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想下山摘桃?殘羹剩飯都沒有!
堂燕歸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12章 想下山摘桃?殘羹剩飯都沒有!,三國:臥龍姐夫,忽悠劉備搶荊州,堂燕歸來,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113章想下山摘桃?殘羹剩飯都沒有!劉備破了襄陽?這不科學啊! 不光是劉備,在場眾將們,都被蕭方這番話聽迷糊了。 老劉守信,這大家都知道, 黃祖出於投鼠忌器也好,出於防範孫策也罷,總之確實是兩個月內沒有發江夏水軍北上,趟襄樊水戰這淌渾水。 老劉言而有信,將黃射送往夏口,也在意料之中。 隻是蕭方這一句,送一條給計策給黃祖,卻讓所有人聽的是一頭霧水。 “軍師,備有些不太明白軍師深意,還請軍師明示。” 劉備隻得又問道。 “孫策所以按兵不動,無非是想下山摘桃,等黃祖抽兵增援襄樊,他才好以最小的代價,奪取夏口,殺進荊州。” “我料這必是那周瑜的計策,與當初曹操的戰略如出一轍,皆是想坐山觀虎鬥。” “可惜那美周郎作夢也沒料到,我荊州臥虎藏龍,主公會拜興霸這天下第一水將為水軍都督,一舉擊滅江陵水軍,打過漢水,進而攻取襄陽。” “襄陽一失,劉表兵敗如山倒,主公襲卷荊州之勢已然明了。” “這個時候,那小霸王肯定是急了,自然等不急下山摘桃,必會不惜一切代價,急著攻取夏口。” “若不然再拖上幾月,主公破江陵,取荊南,荊州儘入囊中時,他再想動筷子,就隻剩下殘羹冷飯了。” 將孫策的如意算盤扒了清清楚楚後,蕭方接著又道: “孫策若是被逼急了,不惜一切代價強攻夏口,黃祖勢必難以阻擋,必敗無疑。” “夏口一破為孫策所有,其水軍或沿漢水北上可威脅襄樊,或溯江西進可攻取江陵,或截斷長江,搶奪荊南四郡。” “主公帶著將士們浴血奮戰,好容易將劉表打成了半殘,豈能讓孫策撿了便宜?” “所以,主公才要送黃祖一計,助他守住夏口,拖住孫策,為主公奪取江陵,收取荊南四郡爭取到足夠的時間。” 蕭方一席話,道明了其中深意。 老劉與諸將恍然大悟。 張飛一拍案幾,罵罵咧咧道: “軍師說的在理啊,咱們辛辛苦苦一場,豈能讓孫策那小子占了便宜?” “咱得拉黃祖那縮頭烏龜一把,讓他為咱拖住孫策才是。” 眾人紛紛稱是。 劉備亦是重重點頭,深以為然。 “孫策此人驍勇無雙,水戰陸戰皆是勇不可擋,平定江東時幾乎是所向無敵,其用兵之猛,隱約還在其父孫堅之上。” “黃祖雖號為荊州第一名將,其實卻是徒有虛名,孫策若全力進攻,隻怕他是凶多吉少啊。” 文聘眉頭緊鎖,言語間對孫策頗有忌憚。 劉備點頭認可,遂看向蕭方: “不知軍師你有何計策,能助那黃祖拖住孫策,不至於令孫策速破夏口?” 蕭方放下酒杯,叫許褚拿來紙筆,不緊不慢的寫下了一計。 “主公可將此計,令那黃射交給其父,此計雖稱不上萬無一失,料想拖住孫策一兩個月不在話下。” 蕭方說著將那帛紙,奉於了劉備。 劉備滿懷著好奇,接過低頭細看,眼眸中陡然間精光湧現。 “軍師此計,當真是天馬行空!” “自古以來,還從未聽聞過,在這長江上用這般手段來拒敵!” 劉備口中嘖嘖稱奇,抬起頭來驚喜的望向蕭方。 “主公若覺方此計可行,便速速讓那黃射送去給黃祖吧,我料孫策近日就會對夏口用兵,得讓黃祖提前行事才是。” 蕭方淡淡一笑提醒道。 劉備欣然道:“就依軍師之計,來人啊,速傳黃射前來。” 利用黃祖,拖延孫策之計,就此定下。 這時親衛來報,關羽一行已至樊城襄陽,現下正要過江前來。 劉備一聽自家兄弟到了,精神又是一振。 這也是蕭方的提議,早在擊滅江陵水軍之時,蕭方便提前請劉備,即刻召關羽南下前來會合。 畢竟攻取襄陽之後,老劉的治所就從宛城遷至了襄陽。 不久之後,他要親自統兵南下,攻取江陵,進而全取荊州。 那麼坐鎮襄陽,主持大局的重擔,就隻能由關羽來擔當。 也隻有關羽有這個能力和威望,來為老劉守住老巢。 “軍師,雲長坐鎮襄陽,我自然是放心。” “但南陽方麵,咱們當真不必再屯重兵,防範著曹操了嗎?” 劉備欣喜關羽前來之餘,對曹操依舊心存幾分忌憚。 畢竟宛城離著許都太近,難保曹操不會在討伐袁術後,轉過頭來再次揮師南犯。 “曹操在前番吃了大虧後,必然不敢再小視主公,何況主公如今已攻取襄陽,實力遠勝當初。” “這種局麵下,我料曹操必不敢輕易與主公開啟戰端。” 