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途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355章 前戲結束,貞觀小閒王,悟途,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李慎現在心中已經把王洪福罵了一百遍,這家夥也太敢張口了。 一開口就是一百萬貫。 他以為錢那麼好賺啊,一百萬貫都能買一個家族了。 琅琊王氏這種落寞的家族哪裡能拿出來那麼多錢。 這不是要逼死人麼? 自己隻不過是要給王家一個教訓而已,讓他們以後不要那麼囂張跋扈。 也是給其他家族一個警示,這大唐不是法外之地,讓他們都收斂一些,不要輕易欺壓百姓。 李慎是想告訴所有權勢,大唐是有律法的,是依法治國,不是有權有勢就能夠逃避法律的製裁。 若是他們這樣做了,那自然有人也會用同樣的方法製裁他們。 在大唐要論紈絝,李慎才是最大的紈絝子弟,不但有深厚的背景,本身也是頂級特權。 真的胡作非為的話,誰也比不上他,就是這麼簡單。 可是李慎從來都沒有想過要跟對方拚命啊。 王洪福聽到紀王的訓斥並沒過度緊張。 他看了下麵王正禮一眼,然後恭敬的給李慎行了一禮, “啟稟王爺,小人已經核實了幾遍,確實是這個數, 這兩個月時間,我們投入到茶葉和布行的錢財足足一百多萬貫。 壓低價格賠錢銷售,得罪了那麼多的同行,我們都要給與補償。” 兩個多月的時間針對王家的產業進行製裁,除了打價格戰,還有高價收購他們的原料,賠付違約金等等。 這些花銷,李慎自己也不知道是多少,都是身為紀王府大掌櫃的王洪福負責。 “紀王殿下,這麼多錢,就算是把整個王家都全部的錢財都拿出來也湊不夠啊。” 王正禮現在哭的心都有,聽到王洪福的話他更委屈。 你們針對我們花的錢,跟我們有什麼關係。 誰讓你們這麼狠的啊,你們的損失讓我們來付,那我們王家這兩個月的損失找誰去。 王正禮真的是欲哭無淚,他現在都恨不得把王婉晴給打死。 要不是因為她囂張跋扈,把人家給打了,怎麼會有如今這等事情。 現在外界都在傳言,他們得罪了紀王府,以前那些合作的商賈如今都不敢跟他們合作了。 這影響的已經不單單是茶葉和布行,還有他們家其他的產業。 看著王正禮著急的樣子,李慎一副為你好的模樣安慰道: “王郎君先不必著急,本王做事一向公正,絕不會做出那種強取豪奪之事。 你先稍安勿躁,萬年縣令也在這裡,正好做一個見證。 此事我們今日就徹底將他解決。” “多謝紀王殿下。” 王正禮聞言趕忙謝恩。 隻見李慎看向王洪福一臉的不善, “王掌櫃,王家雖然有錯在先,但已經認罰,不需要賠付這麼多吧?” “回稟王爺,賠多少錢全都有王爺決定,小人隻是告知王爺,我們為了此事花了多少錢。 到時候王妃那裡怪罪下來,小人還需要王爺幫忙解釋一二。 不然那麼多錢,王妃追究起來,小人擔待不起啊。” 王洪福行禮道,看上去並沒有給李慎麵子。 “王掌櫃,紀王殿下說的沒錯,就算王家有錯,但也罪不至死,你這一張口就是一百萬貫。 是想把人往死裡逼麼? 試問這大唐內,又有多少記住能夠拿出一百萬貫的錢財。 王某看來,王掌櫃有些大開口了吧。” 長史王玄策也開口說道,語氣跟李慎一樣有些不善。 “王長史,剛剛我已經說了,我隻負責告訴王爺王府花了多少錢。 具體索賠多少,全憑王爺做主,我可沒有逼迫誰去死。 不過偌大的王府產業都是王某在打理, 每年的錢財都是要跟王妃稟報的。 這麼大的空缺,王妃怪罪起來,王擔當不起,若是王妃問了,作為下人,必然會將此事全盤托出。 到時候還請王爺能夠替小人做個見證便是。” 王洪福對王玄策的態度也強硬了起來。絲毫都沒有懼怕王玄策的樣子。 按道理王玄策是紀王府長史,四品官員,王洪福隻不過是一個商賈,賤籍出身,跟王玄策根本就不是一個級彆。 禮儀尊卑,王玄策也要比王洪福大的多。 但王洪福紀王府的地位不一樣,他負責紀王府整個產業,為紀王府賺錢,深受紀王信任,恃寵而驕也是正常。 王正禮看到兩人的表情,不斷地在心中分析,看來傳聞當中紀王府三大巨頭,其中負責商業和政務的王洪福王玄策有些不合啊。 不過很快王正禮就釋然了,這其實細想也很正常。 權臣爭寵的戲碼彆說是朝廷,哪裡都有,他們王家的下人也是如此。 更何況是紀王府了。 紀王府就宛如一個小朝廷一般,大家都想得到紀王的寵愛,獲得更大的利益。 互相之間明爭暗鬥,相互較勁都是常有的事,甚至有的還會迫害呢。 李慎聽著自己的兩員大將你一句我一句,你來我往的,心中不由得猜測, 你倆之前是彩排好的啊,還是真情流露啊。 怎麼我看著好像是真的呢? “好了,這裡還有外人場,你倆這般成何體統? 此事本王自有定奪。 王掌櫃,王妃那邊我會去說,為了我王府食邑討回公道,損失一些錢財算的了什麼? 相信王妃不會怪罪的。” 李慎覺得前麵的路鋪的差不多了,戲碼也都做足了,是時候要錢了。 王洪福也是心領神會,趕忙行禮道: “是,那就全憑王爺做主便是。” 李慎看向王正禮, “王家郎君,按律法王婉晴應受杖刑七十,不過年紀年紀小,本王可以法外開恩。 不過這就需要看你的誠意有多少? 本王也不強求你,強取豪奪的事情本王不做。 全都是由你自願,記住,是自願,不是強求。 不要事後說本王不講情麵。” 王正禮露出苦笑,來的時候家族給的價格最多是三萬貫。 這已經不少了,可是對比一百萬貫來說,微不足道。 漫天要價,坐地還錢,可這討價還價還的也太多了。 人家要一百萬,自己給三萬,王正禮都覺得可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