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途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205章 五不孝,貞觀小閒王,悟途,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2205章五不孝第12頁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唉” 西州,紀王府彆院,李慎召集來了自己的親信們,晚上一同賞月。 吃著胡餅,李慎突然有感而發,他想家了。 “好詩,王爺大才。”一旁啃著胡餅的石頭,頭都沒抬,條件反射的就誇讚了一句。 “滾一邊去。” 李慎踢了石頭一腳。 “王爺是在思想長安麼?” 看著紀王,王玄策能夠從剛剛的兩段詩句中聽出其中的思鄉之情。 兩段詩句字數不等,又不押韻,他當然知道不是一首詩。 “唉本王已經出來三個多月了,也不知道家中如何?” 李慎收回目光,坐了下來。 “王爺,既然王妃沒有書信,那便說明王府沒有事情,王爺也不必擔憂了。” 周道務在一旁安慰。 “是啊,沒有消息才是好消息,可能是本王極少出門的緣故吧,偶然間便會思念母親,思念阿耶,思念母妃,還有那些兒女。” 李慎感慨著。 “王爺,若是如此,何不回長安城一趟?” 薛仁貴建議道。 李慎搖了搖頭: “不能回去,這裡的計劃馬上就要開始,本王需要支持大局。 而且回去後恐怕又要受家法懲治,本王又不是傻子,等過了元正之後, 陛下把事情忘記了,本王再回去。” 回去乾什麼?挨揍麼?自己又不是受虐狂,明知道會被執行家法,自己還回去, 李慎都準備住個一年半載的,等老爹消氣了,把事情忘記了,再回去。 幾人都能聽出來,計劃是小,挨揍是大的意思。 “好了,不必想那麼多,來今日端正月,我們賞月,喝酒。”李慎覺得氣氛太壓抑,於是端起酒杯。 “王爺,臣敬王爺一杯,願王爺日進鬥金,財源滾滾。” 王玄策率先舉杯說道。 “玄策,你這說的不對,本王日進鬥金就是賠錢了。” 李慎立刻更正,鬥金才多少錢呀。 “那臣願紀王府日進萬貫。”薛仁貴隨後附和。 李慎再次搖頭: “不對不對,日進萬貫,一年才三百多萬貫,哪裡能夠養活起紀王府。” “願王爺身體康健。”周道務站了起來,王玄策二人都說話了,自己不說話不太好。 可是有了前兩人的失敗,周道務最後都沒敢提錢。 “哈哈哈哈。” 聽到周道務的話,三人笑了起來,然後一飲而儘。 放下酒杯,李慎開口道: “這三月你們辛苦了,本王本想著讓你們休息幾日,回家省親,但現在計劃在即, 隻能作罷,不過你們放心,等此事結束,本王重重有賞,還會讓你們休息一段時間,回家探望。” “多謝王爺恩德。”幾人立刻起身行禮。 “王爺言重了,我等身為王府臣子,做這些都是分內之事,何來辛苦一說。 王爺仁德,每次都賞賜我等,我等都有些汗顏。” 王玄策作為代表發表了感言。 “王長史所言極是。”薛仁貴在一旁附和。 “好了,這都是你們應得的,本王素來獎罰分明。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第2205章五不孝第22頁 等這次結束,賞賜會更多,也告訴侍衛們,都有賞賜。” 李慎擺了擺手。 “臣替侍衛營的侍衛謝王爺賞賜。”薛仁貴再次行禮。 之後幾人一邊喝酒一邊賞月,聊著閒話,直到李慎喝的有了醉意才各自離去。 第二日,李慎還沒起床,石頭就在外麵稟報: “王爺,長安城的驛使來了,說是有陛下的信。” “怎麼又來了?”李慎從床上爬了起來,武媚娘柳如煙為李慎穿上常服。 “人呢?”打開門,李慎詢問一句。 “在前院等候。”石頭回道。 “走吧。”李慎大步流星,他猜測會不會是召他回長安的書信。 以他老爹的性格,很有可能是召他回長安,然後狠揍他一頓。 來到前院,李慎就看到還是上次的那個驛使。 “參見紀王殿下。”見到李慎,驛使連忙行禮。 “信呢?”李慎也不廢話。 驛使連忙拿出書信遞給李慎。 查看了一下封漆後,李慎拿出書信看了一起來。 之間上麵是一段話: 惰其四支,不顧父母之養,一不孝也;博弈好飲酒,不顧父母之養,二不孝也; 好貨財,私妻子,不顧父母之養,三不孝也;從耳目之欲,以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鬥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 李慎這個文盲看了半天,也不過是連蒙帶猜看懂一點點,就是最後的不孝也。 看來這是老爹對自己的回擊,自己說老爹貪婪,老爹說自己不孝。 “這個你在這等一會,石頭帶他去休息,讓他用點膳食。” 李慎覺得應該找個翻譯才行,不然挨罵都不知道罵的啥。 拿著信件,李慎匆匆回到後宅,將武媚娘和柳如煙叫到書房。 他身邊有學問的人也就隻有武媚娘了,其他人雖然都讀過書,認識字,可跟自己一樣,都是半文盲。 這種高級的玩意,還得是真正的文人才會懂。 “媚娘,你替本王看看,這上寫的啥意思。”李慎將老爹的書信遞給武媚娘。 這次的字跡李慎認得,是老爹的手書。 武媚娘看了一眼後對李慎說道: “王爺,這是出自經史子集中的孟子一書中的一篇離婁章句下,名為不孝有五,不顧父母。 意思是四肢懶惰,不管贍養父母,這是第一種不孝。 酗酒聚賭,不管贍養父母,這是第二種不孝。 貪財吝嗇,隻顧老婆孩子,不管贍養父母,這是第三種不孝。 放縱聲色犬馬享樂,使父母感到羞辱,這是第四種不孝。 逞勇好鬥,連累父母,這是第五種不孝。” “嘭!”的一聲。李慎重重的拍了一下桌子。 “豈有此理,居然這麼說我,真是讓我寒心,你那麼多兒子女兒,哪一個有我孝順? 再說了,你比我都有錢,還需要我來贍養? 又不是隻有我一個兒子。分家產的時候咋不說分我點呢。 你看看,還特意在貪財吝嗇和聲色犬馬下麵畫重點,還挺會玩的呢。 本王要回長安,執行家法。” (我現在都開始看四書五經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