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途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746章 商業發展,貞觀小閒王,悟途,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王爺,這些年來,臣有一個發現。” “發現?什麽發現?” 聽到王洪福說有發現,李慎好奇的詢問。 王洪福組織了一下語言,開口說道: “王爺,最近一些年,臣發現這些商賈好像變得聰慧了許多。 商鋪的經營,已經不再局限以前那種隻知道吆喝的模式。 開始會做一些活動,對,就是王爺說的活動和福利。 不少商賈開始學習我們紀王府的經營模式,什麽打折,會員等等。 還有一些聰明的可以舉一反三,根據我們紀王府的活動融合自己的商品做出適當的變更。 如今東市和西市都熱鬨非凡,門前都張貼著各種的標語,五花八門。” 王洪福剛剛聽到紀王說現在商賈都聰明了不好騙,他才想起他的發現。 這種事其實若不是注意也發現不了,因為改變都是這些年來一點一點的改變。 不是突然之間就改變的,大家都在潛移默化之間。 “哦?竟然還有此事?” 李慎聽後也是有些驚訝,他已經很久沒有去逛過市場了,主要是他出門太麻煩。 不帶人怕被人刺殺,帶著吧,還要淨街,普通百姓都要回避。 這就導致李慎一個人逛街很沒有意思。 久而久之李慎也就很少去逛街了。 “是的王爺,小人也是偶爾才發現的,就跟嗯 對,就跟開智了一樣。” 王洪福想了半天終於找到一個貼切的用詞。 “開智?嗬嗬你這個詞用的, 不過這樣挺好,提高服務質量,對百姓也有好處,大家有競爭才會有發展。 但是一定要注意,不允許惡性競爭,若是發現給與懲罰。 這個你找人商討一些後添加進商會的規矩當中,還有發布一條商會內的公告, 把惡意競爭的懲罰和條款發出去,讓他們都知道知道。 彆到時說我們沒有提醒他們。” 李慎猜測這可能是因為受到了自己紀王府的影響,所以才會如此。 人都是慣性思維,可當有人打破常規後得到了大量的好處,就會有人會嘗試去學習前人打破常規。 這種情況對於李慎這個穿越者而言太熟悉不過了。 打破傳統的經營模式,適當的讓利給顧客,增加客流量這個是可以的。 隻要不是惡意去競爭就都在可控範圍之內。 李慎再想要不要送個雞蛋啥的給他們來點提示。 “是王爺,小人回去後立刻召開會議商討。” 在李慎思索的時候,王洪福行禮領命。 現在的大唐第一商會可不是以前的小打小鬨了。 有專門負責市場調查的部門,有市場監督部門,隨時隨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修改商會規章製度的漏洞,還有專門的跟朝廷對接的部門,負責處理吃拿卡要的問題, 有地方迫害商戶的,商會分部上報,直接跟中樞接軌,一查到底。 很多地方官員對此頗具微詞,認為商會的權力太大,影響他們。 可是沒辦法,誰讓商會的後台硬呢。 一百多副會長,都不用去告狀,回家就能把事搞定。 實在擺不平,紀王都能把狀告到禦前去,這誰能惹得起。 除了一些自以為是的縣城官吏偶爾有一些人想要好處,州級以上的官員誰都不敢這麽做。 商會不可怕,他們也不在乎,以前大唐有那麽多商會,哪一個不都得孝敬他們。 可是大唐商會背後太可怕,國公一大堆,甚至還有幾個郡王,就更彆說那個大惡鬼紀王慎了。 所以現在大唐第一商會已經是一個非常大的勢力,在大唐也可以稱之為龐然大物。 朝中所有人都知道,這大唐第一商會是皇家的,要不然他們這些年無數次彈劾想要取替都沒有成功。 陛下連聽都不聽,太子更是直接扔出一句話,我管不了。 不知道多少大臣對陛下都佩服的五體投地,他們認為皇家這一招真乃是技高一籌。 派出紀王出麵控製住整個大唐的商界,掌握大唐所有的商賈。 這樣就是掐住了所有人的經濟命脈,讓世家大族如鯁在喉。 “王爺,商賈之事還是要小心謹慎,自古抑商自然是有他的道理。 商人唯利是圖乃是本性,若是看管不嚴恐怕會惹出禍端。” 王玄策這時提醒道,他是讀書人,自然也讀史書。 商人逐利,唯利是圖,為富不仁,這都是文人給予商人的標簽。 社會地位低下,地位連普通百姓都不如。 但李慎卻不這麽認為: “玄策,本王知道你的顧慮,商人逐利,商人唯利是圖。 但不可否認,商人是強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們可以富國,可以給百姓帶來更好的生活。 玄策,本王好像曾經跟你說過,無論是士農工商兵,都沒有高低貴賤之分。 這世人哪一個不是唯利是圖,難道朝中的那些宰相就不逐利了麼? 朝廷取士,一樣會出貪官汙吏,一樣有人魚肉百姓, 一年清知縣,十萬雪花銀啊。 他們壞起來,比商人還要可怕。 你要記住俠以武亂禁,儒以文亂法。 兩apapx4b7e皆可顛覆我大唐,縱觀曆史你聽說過商人帶頭造反的麼? 不都是文武apapx4b7e舉旗的。而其中以文人居多。 所以啊,玄策你不用想那麽多,隻要我們管理嚴格,不對大唐有威脅就好。” 大唐想要發展士農工商兵缺一不可,沒有商人大唐如何發展經濟? 沒有經濟,百姓如何才能過上好日子呢。 王玄策的思想李慎並不奇怪,收到了儒家思想的影響,把商人想得太壞。 在李慎看來,隻要看管的嚴格,就不會出現資本家。 在大唐的商賈當中,誰能有自己壞。 如果遇到資本苗頭,李慎會毫不猶豫的抹殺,封建社會可沒有那麽多的限製。 自己一個親王想要捏死一個商人,那是太簡單不過了。 哪怕是你有再多的錢,也一樣可以抄家滅族。 沈萬三又怎麽樣,落了什麽好下場了麼? 在唐朝,你再有錢都沒有用,都抵不過李慎這個頂級貴族。 (我查了一些資料,也在網上搜索了一下,真的沒有商人舉旗叛亂的。 是不是我查的不全呢。求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