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途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390章 看好你的狗,貞觀小閒王,悟途,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正當李義府被李慎的氣勢快要壓倒之時,一道不和諧的聲音從李慎的背後傳了過來。 李義府聽到這道聲音,頓時心中的壓抑少了大半。 所有人也都看向說話的人。 李慎都不用回頭就聽出來說話的是誰。 他的好九哥,晉王李治。 李慎換上了一副笑臉,轉過身,看到李治和李泰兩人站在自己的身後。 麻蛋,這倆人咋還沒走? “哎呦,四哥九哥還沒走呢?怎麽?難道是誰請客? 要是有人請客的話,可彆忘了小弟啊。 小弟現在窮的就差來皇城門口要飯了。” “哈哈哈哈,老十,你可彆跟四哥我哭窮,我可沒有錢借給你。 再說這天下還有比你紀王更有錢的人麼? 恐怕連阿耶都沒有你有錢吧。 你要說是窮人,那我們豈不是乞丐了?” 李泰哈哈大笑,快步來到李慎身旁,態度極其熱情,比親兄弟都親。 “四哥這是哪裡話,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這天下的財富都是屬於阿耶的,世間誰也沒有阿耶富有。” 李慎也是笑著說道。 不過心中卻是暗罵一聲,這個混蛋,居然想要陰自己。 這天底下就不允許有人比皇帝還富有。 這是曆史的鐵律。 李治看李慎沒有理他,也跟著上前,冷冷的看著李慎。 “李慎,你現在越來越放肆了。” “九哥這話是什麽意思?” 李慎滿臉的疑惑。 “什麽意思?你剛剛在乾什麽? 身為皇子,居然敢恐嚇大臣? 這裡是太極殿,不是你能撒野的地方,注意你自己的身份。” 李治怒氣道。他對於李慎這種態度極其不滿。 “九哥,他誣告我,難道我還不能說他兩句? 他隻不過是一個小小的監察禦史而已,居然敢誣告親王,我沒有追究他誣告之罪, 已經是我對他的恩典了。” 李慎毫不示弱,陰陽怪氣的對李慎說道。 “好了好了,你們兩個乾什麽?這裡還有這麽多人看著呢。 不要讓人家看笑話。” 李泰做起了和事佬。 “嗬嗬,四哥說笑了,哪裡有什麽笑話,小弟隻不過是跟九哥討論一些事情罷了。” 李慎嗬嗬一笑。 李泰卻笑道: “老十,也不怪雉奴說你,這裡是太極殿,有什麽事離遠點說啊。 這要是被阿耶知道了,你又免不了被斥責。 你九哥也是為了你好。 你都說了,他不過是一個小小的監察禦史而已,何必跟他計較,這也是他的職責所在。” 打仗親兄弟,雖然李泰和李治關係沒有那麽好,但是他們畢竟是一母同胞。 說話自然而然的偏向於李治。 “見過魏王殿下,晉王殿下,紀王殿下。” 這時,王忠跑了過來。 “有何事?”李泰問道。 “啟稟紀王殿下,太子殿下在兩儀殿召見。” 王忠對著李慎說道。 “嗯。”李慎點點頭。 “四哥,九哥,那小弟就先行一步了。” 說完他深深看了李泰一眼,向著太極殿的後麵而去,在經過李治身邊的時候,李慎駐足輕聲的說道: “看好你的狗,再出來咬人,我不介意把他殺了吃肉。” 說完揚長而去。 “你” 看著李慎走遠的背影,李治氣的渾身發抖。 李泰看了一眼四周,那些看熱鬨的人頓時散去,李泰才說道: “雉奴,你今日的事情做得很不明智,都跟你說過多少次了,不要去招惹老十。 你就是不聽。 我們根本就不是李慎的對手。 就這麽點罪名彆說不算什麽,哪怕就是真的定罪了又能怎麽樣? 對於李慎來說,最多還是罰奉禁足罷了。 他用雷電劈了十幾家官員府邸,把高季輔都氣吐血了,也不過是罰奉幾年,禁足三月而已。 彆忘了他現在在阿耶和太子那裡可是很受寵的。 你真的不該如此啊。” 李泰帶著教訓的口吻,其中也有恨鐵不成鋼。 嫡子裡麵就他和李治關係還算不錯,又是同母。 若是李治被李慎扳倒了,他到時候就孤掌難鳴了。 現在至少有什麽事還有李治在前麵頂著。 “四哥,我就是不明白,為什麽李慎會有如今的實力。 他除了給阿耶一些錢財,也沒有為大唐做過什麽大的貢獻。 阿耶怎麽這般寵溺李慎呢? 李慎幫過大哥,我還能夠理解,但阿耶這般寵溺李慎,甚至遠超大哥,這讓小弟很不理解。 而且大哥居然一點都不在意,還時常維護李慎。 他就不怕李慎勢大,起了奪位的心思,把他推下去?” 李治有些不甘心,他以前可是備受李世民關愛的。 長孫皇後對他這個小兒子也是非常寵愛,李世民天天都要檢查他的課業。 那時候他真的是集父母疼愛於一身,備受關注。 可後來李慎崛起,李世民的關注點就轉移到了李慎身上,這讓他升起了強烈的嫉妒之心。 他努力學習,想要把李慎比下去。 可是還沒等他比呢,李慎從國子監退學了,人家不念書了。 讓李治這些努力白費了。 當時李治的心裡那叫一個恨。 再後來李慎在商賈一道上日漸展露頭腳,家業更是越來越雄厚。 於是李治也出宮搞商業,但卻平平無奇,沒有多大建樹,最後還被李慎騙光了家產,還欠了內帑很多錢。 這一切他都怪在李慎的身上,如果不是李慎,他一定會成為眾人眼中最亮的仔。 所以李治恨李慎。 李泰看到李治的樣子,心中歎息,這個嫡出的弟弟以前不是這樣的。 以前的李治夠穩重,夠隱忍,可是現在生生被李慎逼成了這樣。 一想到這裡,李泰不由得歎息一聲: “唉雉奴,這裡有很多事你不知道,李慎可不是一個簡單的角色。 當年的糧食計劃,讓周邊的一些小國和部落兵不血刃的納入我大唐就是李慎的主意。 還有攻打高句麗之時為何高句麗國內會內亂動蕩,民不聊生? 最終讓太子輕而易舉的拿下大半個高句麗。 世人都以為是朝廷運籌帷幄,哪裡知道暗中都是李慎在操控。 他還在高句麗賺的盆滿缽滿。 隻不過這件事當時乃是絕密,知道的人隻有三品的宰相而已。 如今知道這些事的隻有趙國公和民部尚書唐儉兩人,其餘的都已經不在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