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途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031章 交代後事,貞觀小閒王,悟途,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2031章交代後事第12頁 見到自己的兒子如此孝順,李世民心感安慰。 作為皇帝心智是第一位,仁德是第二位,兩者缺一不可。 光是狠辣,隻能做個暴君,光是仁德,很容易亡國。 要該狠的時候狠,該仁慈的時候仁慈,有人不服氣,就殺到他們害怕,之後在給予一些仁慈,彰顯自己的地位。 雖然李承乾還沒有完全達到他想要的那個高度,但如今的李承乾還算讓他們滿意,是為一名合格的太子了。 “嗬嗬,高明,不要悲傷,真若是死了,你就可以繼位了。成為真正的帝皇,大唐的天子。” 李世民輕聲一笑,說的很是輕鬆,他想要緩解一下悲傷的氣氛,可哪知這句話一出,李承乾從座位上直接跪了下來。 “阿耶,兒從未著急過繼承大統,兒深知阿耶一切自有安排。 兒隻知道兒現在還沒有繼位是因為兒還不夠資格,還不能做皇帝的能力。 等兒達到阿耶的要求,阿耶自然會傳位給兒。” “你呀,還是這般謹慎。”李世民無奈的搖了搖頭,對著王德示意了一下,王德將李承乾攙扶起來。 “你是太子,將來的皇帝,無需這般小心,朕剛剛不過是說笑而已,這一點你應該跟老十那個混賬多學學。” 多學學?李承乾心中暗道,不謹慎行麼?學李慎?他們李家幾百年才出了這麼一個玩意,那是能學的來麼? 再說李慎難道不也是謹言慎行的麼? “是,阿耶教誨的是,不過十弟一向灑脫,追求無拘無束,兒想學也很難做到。” 不管心中所想,李承乾還是行禮回道。 “不錯,這個逆子隻追求享受,胸無大誌,如閒雲野鶴,這些你不要學他。” 李世民頗為讚同李承乾的話。 “不過”李世民突然有話鋒一轉,“老十於你有大用,如今社稷穩固,百姓安逸,全都在於李慎之功。 朕歸天之後,你要善待於他,他會為我大唐帶來莫大的好處。” “阿耶,,,,,,”聽到李世民說自己歸天,李承乾想要說些什麼,不過被李世民擺手打斷。 “你且聽朕說完,老十是有大才之人,你要單家利用。 而且老十心善,一直都在想著讓百姓過得更好,這對我宗廟社稷頗為有助, 你要記住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我李唐江山全靠百姓支撐,日後你要愛民如子,讓百姓過得更好,百姓自然會支持我李家。 正如老十曾言,我們隻要滿足大部分人的利益,我李家就會屹立不倒,因為我們沒辦法滿足天下所有人的利益。 損害一小波人的利益,來滿足大部分人的利益,兒天下大部分都是普通的百姓,隻要百姓滿意,他們就不會跟著反叛。 剩下一小波人就不足為慮。” 這個觀念是李慎小時候對他說的,也正合了他水可載舟亦可覆舟的思想。 “阿耶的意思是世家和權貴?” 李承乾立刻就想到了李世民所想表達的意思。 普通百姓是大部分人,那一小波人就隻有貴族和世家士族了。 李世民輕輕點頭: “不錯,正是這個意思,將世家和權貴的部分利益分給百姓,百姓就會過得更好。 而權貴和世家隻不過是損失了部分利益,他們依舊擁有大量的財富和崇高的地位,所以他們也不會有反叛之心。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第2031章交代後事第22頁 而百姓生活富足,衣食無憂,更加不會生出叛逆之心。 兩全其美的同時,還可以削弱貴族和世家,一箭三雕。 其實這件事老十已經在做了,他將坑騙世家貴族的錢財修橋補路,建造學校,城池。 要知道他是從來都不用徭役的,全都是雇傭勞工,大大的增加了百姓的收入。” “原來如此。”李承乾聽後恍然大悟,原來李慎有這麼大的作用。 “所以朕才說讓你善待老十。” “阿耶放心,兒與十弟乃是兄弟,定然會善待他。”李承乾立刻保證。 “嗯,至於朝政方麵,你要知人善用,但莫要偏聽偏信,不要獨寵,更加不要放權。 放權容易,收可就難了。 長孫無忌能力最為出眾,又是你的母族,朕本就打算托孤於他,讓他將來好好的輔佐你。 不過長孫無忌貪權,一心想要讓長孫家壯大,所以莫要放權給他,用馬周和於誌寧對其製約。 若是他有不軌,不必念及舊情,留他後人即可。 武將對朕皆為忠心,都跟朕出生入死,就讓他們致仕吧,等用的時候再啟賦。 如今朝堂之上世家士族勢弱,但要謹防他們死灰複燃,應利用科舉多取賢才,你要謹記。” 李世民說到這裡換了一口氣,他現在就是在交代後事,他怕自己真的駕崩了就沒有機會了。 這些事情若是平時,李世民是不會跟李承乾說的,因為還沒有到那個地步。 但今日不同往日,這次的病比較重,今日不說,可能他日就說不成了。 李承乾眼中含淚的點點頭: “阿耶放心,兒謹記阿耶教誨。” 他自然也知道這是自己的父親在交代後事。 李世民緩了片刻之後再次開口說道: “高明,還有一人你要注意,英國公李勣頗具才華,且文武雙全,然你對他卻是沒有恩德,朕恐怕他不能夠臣服於你。 朕會下旨將他貶官下放去地方,若是他令之後即刻上任,那等朕歸天之後,你找一個時機,可再重用他,封個仆射,視為親信。 可若他沒有立刻上任,在長安城徘徊觀望,你要立刻將他除了,以絕後患。” 李世民說的十分平淡,可眼神之中卻帶著殺意。李勣是一個人才,可不能為我所用,殺了便是。 李世民從來都不是一個心軟的人。 當李世民提到李勣的時候,李承乾有些意外,李勣乃是一員儒將,而且功勳卓越,乃是開國的功臣。 李承乾從來都沒有想過李世民會有除掉李勣的想法。 不過既然自己的父親說了,自然是有他的道理,李承乾暗暗記在心中。 而長孫無忌,李承乾一直都沒有好感,最開始的時候支持自己,可後來又暗中跟李泰來往,頗有四處押寶,左右豐源的意思。 (李世民說李勣的話,是曆史記載,李世民在病危的時候跟太子李治說的。 曆史記載,李世民最後確實是得了痢疾, 通鑒記載,上苦利增劇,太子晝夜不離側,或累日不食,發有變白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