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途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378章 雖敗猶榮,貞觀小閒王,悟途,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王玄策的安慰確實讓李慎心中好受一些。 正如王玄策所說,這麽多兄弟姐妹,能夠跟他們老爹過招的,也就自己。 勝負先不論,他們都沒有這個勇氣,或者說他們連升起這個勇氣的心都不敢有。 就連太子李承乾都不敢這麽做,但是自己不但做了,還做了十年。 誰讓每次都是自己吃虧,可這又能如何? 跟當今皇上過招,雖敗猶榮。 不知道有多少兄弟姐妹都想要這種失敗而不得呢。 看到紀王的臉色舒緩,王玄策知道自己說的話起了作用繼續安慰道, 反正這裡又沒有外人。 “王爺,雖然每次都是王爺你吃虧,可這又被多少人羨慕妒忌呢。 這表麵上看似王爺失敗,但跟其他人一比,王爺都是勝利者。 王爺得到了陛下寵愛和信任,每次王爺做錯了事情,不都是陛下在庇佑麼? 這十餘年雖然王爺每次都失敗,但紀王府的實力卻是越來越大。 王爺失敗,無外乎損失了一些錢財罷了。” “錢財?對錢財,本王的錢財啊。” 本來聽著王玄策的安慰已經好轉的李慎,突然聽到了一個刺激他的字眼, 一提到錢,李慎就用手捂著自己的胸口。 自己這些年輸了多少錢啊,那可都是自己的血汗錢。 王玄策看到李慎的樣子搖了搖頭,完了,紀王沒救了,放棄治療吧。 過了好一會,李慎才平靜下來,接過石頭遞過來的茶水喝了一口。 “玄策,你說有什麽方法可以讓本王寫的字能夠跟你一樣好看?” 李慎放下茶杯悠悠的問道,這才是正經事。 “這個” 王玄策被李慎一句話給問住了,字跡是一個人從小到大養成的一種習慣。 這種習慣經過日積月累,已經根深蒂固,很難改變。 根據王玄策所知,紀王的字從小就是這樣,就好像不會拿筆一樣。 “王爺,要不還是由臣來寫吧。” “你沒看到手諭上寫的麼?不可以他人代勞,不然以抗旨論處,到時候豈不是給陛下揍本王找了一個借口?” 李慎搖了搖頭,他又不傻,這明顯是他爹給他下的連環計,要是真的讓王玄策代勞, 欺君之罪可是大罪,人家給你減刑,揍一頓你還得謝謝人家。 “可是可是王爺,想要短時之間完成陛下的要求,恐怕不易啊。” 王玄策直言道。 若就是幾個字,練習兩三天還可以,可若是上千字的話不可能,時間太短。 “本王當然知道不容易,所以本王才找你來商量,你說本王用印刷術可不可以?” “王爺,這跟臣來代筆有何區彆?一樣是藉助外力,陛下明顯要求的是讓王爺你親筆寫。” 王玄策搖頭否定。 “唉,本王這一手狂草絕學,竟然無人繼承不說,居然還有人嫌棄。 你可知本王的一幅字,千年以後能夠賣多少錢麼?” 李慎有些惋惜,自己還想留下幾幅墨寶給後世子孫,等到一千四百年後,可以讓子孫生活無憂呢。 兩人想了好幾個方案都沒有行的通,一千字確實太多了。 李慎盯著眼前的筆墨紙硯,突然眼前一亮。 “這樣,我們一步一步來,祭文讓禮部草擬。 兩天內就要讓他們寫出來。 ap 第二步,你去印刷廠,讓他們給本王印刷這種樣式的紙張。” 說著李慎在紙上畫了一個田字格,繼續說道: “大小根據我們平時寫字的大小就行,墨跡淡一些,不要影響寫字時候的墨跡。 不過也沒事,到時候本王可以用朱砂或者金粉寫字,不會有太大影響。 第三步,改良毛筆。 你去找個做筆的,把筆的毛尖做的短小一些,細一些,不過筆杆還是要這麽粗的, 不然太細了用手拿著不舒服。 本王給你畫一個大概的圖紙,你找做筆的工匠趕工,多做幾個樣式。 本王看看哪一個比較舒服好用。 這些事情三天內必須完成。” 李慎一邊說,一邊在紙上畫起來。 他要畫的就是類似前世軟頭馬克筆,寫出來的字跟篆書差不多。 王玄策拿著圖紙看了幾眼,然後躬身行禮。 “那臣就告退了,三天之內臣會做完準備。” “嗯,王洪福不在,你就能者多勞一些,本王是不會虧待你的。” 李慎點點頭。 “這都是臣應該做的。” 說完王玄策再次行禮退了出去,李慎喝著茶,還在想著後續的事情。 這局自己敗了,可是很快就有下一局,不知道這次自己的那個摳爹會如何感想。 “到時候你若是知道為了區區幾百貫,讓你的九兒子臉麵都沒了,你會不會心疼呢?” 哼,鬥不過你,我就弄你兒子。 反正自己禁足,下雨天打孩子,閒著也是閒著,給自己找個樂子。 石頭在一旁看到李慎悶悶不樂,以為紀王跟陛下鬥輸了不開心,眼珠子一轉, “王爺,昨日奴婢聽說了一件趣聞。” “昨日?你說去晉王府的時候?” 李慎抬頭看了石頭一眼。 “是的王爺,奴婢去晉王府的時候在街上聽說了一件趣聞。” 石頭點點頭。 李慎來了興致,端起茶杯; “說說看,什麽趣事?” 石頭整理了一下思緒,然後開口道: “王爺可聽聞過同年大會?” “同年大會?本王沒聽過。” 李慎回想了一下後搖了搖頭。 石頭早就猜到會如此,紀王對不相乾的事情從來都不會關注。 於是解釋道: “啟稟王爺,這同年大會乃是一次盛會,每年科舉過後朝廷都會舉行一次, 一般都是由本次的甲等狀元牽頭,參與者全都是通過科舉的學子。 因為他們是同一年科舉通過的,所以叫同年會。” “哦,原來如此。” 李慎明白了,這個他在前世看過類似的電視劇,一群同年的新科進士在放榜之後相聚在一起慶祝。 因為他們是同科,也叫同年,就是一屆的畢業生,大家聯絡一下感情, 主要目的就是為了以後若是apapx38c9朝為官,在官場上大家有個照應。 “繼續說。” “是王爺,今年的同鄉會出了一件大事,盧國公讓家奴綁了一個新科狀元回去做女婿。” “啥?你說啥?” 如果書架和記錄丟失了,可以前往網域,再打開書架試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