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有中原這塊大肥肉吃,誰稀罕啃
堂燕歸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61章 有中原這塊大肥肉吃,誰稀罕啃,三國:臥龍姐夫,忽悠劉備搶荊州,堂燕歸來,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老劉詫異的目光看向了蕭方。 如果他沒記錯的話,當初蕭方給他謀劃的平定天下的方略,是競長江之極,全據荊揚益三州。 爾後兵分三路,分彆從壽春,襄陽,以及漢中三地出兵北伐,掃滅北方群賊,進而全取天下,恢複漢室。 而眼下的局麵是,淮南已收複,意味著荊揚兩州,已儘數收入版圖。 蕭方競長江之極的戰略,也已完成了三分之二。 接下來就算用兵,也該圖謀益州才是。 可現下,蕭方卻要他主動與袁家全麵開戰,奪取徐州,挺進中原? 這般用兵,似乎已偏離了蕭方先前擬定的戰略吧。 “天下局勢變化無常,我們的用兵戰略,也要根據當前的形勢變化,要隨機應變才是,不然豈非成了刻舟求劍?” “先前方所擬定的先南後北戰略,是基於北方袁曹已分出勝負,所以我們隻能先取益州,全據長江,爾後再三路北伐。” “現下的局麵是,主公一統荊揚的進程,大大超出了方的預期,當主公已拿下淮南之時,袁曹在官渡尚未分出勝負。” “如此,則無論曹操也好,袁紹也罷,都將無法全力對付我們。” “這樣一來,就給了主公可集中全力,搶在袁曹分出勝負前,拿下徐州的機會。” “徐州雖屢經戰亂,遠不及益州富庶,但拿下徐州對於主公收複北方,一統天下的助力,卻遠勝於益州!” 蕭方一席話,令劉備眼前漸漸明朗,不禁陷入了沉思之中。 蕭方接著叫人拿來地圖,鋪展在了大殿之中。 “主公請看,益州雖然號稱天府之國,沃野千裡,戶口百萬,論紙麵的實力,可以說遠勝於徐州。” “但論地利,益州卻遠不及徐州。” “占據益州固然有秦嶺之險,可憑借雄關險隘輕易抵擋來自於北方的進攻,但秦嶺卻是一把雙刃劍,想要從益州打出去,同樣要翻越秦嶺,受到糧草轉運不便的製約。” “徐州則不同,其州本就算中原一部分,水運四通八達,糧草轉運便利。” “主公若以徐州為前進基地,背靠揚州做後盾輸送糧草軍資,向北可取青州,向西可取兗州,進而奪取中原。” “其難度,遠遜於從益州北出秦嶺攻取關隴!” “既然有機會輕鬆攻取中原,又何必再大費周章,辛辛苦苦去翻山越嶺,攻取關隴呢?” 蕭方羽扇指著地圖,給出了他調整戰略的理由。 說句大實話,小舅子諸葛亮的《隆中策》,其實是他彆無選擇之下,給老劉出的一道方略。 當時北方已為曹操所有,江東盤踞著孫權,你老劉除了奪取荊州和益州,還有彆的選擇嗎? 既然隻能占據荊益二州,那你北伐收複中原,就隻能兵分兩路,一路出襄陽,一路出漢中。 說句不好聽的話,若是有機會占據冀州兗州這等中原之州,誰會稀罕益州那種鳥不屙屎的山旮旯啊。 因為你老劉遇到諸葛亮晚了嘛,肉都被曹操吃乾抹淨了,伱除了撿點骨頭渣渣,含淚硬咽下去,你還有得選嗎? 現在不一樣了。 他的出現,已讓老劉的曆史軌跡,發生了天翻地覆般的改變。 袁曹勝負未分,老劉就已拿下荊州揚州,將戰線推進至了淮水一線,距離中原隻一線之隔。 趁著袁曹死磕之際,趁機拿下徐州,進而去啃中原這塊大骨頭他不香麼? 何必丟了西瓜撿芝麻,還要刻舟求劍的去撿益州那塊殘羹冷飯! 劉備凝視著地圖,手捋著細髯,眼神漸漸明朗起來。 “中原沃野千裡,雖因戰亂頻繁,百姓流離失所,表麵看起來不如荊州益州富庶。” “然中原就是中原,一旦結束戰亂休養生息,人口很快就會重新繁盛起來。” “袁紹僅憑冀州一地,所養兵馬數量,就能超過荊州揚州加起來的總和,便是最好的例證。” “故欲平定天下,最優先之選,自然是先取中原。” “實在沒辦法先取中原,才隻能退而求其次,先取關隴。” “如今主公已據淮南,離徐州,離中原已是近在咫尺,有什麼理由不順勢先一步拿下呢?” 蕭方羽扇指點地圖,又是一番論述。 劉備如撥雲見月一般,終於眼眸放亮,徹底明白了蕭方的深意。 “軍師所言極是,得中原者,方能得天下!” 劉備拳頭一擊地圖,語氣眼神篤定無比。 “若我們按兵不動,坐等袁曹分出勝負,無誰勝誰負,都將能騰出手來,全力來壓製我們。” “介時我們就錯過了奪取徐州,進軍中原的天賜良機,便將被壓製於淮水一線,與敵方形成對峙之勢。” “以中原的底蘊,若長期對峙下去,我們早晚必落下風。” “故而我們才要趁袁曹勝負未分,搶先一步奪下徐州,分中原一杯羹!” “如此,無論官渡一戰鹿死誰手,我們有徐州在手,等於在中原打開了一道豁口,便有資格與其逐鹿中原!” “景略,你是不是這個意思?” 劉備將心中的理解儘數道出,眼前漸漸浮現出一幅馳騁中原的藍圖。 蕭方一笑,拱手讚歎道: “主公當真是宏謀遠慮,不錯,這正是方的意思。” 眾將再度議論紛起,格局瞬間便被打斷。 關羽捋著美髯,點頭道: “軍師所言極是,當年兄長接掌徐州,確實也有依托於徐州,逐鹿中原的意圖。” “隻是當初勢單力薄,既無軍師這般謀聖出謀劃策,又無這些個猛士良將奮戰沙場,莫說是依托徐州逐鹿中原,縱然無呂布偷襲,隻怕徐州也早晚會失陷。” “現下兄長有荊揚兩州做後盾,若再能奪回徐州,以之為基地逐鹿中原,定然能功成!” 關羽都表態了,張飛怎甘落後,騰的一躍而起。 “兄長,你就下令吧,攻打徐州,俺肯定得做先鋒!” “這徐州是從俺手裡給你丟的,俺定要親手給你奪回來才行!” 張飛更是來勁,巴不得即刻出兵殺回徐州。 劉備再無顧慮,當即便定下了揮師東進,收複徐州之計。 大方向定了,接下來就是怎麼個出兵法。 “主公接下了這大將軍之職,袁紹必定震怒,那袁譚拿下了徐州,定然是驕狂自負,想要進一步謀取淮南,以樹立威望,有助於自己爭儲。” “我料他父子二人一拍即合,主公就算不兵進徐州,袁譚也有可能先發兵來犯。” “方的意見是,主公不妨先按兵不動,儘可能休整士卒安撫人心,待袁譚先出招之後,我們再見招拆招,兵進徐州!” 蕭方給出了奪取徐州的方略。 劉備深以為然,遂欣然道: “好,就依軍師所說,咱們抓緊時間休養士卒,坐等那袁紹父子先出招!” … 下邳城,州府。 一場酒宴正在進行。 袁譚是高坐於上位,臉上是春風得意,笑容滿麵。 陳登,臧霸,孫觀…眾徐州的“地頭蛇”們,更是難得齊聚一堂。 沒辦法啊,袁譚不是曹操,不是呂布,也不是當年初掌徐州的劉備。 他是袁紹的長子,代表著袁紹這位新的徐州之主,坐鎮此間。 那可是袁紹啊! 曹操劉備等天下諸侯加起來的實力,都要退避三舍的存在。 故今日袁譚擺下酒宴,邀徐州各郡國士家豪強前來一聚,徐州自然是無人不敢不給袁譚麵子。 就連從陶謙時代到曹操時代,都擁兵自重的臧霸,也畏懼袁家大公子之威,帶著兄弟孫觀親自前來拜會。 眾人是輪番敬酒,對袁譚各種恭維,趁勢大表對袁紹的忠誠之意。 幾巡酒過,袁譚酒杯放在了案幾上。 眾人知道這位袁大公子有話要說,馬上噤了聲,堂中一片安靜。 袁譚掃視一眼眾人,眉宇間帶著幾分與生俱來般的傲色,朗聲道: “諸位想必也聽說了,劉備那織席販履之徒奪下壽春後,竟狂妄自大,膽敢竊占了我父親的大將軍之位!” “父親對此事,可是相當的震怒,叫我視徐州局勢,便宜行事。” “吾有意率軍討伐劉備,以懲戒其對我父親不敬,以及先前襲我下相之罪!” “爾等有何看法,可暢所欲言!” 許攸辛評等汝潁謀士,自然是紛紛響應,個個讚同。 身為袁譚一派的謀士,他們自然是樂見袁譚擊破劉備,拿下淮南,再立一樁大功,聲威更隆。 介時袁譚不光威望大增,更將都督青徐二州,及半個兗州和淮南之兵,接近掌握袁家一半的地盤。 這種局麵下,就算袁紹再寵愛袁尚,也不敢再生廢長立幼之心吧。 “元龍,你怎麼看?” 袁譚的目光落向陳登。 他既然要從徐州出兵討伐劉備,自然得試探一下陳登這個陳家之主的態度。 “那曹操借天子名義策封劉玄德為大將軍,分明是想激起袁公與劉玄德開戰,以緩解他南麵所受壓力。” “登以為,大公子還當慎重考慮,以免中了曹操的奸計才是。” 陳登委婉的表明了反對討伐劉備的意思。 袁譚眉頭微皺,顯然對陳登的回答不甚滿意。 隻是他卻不好當麵駁斥,便向許攸辛評使了個眼色,暗示他二發聲。 許攸和辛評會意,咽了口唾沫,正待開口。 角落裡一人,卻陡然間站了起來,厲聲道: “大公子,那劉備實力之強,已到了遠勝曹操的地步!” “我是親眼所見,強如天下第一武將的呂布,在他麵前都不堪一擊。” “無論是否是曹賊奸計,我以為大公子都必須要即刻討滅劉備,否則其必為袁家大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