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途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375章 金縷衣,貞觀小閒王,悟途,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李世民接過李承乾遞過來的紙,有參照再加上他對李慎的字跡比較熟悉,所以對照起來很快。 “沒錯,確實如此。” 對照完李世民點了點頭。 “金縷衣。 勸君莫惜金縷衣, 勸君惜取少年時。 花開堪折直須折, 莫待無花空折枝。” 長孫皇後看著李承乾翻譯的那張紙念道。 “果然是首好詩。” 長孫皇後讚歎道。 韋貴妃也覺得不錯,隻不過是自己兒子寫的,不方便誇讚,但心裡還是美滋滋的。 “是啊,母親,十弟這首詩確實不錯,細細品來,十分迎合十弟的個性。 少年輕狂,及時行樂,生怕老了後悔。 這其中的灑脫之意讓人羨慕。” 李承乾也跟著附和。 “唉,慎兒這孩子活的比誰都明白,從來都不自尋煩惱。” 長孫皇後感歎,其中之意很明顯,活的明白就是李慎能夠認清自己的位置。 不尋煩惱,是說李慎不去爭奪不屬於自己的東西,比如皇位。 這也是長孫皇後最喜歡李慎的原因。 “母親說的是。” 李承乾繼續附和。 眾人都在關注李慎的這首詩, 誰也沒有注意到李世民的臉色從最開始的好奇慢慢的變成了黑色。 其他人都是從字麵的意思來理解其中的意思。 可李世民不一樣,他坑李慎在先,腦子裡早就想過李慎會在上表中寫一些怨言。 在先入為主的情況下,他看到這首詩的第一個反應跟其他人都不同。 這裡麵的君他第一個印象說的就是他,因為他就是君,君王的君。 勸君莫惜金縷衣,這是告訴他不要在意榮華富貴, 也是在映射他太在意身外之物。 剩下幾句自然就順著上一句解釋,勸他要珍惜當下,讓他有錢就花,彆到時候死了花不到。 這個逆子,居然為了跟自己抱怨,居然特地寫了一首詩影射他。 “二郎,你覺得慎兒的這首詩如何?” 長孫皇後不合時宜的問了一句,她沒有注意到李世民變黑的臉。 “哼,不思進取,隻知道享樂,不以為恥,反以為榮,居然還寫成詩。 身為皇子,不為國分憂,整日驕橫奢侈,荒淫無度,紙醉金迷,這成何體統?” 李世民冷哼一聲怒斥道。 “呃” 在場的三人全都愕然,不明白陛下為何有這麽大的反應。 昨日陛下不還跟著兒子出去遊玩了麼? 聽說相處的十分融洽,陛下回宮之後還特地跟長孫皇後說要給李慎行冠禮。 怎麽這才一晚上的時間,父子倆就又不好了? 這到底是什麽情況?變得也太快了吧。 長孫皇後看向李承乾,意思是問,你知不知道發生了什麽? 李承乾正要也看向自己的母親,也是滿臉的詢問之意。 雙方立刻就猜出對方也不知道發生了什麽? 而韋貴妃也是一頭霧水,自己的兒子又闖什麽禍了? 這一天跟李慎有操不完的心。 看著生氣的李世民,長孫皇後有些既好笑,又頭疼。 這對父子簡直是對活寶,有事沒事都要鬥一鬥。 長孫皇後認識李世民幾十年了,十三歲就嫁給李世民,從來都是形影不離。 在他的印象當中,李世民是一個很嚴肅的人。 自從坐上皇位以後不苟言笑,皇帝的威嚴自然而生, ap 彆說是大臣,就是李承乾這幾個嫡子見到李世民都心生敬畏。 搜書名找不到,可以試試搜作者哦,也許隻是改名了! 可自從李慎橫空出世之後,李世民就慢慢的變了。 跟自己的兒子鬥智鬥勇,而且還樂在其中,身上的戾氣也慢慢的消失。 心境也開朗了起來,不像以前那般心思重。 長孫皇後心中高興,唯獨一點,就是李世民和李慎父子之間的鬥爭,讓她頭疼。 “哼,朕就不信還整治不了你?” 李世民冷哼一聲,站起身走向書房。 “二郎,這是要做什麽?” 長孫皇後連忙問道,韋貴妃也頗為擔心的看著。 “回信!” 李世民憤憤的說了一句。 “啊?” 李承乾張大了嘴巴。 李承乾一直認為,他爹會這樣都是因為他那個不著調的弟弟給帶偏的。 可是沒有想到居然帶的這麽偏。 看到李世民進了書房,王德剛要跟過去就被長孫皇後叫住。 “王德,陛下這是怎麽?是不是又跟紀王發生什麽了?” “這個” 王德有些猶豫,畢竟是皇帝的事情。 “放心吧,陛下不會怪罪的,又不是什麽國家大事。 這是家事,本宮也是為了陛下和紀王的關係。 你放心,就說是本宮問的。” 長孫皇後繼續問道,這是家事。 若是國事長孫皇後也不會過問。 王德想了想確實是這個道理,而且皇後都這麽說了自己要是不回答也是以下犯上。 畢竟皇後貴為國母,統領整個後宮,也算是君。 重點是這件事不是什麽大事。 想到這裡,王德行了一禮。 “回皇後娘娘,其實也不是什麽大事,就是陛下下旨,給紀王殿下行冠禮的物品都由紀王府自行購買。 宮裡不負責出錢而已。” “” 三人無語。 陛下也太小家子氣了吧? 就幾百貫的事,還讓紀王府自己出錢,這明顯就是陛下故意為之。 “難怪” 長孫皇後恍然大悟。 三人此刻再看李慎的金縷衣這首詩,立刻就明白李世民為何會有那麽大的反應了。 “唉” 長孫皇後歎息了一聲,無奈的搖了搖頭。 果然這對父子明爭暗鬥一直都沒有停止過啊。 “你說二郎也真是的,慎兒好不容易消停了一段時間,沒有去招惹他。 這次又輪到他去算計慎兒。 區區的幾百貫而已,也不是幾百萬貫,何至於此啊?” 長孫皇後扶著額頭說道。 李承乾頗為認同,連王德都覺得皇後說的有道理。 要是坑個幾百萬貫,所有人都會認為陛下很厲害,可就為了區區幾百貫有些不值得, 兩人雖然都覺得皇後說的對,但卻不敢接話,也不敢點頭,更不敢發表自己的意見。 反觀韋貴妃內心跟眾人又有些一樣,韋貴妃想的是李慎做的不對,就幾百貫而已,沒必要去挑釁陛下。 若是陛下怪罪下來,得不償失。 此刻她看向書房,心中有些忐忑不知道陛下會如何處置她的兒子。 (君,在唐朝不是專屬君王,而是一種對他人的尊稱。 君等同您差不多。 倭國的稱呼,就是從這個時期傳過去的,例如,倉井君,小澤君等等。 散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