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途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359章 工匠返京,貞觀小閒王,悟途,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數十萬的勞工要回來了,這讓李慎有蹙眉。 上次十萬勞工的動靜就夠大了,這次數十萬勞工呢。 李慎先都能夠想象到那時候的場景,長安城如臨大敵,數十萬勞工包圍長安城。 想到這個景象,李慎就不由得哆嗦了一下。 到時候自己還不得被老爹吊在城牆上抽打。 想想李慎就覺得疼。 “不行!” 李慎想到這裡突然大喊一聲,把王洪福嚇了一跳。 紀王這是什麽毛病,一驚一乍的。 “王爺什麽不行?” 王洪福問道。 “本王說那麽多勞工來這裡不行。 人數太多了,都來到長安城,會引起長安城的恐慌。 到時候陛下怪罪下來,我們承擔不起。” 李慎解釋道。 “可發工錢怎麽辦?不發工錢恐怕後果更嚴重。” 王洪福說道,幾十萬勞工不給工錢,稍微有人煽動一下,就會引起暴亂。 到時候後果紀王府更承受不起了。 李慎當然知道後果,他趴在那裡仔細的想了想,如今最頭疼的是發錢。 沒人十貫錢,六七十斤,幾十萬人就是上千萬斤。 運輸起來非常麻煩。 現在的四輪馬車也就能運輸三四千斤的貨物,也就是兩噸而已。 需要數千架馬車才能夠運輸過來。 頭疼啊。 李慎用手揉著太陽穴,他現在也沒有好的辦法,如果是紙筆就好了。 “王爺,錢財運輸麻煩費力,若是想要在半途發放工錢,恐怕行不通。 可若是都到長安,他們的錢想要運輸回去也很麻煩。 不如讓他們回戶籍地領取錢財呢?” 一旁的王玄策提議道。 “王長史這個主意可行,王爺,我們這次招募的勞工,大部分都是來自劍南和蜀地。 沿途州縣隻有一少部分,他們的工錢都由當地的報社代發了。 我們完全可以讓他們回到自己的戶籍地,去當地州縣報社領取工錢。 這樣一來他們還免去了長途運輸工錢的麻煩,一舉兩得。” 聽到王玄策的建議,王洪福讚同道。 “嗯,這個辦法好,那就這麽辦,你立刻派人去他們回來的必經之路上攔截, 通知勞工返鄉,玄策,寫一份奏疏給中書,把這件事報上去。 請他們發一份命令給沿途的州縣, 他們要是不同意,那就告訴他們,勞工來長安城的後果由他馬周承擔。” “是,王爺。” 他們大批量招募勞工是得到朝廷的支持的,能夠改善百姓的生活。 但是百姓過關是需要文牒的。 去的時候各地州縣開具文牒,理由都是給紀王府乾活。 回去的時候由府兵護送,送回各州,文書也是由朝廷開具。 可現在改了路線,肯定需要報備一下的。 “王爺,各州縣的錢財恐怕不夠,需要從紀王府調。” 王洪福又說道。 “那就調吧,彆讓本王看見就行,讓車行快速運輸出去。 勞工走路比較慢,讓車行快點應該可以趕在前麵到達。 不要耽擱了發放工錢,讓人家說我們紀王府不講信譽。” 李慎擺了擺手,調錢可以,但是不能讓他看見,不然他會心疼的,真正的心疼。 “是,小人會安排妥當絕不會耽擱發放工錢。” 王洪福答應了一聲。 李慎突然想到了什麽,抬頭問道: “對了,我們大唐中央錢莊建立的怎麽樣了?” “回王爺,目前已經在十二個道的都督府建立起來中央錢莊分號。 剩下的一些大州也建立了分號,比如洛陽,福州,廣州等地。 一共建立中央錢莊分號,四十多個。” 王洪福掏出自己的記事本查了一下稟報道。 “才四十多個?”李慎聲音拔高。 “這都一年多的時間了,你才給本王建立起四十多個? 我大唐如今十二個道,兩千多個州縣,你就給本王建立起四十多個分號? 你是乾什麽吃的。 按照你這樣的速度,本王死之前還能不能建完都兩說。 老王,你給本王一個解釋吧。” 李慎都快氣死了。 大唐如今疆域很大,尤其是拿下了北方鐵勒和大半個高句麗。 還有吞並了周邊的一些小國以後。 兩千多個州縣,一年才建立四十個,得建五十年。 他現在二十歲,能不能活到七十歲都不一定。 “王爺息怒,王爺息怒。” 王洪福趕忙解釋道: “王爺,這錢莊本來建立起來並不難,可是所需要管理的錢財和賬目很是繁瑣。 重要的還要能夠兌換其他地方的票據。 小人沒有經驗,生怕有一點紕漏會給紀王府帶來重大損失。 所以小人想先建立幾十個作為試點,等熟練以後,在開始大規模建立。” 紀王要求的這個通兌天下太難了。 這中間涉及到很多環節,包括多長時間彙總一次票據和錢財。 還有多久派人下去抽查一次票據和錢財。 這都需要詳細的數據統計才行。州縣遠的和州縣近的肯定時間不一樣。 李慎一皺眉,他好像把這件事想的太簡單了,雖然他現在弄出來一種特殊的紙。 避免了防偽,但是沒有電腦,通訊也不發達,很多事情做起來也很麻煩。 “嗯,算你說的有道理,這樣,你先讓各地開飛錢,存錢業務就先不要跨境兌換了。 以飛錢的形式,指定取錢地點,能夠省不少事。 存錢業務就在當地存取。 不過為了安全起見,縣城級彆的分號,錢財每日都要運輸到州城去。 大額取款都要提前兩天告知。 報關費用按照一貫錢每年十文錢收取保管費。 具體的你回去自己根據實際情況寫一份計劃給本王,記住,本王要比其他人便宜一點。 要有優勢。” 李慎也不是經濟學家,也不是銀行家,存取能弄明白就已經不錯了。 他連往出貸款都是抵押貸款。 “是王爺,小人回去後就找人商議。” 王洪福領命道,紀王的這個錢莊完全就是一個全新的東西,跟朝廷的櫃坊還有地方的飛錢完全不同。 他也是在慢慢的摸索當中,明白紀王的大概意思而已。 (關於錢莊,說實話,真的就知道存取,什麽本位,什麽利率換算,真的不懂。 若是有錯的地方,各位老鐵也彆太較真了,不重點寫。) 如果書架和記錄丟失了,可以前往網域,再打開書架試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