說著蕭方抬手往東一指,接著道: “且據徐淮方麵有報,曹操已以朝廷名義,任命陳登為廣陵太守,我料陳氏一族已暗投曹操,充當了其在徐州內應。” “此外呂布拒絕了袁術的聯姻,名義上得到了朝廷的封賞,實際上卻失去了袁術這座盟友靠山。” “這對曹操來說,無疑是滅呂布的絕佳良機。” “我料今後這段時間,曹操必會專注於收取徐州,蕩滅呂布,必無暇再犯我南陽。” 聽得蕭方這番分析後,劉備這才徹底寬下了心。 “何況,以魏文長的能力,接替雲長將軍鎮守宛城,主公也大可放心。” “總之北麵已暫無威脅,主公現在要做的,就是與孫策搶時間,儘快拿下江陵,全據荊州!” 蕭方手中酒杯,又指向了襄陽之南。 劉備再無顧慮,欣然道: “就依軍師所說,隻等雲長接手了襄陽防務,我們即刻起兵南下,直取江陵!” … 沛國,符離城。 曹營之內,酒香四溢,歡聲笑語不斷。 曹軍士卒們正載歌載舞,慶賀著剛剛經曆的一場大勝。 中軍大帳內。 曹操臉上的笑容就沒有停過,酒是一杯接一酒的喝。 自討伐袁術以來,他先後於汝南,陳國等地,三戰三捷擊破袁術。 今日符離一戰,又重創袁術,殲滅三千之眾。 幾場仗打下來,袁術的地盤被大幅壓縮,連失十餘城,勢力範圍不得不退回至了淮水一線。 仗打得漂亮,曹操自然是春風得意。 “公達,符離一戰大勝袁術,皆賴你用兵得法。” “來,這杯酒吾敬你。” 曹操笑嗬嗬的向謀士荀攸舉杯。 荀攸一杯飲儘,趁勢進言道: “袁術連戰連敗,元氣大傷,司空若趁勢兵進淮南,攸有信心再破袁術,助司空兵臨壽春。” 曹操卻笑而不言,目光瞥向了郭嘉。 與其叔荀彧那種戰略家不同,荀攸更擅長於戰術,每戰屢屢能奇謀百出,智計與郭嘉不相上下,但在戰略眼光方麵,卻有所欠缺。 “袁術雖幾次受挫,但其實力尚存,若依托於淮水防線拒守,我軍縱然全力南下,未必就能滅之,反倒有可能陷入淮南的泥潭無法抽身。” “嘉以為,司空此番討袁,初衷隻為立威,以顯示主公執掌朝廷的權威不容冒犯。” “今司空已重創袁術,權威已立,實沒有必要繼續南下,與袁術死戰。” “而袁術有呂布背盟,孫策決裂自立,又為司空幾次大敗,其內部又是民怨沸騰,人心離散。” “司空大可等到袁術身陷內憂外患,眾叛親離,窮途末路之時,再兵進淮南,豈非輕鬆可滅袁賊?” 郭嘉洋洋灑灑一番剖析,亦是說在了曹操的心坎上。 荀攸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不擅戰略謀劃,見得曹操認可郭嘉所說,便不再多言。 “奉孝言之有理,袁術已不足為慮,任其自生自滅便是。” 曹操微微點頭,目光卻轉向西南方向: “但近月以來,劉備趁吾討袁之機,已破新野下樊城,大有打過漢水,攻陷襄陽之勢。” “劉備實力增長之快,實在令吾寢食難安,吾有意移師南陽,再伐劉備,奉孝以為如何?” 提及劉備,郭嘉臉上的輕鬆消息,眼神變的肅然起來。 正待開口之時,曹仁卻不以為然的一聲冷笑。 “劉備用那蕭方之謀,確實是接連攻城陷地,已將劉表打到龜縮在了漢水以南。” “不過到了這漢水上,勝負的關鍵,卻由陸戰變為了水戰。” “劉表的荊州軍,最大的優勢,恰恰是水軍。” “劉備帶著一眾北人,既無水軍可用,又不精通水戰,如何能破得了荊州水軍,更遑論打過漢水攻取襄陽?” 曹仁一番自信的判斷後,拱手道: “仁以為,不如就讓二劉隔漢水對峙,利用劉表繼續消耗劉備。” “司空可趁此時間,利用呂布與袁術反目的機會,先攻取徐州討滅呂布,一舉解決東方之患。” “爾後司空便再無後顧之憂,親率眾兵再伐南陽,劉備焉能抵擋?” 曹仁作為曹家武將之首,除卻統兵之能外,還是頗有幾分智謀見識,當即獻上一道方略。 “水軍,水戰,水將…” 曹操若有所思,捋髯微微點頭道: “子孝倒是提醒了我,這江漢爭鋒,水軍確實至關重要。” “劉備無水軍水將可用,想要打過漢水,確是難如登天。” “吾趁勢先伐呂布,解除東方之患,倒也不失為上策。” 曹操傾向了曹仁的方略,目光看向郭嘉。 郭嘉卻不似曹仁這般樂觀,凝眉說道: “子孝將軍所言無不道理,隻是那個蕭景略鬼謀神算,每每總能有天馬行空的奇謀,令劉備出奇製勝。” “嘉是擔心,有此人輔佐劉備,我們不能以常理度之呀。” 曹操心頭一凜,陡然警惕了起來。 這時。 曹仁卻是一笑,不以為然道: “那蕭方確實詭詐多端,先前葉縣一戰,我也深有體會。” “隻是這水戰交鋒,靠的隻能是誰水軍更強,縱然他再有奇謀妙計,亦無用武之地!” “奉孝,這一次我看伱我多慮了。” 曹操緊剔的神經,因曹仁這番話,漸漸又鬆馳下來。 便在這時。 典韋急入,將一道八百裡加急的密報送上。 曹操緩緩接過,不緊不慢的拆將開來。 隻看一眼,眼珠陡然爆睜。 “劉備破江陵水軍,斬殺蔡瑁,已攻陷襄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