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途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480章 李慎又出遊了,貞觀小閒王,悟途,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昨日讓他們倆拿走了多少黃金?” 李慎問道。 昨天說是給他倆多給一份,不過李慎昨日看到他倆排在最後就知道,肯定要多給了。 “會王爺,最後剩餘七百三十兩黃金都被兩位王爺拿走了。 他們說是王爺你答應的,當時王爺已經apapx38c9宮,臣無法詢問。 又不能得罪他們倆個,所以就讓他們拉走了。” 王玄策行禮,有些歉意。 李慎擺了擺手: “無妨,拉走就拉走吧,七千多貫而已。 這倆伯父確實找過本王,跟本王要錢,本王答應給他兩份,不過多給就多給吧。 這倆人咱們惹不起。 連先帝跟陛下都得給,本王自然不能例外,太子都說了,將來他也得給。” 李慎很無奈,惡人還得惡人磨,李慎確實不要臉,但是也沒有不要臉到這種程度。 “王爺,這二人府邸豪華,家中妓妾數百人,皆衣羅綺,食必粱肉,朝夕弦歌自娛,驕侈無比。 所花費一定不小,若是以後他們還向王爺你要錢,那豈不是還要供養他們?” 王玄策有些擔憂。 李慎聽後摸著下巴。 “這個嘛你說的有些道理,本王倒是沒有想過這個問題。” 有一就有二,這倆人很有可能因為李慎有錢,就訛上李慎了。 “先不管這些,這倆人以後若是經常跟本王要錢,本王再想辦法。 我就不信,玩無賴這種事,他們能玩過本王? 他們不怕丟人,本王也不怕。” 自己還能讓這倆人嚇住,想惦記自己的錢,誰都不行。 這是皇室的事情,王玄策也不好插嘴。 “對了,眼看就要到元正了,王洪福那邊有沒有來信。 元正還有一大堆事情等著他呢。” 李慎突然想起了王洪福,這都快元正了,自己的冠禮也結束了。 王洪福怎麽還沒有回來。 “回王爺,王掌櫃派人通知過,說是一切順利,數天前進apapx38c9隴州,估計要不了多久就能夠抵達。” 王玄策回稟。 “那就好,本王的錢財可千萬彆出什麽岔子,還指望這點錢過元正呢。” 李慎送了一口氣。一百多萬貫啊。 今年自己一文錢沒剩,還欠了一百五十萬貫的債。 修路的勞工工錢發放缺了很多,李慎沒有辦法,隻能去自己的姐姐那裡借。 臨川公主府的錢財這些年都沒怎麽花,一年幾十萬貫的紅利,也攢了不少錢。 李慎說自己缺錢,李孟薑都沒有信。 最後聽李慎解釋,是真的缺錢了,李孟薑沒有猶豫立刻就讓李慎拉錢。 一共拉了一百五十萬貫。 原本李慎準備跟他那個富裕的老爹借的,然後準備借完就當個老賴。 隻不過上次借了一百萬,又騙了幾百萬,如今老爹對他的信任度幾乎為零。 所以就算李慎說自己真的沒錢了,李世民也不會把錢借他。 李世民曾經都說了,就算把錢扔南海池裡,把南海池填平了,都不會借給李慎一文錢。 這就是狼來了的故事。 “行了,本王沒彆的事情了,你去忙元正的事情吧。 本站采用okie技術來保存您的「記錄」和「書架」,所以清除瀏覽器okie數據丶重裝瀏覽器之類的操作會讓您的進度消失哦,建議可以偶爾截圖保存書架,以防找不到正在的小說! 本王準備去滈河的莊園住一段時間,好好修修身,養養性。” 李慎這段時間在家憋的不行,禁足不說,天天抄寫那個祭文,結果最後還沒用上。 這讓李慎憋氣萬分。 “王爺禁足好像還沒有結束吧?” 王玄策提醒。 “這還用你提醒本王?本王有腦疾,最近長安太過吵鬨,需要找個清淨的地方靜養。 你就這麽寫摺子給中書就行。 寫的嚴重一些,什麽吐血三升之類的,或者是癔症也行,就說本王中邪了。” 李慎白了王玄策一眼,沒好氣的吩咐。 這個王玄策太死心眼,難怪滅了一國還是個散人大夫,不懂得變通。 當天,紀王府的奏摺就送到了李世民的書案前。 李承乾看完奏摺之後都覺得心裡堵得慌,然後就把奏摺送到他老爹那裡。 果然,李世民看完之後那叫一個氣。 這貨現在都這麽明目張膽的欺君了,什麽都敢往上寫,你以為寫傳奇呢? 什麽腦疾,還有癔症,還懷疑是中邪了。 哪個人能夠同時得這麽多病,那還有靜養的必要麽,直接埋昭陵算了。 “這個逆子,真是無法無天,來人派太醫去紀王府診治。 哼,若是有假,看朕怎麽收拾他。” 李世民立刻下旨,吩咐,這個逆子昨日剛折騰完,今日又不老實。 沒過多久,太子就回來稟報,紀王已經帶人出城了,不在王府。 李世民立刻就意識到,這個逆子是給他來個先斬後奏。 頓時心中怒火中燒,可是沒有辦法,李慎已經跑了,自己又不能因為這點小事派人把他抓回來。 最後也隻能作罷。 而李慎此刻已經帶著家眷坐著馬車,與薛仁貴帶來的一千紀王府侍衛彙合, 高高興興的向著滈河狀元進發。 隴州,千陽縣,這裡屬於北方,已經下了幾場雪。 “王掌櫃,阿史那郎君,本官敬你們一杯。” 此刻,王洪福和阿史那暕兩人被千陽縣縣令吳錦年宴請, 本來王洪福不想節外生枝的,可是到了這裡因為天氣寒冷,隊伍需要補給。 光吃乾糧肯定是不行,必須得有肉食。 於是王洪福和阿史那暕帶人進城,準備買一些羊,給將士們燉一些羊湯,暖暖身子。 結果就被千陽縣縣令盛情邀請共同赴宴,他負責幫忙購買羊。 吳錦年在縣令這個位置有些年同,這裡距離長安比較近,過往的客商都會經過這裡。 所以這裡比其他的縣要富足不少。 當聽說有一隊人馬過境,而且還是有聖旨,吳錦年立刻就開始巴結。 他看到了聖旨,各州縣不得盤查,一路放行。 這是他這輩子第一次看見聖旨,以往看到的都是三省或者吏部的公函。 仔細一打聽,是紀王府的隊伍,這富貴不就是在眼前麼? 自己在這七品縣令這麽多年,不就是因為沒有個靠山提拔麼? “哎呀,明府真是客氣了,折煞小人。 小人經過此地若不是有公務在身,理應拜會明府才是。 還望明府莫要見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