將來會否出現你所說的這般局麵。” “授隻知道,現下不做出這等讓步,大王開創的這片基業,便將為劉備所得。” “到那個時候,是大公子登上王位,還是三公子繼承大統,又有什麼意義呢?” 文醜啞然。 袁尚身形一震,心中殘存那份顧慮,為沮授最後這番話擊碎。 再三權衡後,袁尚不情願的擺了擺手: “罷了,就依公與所說,先以我魏國存亡為重吧。” “至於我那愚蠢貪心的大哥,就先給他點甜頭,讓他乖乖聽話再說。” “待吾安然退回河北,穩住了大局後,再慢慢收拾他不遲!” 沮授暗鬆一口氣。 … 時年秋末。 袁尚以袁紹名義下詔,各路魏軍紛紛棄守河南地,儘皆向黃河南岸退縮,經由延津,白馬,濮陽各渡頭狼狽撤回河北。 從東到西,諸路楚軍趁勢北上追擊,收複黃河以南各郡。 楚軍飲馬黃河。 中原易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